本帖最后由 波波波波波 于 2013-4-21 22:50 编辑
附: 一、后变速故障的主要因素 1.长途旅行天气多样,特别是进藏线路多雨雪,变速疏于保养,变速线与线管间的油污、锈渍等阻塞严重,造成线阻(线与线管摩擦力)增大,导致变速手感加重;会造成变速不准确,链条从飞轮小齿盘到大齿盘变换时变速迟钝且手感加重,链条从飞轮大齿盘到小齿盘变换时变速迟钝,严重时甚至不能使用。 (处理建议:清洗线、线管或更换线、线管) 2.长途骑行,由于变速部件长期、频繁的高强度工作,线管内层的钢线由于其金属延展性,露出外层的塑胶包裹(主要出现在指拨变速端的线管),会导致线阻(线与线管摩擦力)增大,会造成变速不准确,以及链条从飞轮大齿盘到小齿盘变换时变速迟钝。 (处理建议:修剪线管或更换线管) 3.由于长期的自然使用,车架后下叉上的金属尾钩变形,偏向车轮方向,会造成变速不准确,或者链条从大飞轮片到小飞轮片变换时变速迟钝,或者最大飞轮片掉链。 (处理建议:校正尾钩或更换尾钩) 4.后拨链器撞击变形,会造成变速不准确,严重时甚至不能使用。 (处理建议:校正后拨链器或更换后拨链器) 二、路边的快速检修 1.调试前提: 车轮安装正常,尾钩无明显偏折,变速线、管顺畅,压线正确,后拨链器无明显撞击变形 2.快速检修的编写结构 异常状态(骑行时发现车况异常) 外观检查(做最基本的目测检查) 可能原因(在目测检查正常后异常仍然存在,参考下面优先级) 3.调试检修的优先级别: 在调试中我们会了解到,不同的部件故障可能造成同样的变速表现,而新手朋友们难于通过感观来确定故障源于哪个部件,所以根据车辆故障概率以及调试难易程度给出优先级别仅作参考。 A:拉线(线松紧)问题,常见状况,操作简单,调节微调旋钮 B:线阻较大,常见状态,清洗繁琐,参照快速保养清洗流程 C:尾钩向车架轻微偏折,常见状态,虽说校正简单,但力度要注意控制,由于其影响微小,在路上快速检修时可不予考虑 D:尾钩向车架严重偏折,不常见状态,校正较困难,力度要注意控制,甚至拆下尾钩进行敲打。如果导致掉链或变速不顺畅,则有必要校正,但是如果不懂操作或担心操作错误损坏尾钩,可考虑调节限位螺丝防止掉链 E:后拨轻微变形,较常见状态,校正较困难,一般是由于后拨长期 使用,或其产品级别、制造工艺、机械公差所产生的轻微形变,一般 对变速不造成影响,不作矫正 F:后拨由于撞击等严重变形,不常见状态,校正较困难,矫正手法、 方向、力度不易控制,矫正后只能尽量缓解异常,一般不能完全恢复 功能 G:后拨弹簧张力不够,极小概率事件,除非后拨与飞轮速别不匹 配或是一只用了几万年弹簧严重生锈的后拨 4.实例说明 4.1异常状态:大飞轮片下小飞轮片迟钝,小飞轮片上大飞轮顺畅 外观检查:车轮安装、尾钩形变、后拨形变 可能原因:拉线过紧,线阻较大,尾钩严重偏折,后拨弹簧张力不够,后拨严重变形 4.2异常状态:大飞轮片下小飞轮片顺畅,小飞轮片上大飞轮迟钝 外观检查:车轮安装 可能原因:拉线太松 4.3异常状态:大飞轮掉链,链条变速到最大飞轮片时,链条容易掉入最大飞轮片与车轮辐条之间。 外观检查:车轮安装、尾钩形变、后拨形变 可能原因:尾钩严重偏折,L螺丝限位太浅,后拨严重变形 4.4异常状态:小飞轮掉链,链条变速到最小飞轮片时,链条掉入最小飞轮与车架之间。 外观检查:车轮安装、后拨形变 可能原因:H螺丝限位太浅,后拨严重变形 4.5异常状态:链条无法正常落回最小飞轮 外观检查:车轮安装 可能原因:拉线过紧,H螺丝限位太深 4.6异常状态:部分盘片变速异常——部分档位变速正常,部分不正常,主要是较小飞轮片变速正常,较大飞轮片变速异常。 外观检查:车轮安装、尾钩形变、后拨形变 可能原因:压线不正确,尾钩较大偏折,后拨变形 4.7异常状态:极个别盘片变速轻微异常 外观检查:车轮安装、尾钩形变、后拨形变 可能原因:后拨、链条、飞轮,弹簧等部件的制造精度,机械公差或者超自然力量。你我都无能为力,不用理会,随它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