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标题: 沧桑大叔邂逅美女,阿里北线18天骑行路,含着泪也要骑完!【已更新完】 [打印本页]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2:48
标题: 沧桑大叔邂逅美女,阿里北线18天骑行路,含着泪也要骑完!【已更新完】
本帖最后由 白宇 于 2017-5-18 20:21 编辑

一次真正的骑行,不在乎骑行的终点,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欣赏风景的心情,而我得心情如下,请大家观赏下

别骑阿里北线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06
本帖最后由 白宇 于 2017-6-2 19:15 编辑

骑行,是一种情怀。
         当你们旅行时,有做过俯身去亲吻脚下的柏油路面么?如果你们有过那我想你们心中也会燃起特殊的感受吧!我觉得旅行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路上放空自己心情也是美好的,当然必须得准备好毛爷爷,我也是工薪族,出行开销基本都是我抽空跟着银行朋友在薇兴上做下楠木易购挣来的,一学就会挺简单,有兴趣也可以加美女客服薇兴827396214详细了解,就说小白的朋友应该能加上,祝大家好运了。         除了眼睛的愉悦,骑行和跑步使我变得更强壮的同时,意志力变得更坚强了,还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后半生,应该怎么去面对自己的人生?我觉得用车轮去丈量人生的道路,是踏实的。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07
阿里北线骑行时,我和铁人就做了这件事情,当时的幸福感,其实远超过亲吻一个漂亮姑娘。


骑行第8天,87公里,并不算远,可是我们却足足折腾了10个小时,逆风,爬坡,烂路,累到眼神都对不上焦了。到达中仓乡之前的那5公里,比马拉松的最后5公里都疲惫:我们以为是一路下坡,但现实很残酷,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长上坡守候在前方,此外,狰狞的黑夜迅速降临,逆风也变得凛冽,北侧的乌云带着张牙舞爪的闪电一点点逼近,我和铁人都属于体力还算不错的那种,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只能是骑一段推一段。最后一公里,我们甚至短暂休息了三次,到达中仓乡,在黑灯瞎火的小村子里总算是靠当地人帮忙找到一间藏式旅馆,推车进屋时,大雨倾盆而至......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09
当时没有表情拍照了,那是最痛苦的一天。
骑行第17天,93公里路全程爆裂逆风。9个小时耳边不断地呼啸着风声,不仅仅是在打击体能,更是让人心理上累到绝望,我当时觉得这辈子都不想再骑车了!每一分一秒,每一公里的前行,都是煎熬,风景再美,也阻止不了内心深处,一边对老天爷竖着中指,一边想象着对着另一个自己“啪啪啪”地抽脸——你他妈傻逼啊,来遭这个罪!当时我脑海里一直喋喋不休这一句——傻逼才骑阿里北线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10
我们就是两SB


坐在越野车里看一个又一个藏北盐湖有什么资格说“一错再错”?那分明是最正确的选择好吗!骑自行车走这段路才叫“一错再错”,美丽风景的奖赏只是5%的时间里的些许安慰,95%的时间里都是灰头土脸的挣扎!



首先是路况,举个例子,如果说川藏公路,中尼公路和阿里南线的骑行,那种路况像是每天跟高圆圆约会的话,那阿里北线1000多公里的搓板路,碎石路和泥土路,就好像每天对着凤姐那张脸,并且还无从逃遁,自己选的路,含着泪也要骑完!1000公里的搓板,按每2米3个搓板算,一共150万次颠簸,即便避开三分之二(比如骑下路基去走阻力更大但相对平整的砂土路),也生生被颠了50万次,意每一次颠簸,意味着视线里的一切都在抖,空荡荡的胃在晃荡,还有屁股被磨得生疼,对不起,不是生疼那么简单,是磨到血肉模糊。最要命的还是费力,相比柏油路,前行同样距离,搓板路消耗的体力大约是2.5倍。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12
阿索乡的藏族孩子

第15天终于告别烂路之后,我和铁人感激涕零,俯身亲吻脚下的柏油路面......其次是逆风,本以为苦尽甘来,老天爷偏偏要捉弄你一番。接下来班戈到当雄300多公里,4天的骑行时间里,全逆风,are you fucking kidding me?!本来就是燃烧着身体在前进,上天却用一只无形的手把你往回推,速度只有正常情况下的1/3,想着自己那么努力蹬着踏板,依然是10km/h的龟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漫漫长路为了打发时间和转移注意力,就只能靠音频节目《罗辑思维》和《晓松奇谈》了,一期节目听完,才骑了9公里,莫名悲哀。


除此之外还有全程4500+的高海拔,多变的天气,沿途补给条件很差,以及无人区的存在等困难,吃喝拉撒维持在最基本的生存水平,一共洗了三次澡,都在“大”县城,改则,尼玛,班戈,最主要的食粮是方便面,其次是藏式茶馆独特风格的青椒土豆盖饭,能吃上川菜馆的家常炒菜那是奢侈,最幸福的莫过于在改则县的一家馆子吃了顿红烧牛蹄筋,分量超足,以至于中午吃不完打包了一大袋,当天晚上骑到洞错时,投宿湖畔藏族牧民家中,又吃香喝辣了一顿!PS:似乎我对红烧牛蹄筋是有偏爱的,去年12月,15天的EBC徒步之旅结束后回到加德满都,立刻也是来了一顿牛蹄筋!


洞错湖畔是此行第一次投宿牧区藏民家,当时我们在湖边等着日落美景,盘算着一会儿去那间烟囱冒着烟的房子问问可否让我们打个地铺,谁知人家藏民骑着摩托车主动找上来,让我们去他们家住,虽然是一间偏房,还得打地铺,但也比睡帐篷强;还有一次是在距离尼玛县25公里的荒原里,唯一一家亮着灯的牧民收留我们,柴火棚里堆满杂物和灰尘,但能够遮风挡雨,便别无他求......说起来这一路住的环境都是很野性的,大多是藏族牧民家的储物间,什么都有,蒙满灰尘的藏袍,晒干的羊皮,破轮胎,尿素肥料,牛粪堆,甚至还有血淋淋的一具牛头!吓死铁人宝宝了:)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13
与当地人交流,语言是不通的,只能靠手势和笑容,他们也都非常淳朴善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好客之情时,往往用一种最通俗的方式,就是频繁地给你倒水,或者是酥油茶,明明杯子还是满的,她们还是会提着水壶走过来,能加一点是一点,憨厚地笑着。在阿里北线上,这些世世代代扎根于此的藏民,看待外来者的眼光,是无比好奇的,随随便便路过一个乡村,只不过进小卖部吃碗泡面,买点干粮,都会被当地人强势围观,她们的眼神毫不闪躲,直勾勾打量你,直到你用眼神和笑容作出回应,才会不好意思地笑笑,待你转过头去,再用余光察觉,发现她们又在看着你,不说话,不表达,只是看,很有意思。


1425公里,我们用身体的力量去穿越,干枯的河床,沙化的草场,湖边的湿地滩涂,龟裂的土坷垃路,堆满砂石的便道......空气稀薄地带无尽的荒原里,大自然成为主宰,渺小如我们用车轮的轨迹,蝼蚁般划过这人迹罕至的土地,对于生活的所需降至最低,不挨饿,不受冻,就很好,至于吃什么,睡哪里,无所谓啦!有那么多美丽的错,有那么多藏羚羊,藏野驴,兔子,狐狸在我们视野里生生不息,有那么多叹为观止的视觉冲击,enough!就像第二天骑行路上,我和铁人突然停车惊呼,他指着天上说“快看,双日晕!”,我指着地上喊“卧槽,藏羚羊!”,于是摔下自行车,奔向荒野......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15
这样的旅程总是在回忆起来才更美,无论如何艰难,无论期间多少次我痛恨自己何苦花钱买罪受,回头看看,嗯哼,不错,略屌!等以后老了,再看到“Into the wild”这样的字眼,我都可以有这段傻逼而光荣的时光来念想。


有人问我关于阿里大北线的骑行有什么攻略或者建议吗?我的建议是,不要骑行,因为那将会是一次无比痛苦的体验。


DuangDuangDuang,大叔出场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30
第0天,8月19号,拉萨大巴前往狮泉河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31
出发之前的夜,暴雨倾盆


拉萨到狮泉河,拉萨汽车北站出发,每天上午11点发车,我们在头一天弄错了时间,以为发车时间就像大多数青旅信息栏里写的那样,是下午2点,结果白跑一场,还耽误了一天,记得当时yak的火车下午1点半到拉萨,还打电话过来问我和铁人是不是已经上车走了,我说快到汽车站了,一会儿跟你说,电话挂了没多久,去售票窗口一问,人家说11点发车,早就走了我们只好买第二天的,给yak回电话回去,那边幸灾乐祸,说:“我就猜你们今天走不了,那晚上一起喝酒吧。”


等到19号终于出发,拉萨到狮泉河的大巴票价是653元,我们的自行车还要另外收200元,司机说这是统一规定,我们也无奈,临时买了一些水和干粮当早饭,却被告知,停车吃饭是在日喀则,下午5点半才到,看来只能靠那可怜巴巴的一点饼干充饥然后熬到傍晚了。


一路上窗外的景色还不错,听听歌,望着窗外发发呆,研究一下地图,时间也就过去了,一路上遇到大的县城都要停车,然后在检查站人车分过,刷身份证,这样的停车过关卡,28个小时的车程里,一共得经历10来次,不胜其烦!





作者: 阿鲁科尔沁小子    时间: 2017-5-8 13:35
没看到美女呢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42
拉萨到曲水的路上

到达日喀则,大巴停靠路边,只有一家四川饭馆,35块钱的套餐,跟学生时代在食堂打饭一样的感觉,饿了时候什么都好吃,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往事:
铁人说这是他第二次来日喀则,第一次是2011年骑行中尼公路的时候,那天他从萨迦出发一天赶到日喀则,骑了近150公里,爬坡逆风没饭,再加上出发时间有点晚,导致夜里12点才到达,关键是当时没有带手电筒,手机也快没电了,好在最后骑摩托车走中尼公路的子玉,出县城去迎接他,才不至于完全黑灯瞎火地夜骑,到了日喀则之后,吃了一顿美美的串串香。


我第一次到日喀则也是骑中尼公路,2014年5月,那天晚上刚好还在日喀则的喜孜青年旅社看了皇马对马竞的欧冠决赛......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43
相同的路,我们用相同的方式去经历,所以有聊不完的回忆,人与人之间,这样的感同身受还是蛮难得的。


吃完饭之后继续上车赶路,途径吉定县,再过318国道5000公里里程碑,翻过措拉山口,下至萨迦路口,最后到达拉孜,这一段都无比熟悉,毕竟一年前也是一公里一公里骑完的,过了拉孜,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到达冈仁波齐神山前的塔尔钦线,也是去年我第二次藏区骑行——阿里南线骑行时走过的路,可惜是天色已黑,看不到曾经熟悉的那些路上风光,包括一座又一座5000米左右的垭口:昂拉山,突击拉山,朔格拉山......


第1天,狮泉河——左左乡,38公里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47
拉萨到狮泉河的大巴是连续不停地开28小时,昨天上午11点出发,今天下午3点才到狮泉河镇,这也是我坐过的最长时间的大巴了,而且是座位,不是卧铺!同样坐过这趟大巴的好友,真真姑娘在微信里跟我聊天说她去年坐完这趟车之后整个人都像大病一场。我心想着,我们坐完之后,才是真正辛苦骑行的开始。

清晨过马攸木检查站,看着检查站旁边的简易房,回想起去年骑阿里南线时就在这里遇到几个从叶城沿新藏线上来的伙伴,一起喝酒聊天到深夜,不禁感慨万分,转眼整整一年过去了。马攸木检查站之后,便进入阿里地区,风景开始劲爆,我开始跟铁人当导游,先翻5200米的马攸木山口,然后下坡不久左前方可以看见雪山,然后就是南线进入阿里地区的第一个错——公珠错,去年骑过这里时看到的是蓝宝石一般的湖水,这次路过,由于是阴天,湖水颜色并不鲜艳,再往前开,到了霍尔乡,玛旁雍错那一抹蓝色出现在左边,还有云层里的纳木那尼,远处那个不太起眼的跟馒头一样的山峰,就是冈仁波齐了,铁人第一次见神山还是蛮兴奋,下了车就开始拍照,我倒是更喜欢纳木那尼。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49
这时微信忽然有人加我,是一个旅行朋友群里的姑娘,加了之后,扫了她朋友圈一眼,立刻明白她为什么加我,原来她此刻也在附近,就在100公里外的普兰县!世界真小,我们在拉萨,北京一起喝酒,相聚甚欢,江湖上遇到的人,总是流着品性相同的血液,痛快痛快!


从塔尔钦到狮泉河那段路,对我来说,就是陌生之地了,但这一路风景其实一般,典型的“阿里style”地貌,天气变得晴朗,我的心情开始飞扬,未知的境遇,未知的远方,总是会让我们热血沸腾,到了这边,游客变得非常稀少,跟拉萨周边的那些风景点完全是两种感觉。


下午3点到达狮泉河,海拔4500多米的茫茫荒原之上,狮泉河可以说是“繁华”,我们未做过多逗留,下了大巴,组装好自行车,找到一家川菜馆解决温饱问题(从前天18号的晚饭开始算,其实我们44小时之内,也就吃了一顿饭,也就是昨天傍晚在日喀则吃的那一顿)。


和餐馆的四川籍老板夫妻两人聊了起来,我们问到狮泉河哪里可以买到汽油(我们带的是油炉,加油站那是甭想了),正巧他们认识一家蔬菜店的老板,会卖给熟人汽油,于是吃完饭之后,又跑去那家蔬菜店,买了近一升汽油,这样最后的一项骑行准备工作也搞定了!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50
按理说这会儿已经下午五点了,应该在狮泉河镇休整一晚,但因为狮泉河到革吉县有122公里,一天骑完还是会比较累,况且由于经度的差别,阿里这边其实到晚上9点才天黑,我们便决定傍晚先赶一段路,骑到左左乡,这样明天就会轻松一些。tips:不要去看google地图的标识,S301国道狮泉河到革吉这段已经不再沿着森格藏布江的河谷走,而是走南边的一条路,经左左乡到革吉。推荐一款地图app——maps.me,阿里骑行必备app,感谢同学!
Ok,let's go!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54
2012年的台湾环岛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55
2015年的阿里北线:隔了三年,再次跟好友一起骑行!


虽然是柏油路比较轻松,但这段路竟然全程逆风,纳尼?!不是说好的西风么,怎么刮起东风了,我们当时决定从狮泉河往拉萨自西向东来骑阿里北线,就是考虑到风向问题,但正如yak所说,藏区永远刮的是东南西北风,你永远不知道老天爷今天是面朝何方吐息!


好在逆风并不是很强烈,而且天黑前有4小时时间,38公里的路,一边骑一边玩也足够,我们也的确是一边骑一边聊天看风景,这一段路路旁有细而蜿蜒的河流,山是秃的,但河谷是绿色的,牛羊成群,有点儿西藏高原版的呼伦贝尔的感觉,偶尔会遇到一大波羊群过马路,我们还不得不减慢车速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3:56
既然选择远方~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06
本帖最后由 白宇 于 2017-5-8 15:09 编辑

就把自己当成这美丽世界的孤儿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0
到达左左乡,没有一家客栈旅馆,只好找了当地的一个四川人开的职工餐厅吃饭,并请求在餐厅的长椅上借宿一宿,厨师兼老板的四川大哥看我们两个骑行者也不容易,免费让我们借宿,花了100RMB吃了顿好的,红烧鸡腿肉和炒空心菜,当然还有拉萨啤酒!


这家餐厅门口正好是S301省道1315的公里碑,而今天8月20号又正好是七夕,于是我特意往前骑了1公里,去拍1314公里碑。说起来还真巧,去年骑行中尼公路时,5月20号那天,我恰好经过318国道5200公里碑,远处的背景就是珠穆朗玛群峰!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1
骑行第一天晚上的“床”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1
七夕大礼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4
去年中尼公路5月20号大礼


晚上天气晴朗,隔了一年,再见阿里的星空,怎么说呢,那样的星空,几乎都不需要后期修图!理论上来说,地球上最美的星空应该是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星空也就越明亮,这一点来看,阿里地区平均近5000米的海拔,也是全世界最适合看星空的地方。


我们推着自行车,走出左左乡大约300米,避开小村子微弱的人类光源,拍出的照片逼格还不错,就叫“星空下我们不停流浪”吧。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5
第2天,左左乡——革吉县,83公里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5
从双日晕下骑过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6
上午起床,阳光不错,不过高原的云就是调皮的孩子,你始终无法预料天空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如果说骑行第二天就看到藏羚羊是一种幸运的话,天上的双日晕和彩云就是额外的惊喜。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7
藏原羚初次遇见


吃完早午饭之后,买了一些干粮,开始出发,这是一个很长的缓坡,笔直的路线,以至于骑到高处回望时,甚至有一条笔直的马路消失在远方地平线的透视感。海拔爬升大约只有不到300米,但因为逆风,以及连续几天舟车劳顿的睡眠不足,导致我们骑得也很辛苦,尤其是铁人感冒了,整个人都很虚,还没骑一半就已经需要靠红牛来补充体力了。


这一段风景虽然单一,也有意外惊喜,当时我和铁人几乎同时惊呼“快看”,我说的是路基右前方荒原上的一小群藏羚羊,共五只;他说的是天空中的双日晕,特别魔幻


我们停车路边,开始拿着相机缓缓走进藏羚羊群,50米之外它们倒还淡定,一旦进入50米的警戒距离,藏羚羊们就会轻巧地跳开,奔向更远处的荒原,直至消失在我们视野里,无比后悔当时出发时没带一个长焦镜头或者望远镜!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8
回到公路上,抬头一看,天空的双日晕更加明显,我们就一边一车一边时不时抬头欣赏,过了平缓的山口之后,开始下坡,双日晕的外层日晕在一抹云朵上铺开,直接形成了传说中的七彩云,特别神奇。估计跟当时太阳高度角,云层的高度以及质密性,还有观测者所处的海拔和观测角度有关系,总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七彩云,接下来不知道阿里北线还会给我什么样的惊喜。


过森格藏布江大桥之前,是一片比较罕见的湿地,森格藏布江在水草丰满的低洼处蜿蜒如蛇,有点像唐克看黄河九曲,为了更好的视角拍整片湿地,我让铁人休息吃干粮,自己离开公路去爬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头,利用一切地形去获得更高更好的视角,是阿里北线摄影(尤其是拍那些藏北盐错)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野生摄影者,为了拍照,我也经常不吝体力,放下自行车去徒步,去爬山,累,但,值!在这片湿地上,我们还看到了似乎是一家三口的三只黑颈鹤,没来得及掏相机,人家已经开始避我们而远之了,再次痛恨没有带长焦镜头。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19
应该是黑颈鹤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20
右下角公路上的两个点就是铁人和自行车


过了森格藏布大桥后,就是连续的起伏路一直绵延30多公里到达革吉县,还是有点侧逆风,铁人一直在擤鼻涕,看来感冒还蛮严重,西北边乌云密布,正在下雨,也让我们隐隐担心,不敢怠慢,被积雨云追上就悲剧了。下午5点,经过检查站,到达革吉县城,两个人都累得有点不想动了,想三年前台湾环岛骑行简直是天堂,一路累了就在711休息喝冷饮,饿了也在711休息吃便当,一天吃四顿正餐是稀松寻常的时,而阿里北线,每天只是出发之前和到达之后各吃一顿,还很有可能是方便面!而中途骑行路上整整一天,都只能靠干粮撑着。所以许多情况下,觉得骑不动,并不是真的累了,而是,饿了!补充说一句:吃货慎走阿里北线,我们这一路,吃顿川菜馆的家常菜,都是及其奢侈的行为。



到达革吉县,住在一家四川人开的招待所,能睡到床上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休息一会儿,去马路对面一家煲汤很好喝的餐馆狼吞虎咽了一顿,不得不说老板太实在,一份西红柿炒蛋,一大盆腊肉冬瓜汤,分量爆多!我们愣是没吃完,于是让老板封上保鲜膜放冰箱,明儿出发之前的早午饭可以继续吃!那也成为此次阿里北线骑行吃得最饱的一顿早饭!老板说像我们这样骑行的人不多,餐馆更多的消费群体是那些自驾的游客,过了十月份之后基本就没啥游客,他就回老家,来年春夏之交再回来接着开门营业,我们今晚吃的腊肉,就是他从老家那边带过来的。其实在这边做生意的内地人都挺不容易的,因为条件实在太艰苦,菜单上的价格普遍比较贵,也就容易理解了。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22
这样的柏油路,今天骑完就结束了


吃饱喝足,抽根烟,这便是辛苦一天之后最安逸的时刻了,买了两瓶啤酒回屋里,看了一部很温暖很美好的电影《深夜食堂电影版》,一天的疲惫也就抛诸脑后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基本上我们每两天就会看一部电影,因为这是晚上能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每天晚上的节奏都是,先导照片修照片,再写日记,最后看如果时间不晚,就看电影。



其实这次本来有一个颜值颇高但也玩得很野的妹纸是要跟我们一起骑阿里北线的,她自行车都已经在拉萨准备好了,可临时家里有事必须回去,错过了跟我们一起傻逼的机会,好几次我和铁人聊天就会提起来“要是这个姑娘跟我们一起骑,那肯定会是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应该会更有故事!!”有个姑娘必然瞬间提升旅行质量啊,想五月份骑行川藏线,一路上茫茫多的骑行者,我们队伍里有三个女生,就会有很多纯爷们儿的队伍各种套近乎,欢乐极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我个人公众号里看那篇《川藏骑行——2160公里的骄傲与暧昧》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23
第3天,革吉县——雄巴乡,104公里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25
如果不是最后有一段非常爽的28公里平缓下坡,估计我们天黑都骑不到,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远远低估了搓板路的难度。
从革吉县出来,接下来1000多公里,便全是渣土路或者搓板路,出了县城,离开了柏油路面,有一种此痛绵绵无绝期的悲壮。我远远没想到,平路无风情况下,搓板路的骑行费力程度大约是柏油路的2.5倍,柏油路轻轻松松巡航25km/h,搓板路上一般只有可怜的10~12km/h的速度,这种折磨不仅是肉体上的,也是心情上的,骑着骑着就想爆粗口,什么jiba烂路!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26
我们出发也晚了,跟昨儿吃晚饭的那家餐馆老板说好了今天早午饭也去他那儿吃,除了两碗汤面之外,还有昨晚的剩菜,几乎没怎么吃的一盘西红柿炒蛋,以及好几块腊排骨,这也是此行吃得最饱的一顿早午饭,餐馆上午11点才开门,我们吃完之后,12点出发,之后9个小时,除了路上零散地吃点蛋黄派,卤蛋之类的干粮,就靠这顿结实的早饭撑起寂寞空虚的肠胃。


离开县城时,开始搓板,骑了100米发现,这只剩搓板路基的“省道”根本没法骑,练车带人一直颠得叮铃哐啷,眼前的世界一直是抖动的,速度没法超过10km/h,这样骑下去不出100公里估计车子就会颠坏,我们只能在路基边缘选择搓板不那么严重的地方,哪怕代价是泥土碎石居多,骑得更费劲一些,实在不行就直接下路基,在荒原沿着车辙的痕迹前行,土路,沙路,但也比搓板强,偶尔来往一辆大车我们就得吃灰,偏偏不巧还是逆风,骑到下午2点时,发现,两个小时我们只骑了24公里。不知道铁人心里怎么想,我开始有焦虑,因为按这个速度,得晚上九点才能到达雄巴乡,而实际上刚刚出发时是一天中体力最好的时候,越往后只会越累。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28
我带着心急的情绪,稍微有点赶着骑,铁人被我落下越来越远,我就不得不停下来等他。今天铁人的感冒已经差不多好了,但出了别的状况——他的车座软套垫不知道什么时候脱落了,而久未骑车的他屁股也不像我这么皮实,这二十几公里的烂路下来,他的屁股已经磨破且血肉模糊,所以骑得很痛苦,我们再次感慨要是那个妹子跟我们一起骑行就好了,说不定姑娘有卫生巾可以给铁人同学贴在大腿内侧垫一下。相比之下我的屁股就很耐磨了,从来都不穿什么骑行裤,这次骑北线穿的就是一条在大理买的花裤子,全程屁股甚至都不会觉得疼。嗯嗯,都是练出来的= =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29
几乎也没有太多沿途风景可以看,在骑了30多公里之后,遇到一队青海那边过来的修路工人,找他们讨了一点热水,顺便等等铁人,那会儿已经快四点了,他们说我们今天很难骑到雄巴乡,不如在K1179处,上他们工地那儿过夜,管吃管住!这个建议不仅颇具诱惑,而且也合理,但我和铁人还是决定按计划前行,哪怕骑到天黑。接下来顺风多一些,加上已经渐渐适应路况,至少心理上没那么痛苦,其实我们一直在爬缓坡,以至于后边到了海拔5000米都没有觉得在翻山,可能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在烂路中选择好骑一些的路吧。
39公里处遇到一个独行的骑友,28岁,哈工大读博,也是个经验丰富的骑士了,他这次骑阿里中线,所以今天到雄巴乡之后,便会和我们分道扬镳,不过能遇到就是缘分,他也是我们整个19天行程里,遇到的唯一一个骑友。当时很有意思,他在路基右侧的荒野里骑,我在路基左侧土路上骑,并大声喊他过来,说我这边路况好一些,不一会儿铁人竟从后边追上来了,他是在路基上骑,原来这段路的烂路基已经被施工队的压路机轧过,比较平整,于是三个人接着顺风,骑了一段舒服的路,而且是并排边骑边聊天。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30
后来跟这个兄弟没了联系,也不知道他阿里中线骑得是否顺利……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32
下午6点左右,我们过了K1179的工地,并未停留,借着顺风开始爬坡,6点半到达海拔5010的垭口,这时我们才骑了55公里,也就是说时速10公里都不到!!!还有49公里等着我们= =

天无绝人之路,接下来是一段完美下坡,所谓完美,就是:虽然是砂石路,但被碾压地比较平,并且这段下坡是缓下坡外加顺风,既不用蹬踏板,也不用捏刹车,就可以保持35km/h左右的时速痛痛快快地放坡,哼着小曲儿放坡~


在海拔仅下降不到500米的情况下,坡了28公里!(坡度其实很小,相比一下怒江七十二拐,28公里的下坡,海拔下降了2000米!也就是说陡坡会让能量浪费在刹车上,缓坡最舒服)放坡结束,又骑了几公里平路,一看时间7点半,今天已经完成88公里了。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37
还有一个半小时天黑,我们还剩仅仅16公里的路要赶,所以没什么好担心,接下来就是边骑边玩边拍照的节奏了,一段渣土路的坡上,远方是厚重的一坨坨积雨云,连着天地间的雨雾,十分壮观,夕阳的光线开始变得柔软,阿里荒原以地平线为界,冷暖色调相得益彰,再配上我们自行车骑士们饱经沧桑的面容以及坚毅的眼神(自恋一下),感觉特别好。想起以前一个彼此喜欢的姑娘描述我的一句话(当时我俩互相用“男人”“女人”称呼):“男人,你那一背的荒凉~”......那都是五年前的往事了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38
最后到达雄巴乡是8点50,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落下,天空的云还是金色,找到雄巴乡貌似是唯一一家藏家旅馆安顿下来,晚上三个人一起去貌似也是唯一一家川菜馆吃了一顿,有荤有素还有汤,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面对热腾腾的晚饭,感动到老泪纵横啊!其实我今天倒不累,后边60公里基本是顺风,偶遇的那个哥们儿体力没有我和铁人好,配合他的速度骑,我们游刃有余。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39
哈工大博士骑行小哥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40
第4天,雄巴乡——盐湖乡,94公里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55
比昨天累,所有辛苦都渴望回报,今天终于开始阿里北线一错再错之旅,藏北大大小小的盐湖,一个个出现在我们沿途的视野中,因为每一次到达都伴随着旅途辛苦,所以那些“错”也就从视网膜一直烙印在了心里,过目难忘,更新日志时已经离开了一个月,但那些错的名字,包括初见时的画面,都还清晰。


上午起床时,独行阿里中线的哥们儿已经出发了,我和铁人依旧是睡到自然醒,外边修房子的当地人已经忙得热火朝天,我们在明晃晃的阳光里刷牙洗脸,去那家川菜馆吃早饭,也就是包子和稀饭,早饭并不结实,导致今天晚些时候因为肚子饿,尤其是缺盐,而骑得很乏力。我的体质就是那种能量转换很快,效率也很高的人,吃饱了力气十足,能迅速把食物转换为肌肉力量,但并不持久,往往刚刚吃完饭,骑了两个小时,就觉得又饿了。由于阿里北线的骑行很少能在路上真正吃一顿中饭,白天就只能靠干粮填充,我的原则是不等到真饿了才吃,而是一边骑一边不停地进食,哪怕是零食——地瓜干,葡萄干什么的都可以。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56
刚出雄巴乡就见到一个湖,并不大,从颜色上看应该是淡水湖,倒映着蓝天白云还挺好看,我们放下自行车,徒步到湖边的小山坡上,去俯瞰湖面,相似的行为,我们在聂耳错和大盐湖都不遗余力。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格外累——因为我们不仅骑车,还徒步,还爬山!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5:56
本帖最后由 白宇 于 2017-5-8 16:37 编辑

不知名的淡水湖往前就开始缓坡爬升,但路况很好,砂石路已经被压路机碾地非常平整,我们停在路边吃东西时,还被一群修路工人围着聊天,还邀请我们去他们工地吃饭,甚至邀请我们坐他们的吉普车在荒原里去追藏野驴!我们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们,原因很简单——我们要赶路!大约右侧十多公里外有一片蓝色,是色卡执错,也就只能远眺一下了,骑到海拔4900的垭口之后,开始今天第一个下坡,不像昨天那么幸运,这次是陡坡,而且路况很差,大多数时候都得捏着刹车,眼睁睁看着燃烧身体积累起来的重力势能,浪费在刹车碟片的摩擦热能上。


作者: 秋江带雨    时间: 2017-5-8 16:13
这照片堪称经典,咋拍的

作者: 秋江带雨    时间: 2017-5-8 16:26
仔细看,看出来了,好像原贴作者不是你吧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6:46
拐了几个弯之后,下坡路变成一道平直,延伸到远处看到一抹蓝色,线条状,周围有红色的滩涂和白色的盐碱地,这将是我们第一个近距离接触的藏北盐湖——聂耳错!真的很美!一见倾心!几乎是一下子忘记疲惫,又享受着下坡的快感。到达聂耳错近处,我寻见一山头,便将自行车靠路边停,去爬那个山坡,看看视角如何,无奈这里离聂耳错还是太远,爬个30多米高的土坡并不能使湖面的视角开阔多少,于是继续骑,在距离湖边两公里的一处公路旁,爬了一座大约6,70米高的小山,这下角度稍微好一些,聂耳错在天光云影的高对比度下,呈现出油画般的色彩,如梦如幻。之后我们还为了一群藏野驴,几乎快走到聂耳错的湖边。算是在比较近的尺度上拍到了比较满意的照片。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6:47
骑过聂耳错,今天的行程只到一半。接下来的后半程几乎是前半程的复制,继续爬一个海拔上升500米的大缓坡,这次的路况就没那么幸运了,不仅仅是搓板碎石,还有一些沙尘路,风化严重的土壤,覆盖着跟沙漠一样的细沙,稍微厚一点就会让自行车陷入,并且对前轮产生一个转向的扭矩,下坡速度快时遇到这种路况还是很危险的,容易发生侧摔。20公里多的连续上坡真是崩溃,而且阿里北线的山都是缓坡,往往是一条看不到头的路横在前方,甚至无法判断在拐弯之前这段直直的缓坡到底有多远,阿里这样的荒原里,判断距离比较难。这种上坡,再加上微逆风,就是一种慢性折磨,堪比马拉松30-35公里的那种煎熬。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6:48
我骑在铁人前边一公里处,但是因为实在没有什么食物补充能量,再加上出汗很多没有补充盐分,总是觉得肌肉没力量,偶尔下车推一段,顺便吃点儿海带丝让嘴里有点味道,后悔上午出发前怎么不多买几根火腿肠或者卤蛋!至少有三次,我以为前方路面与天空的交线处就是垭口,但一看GPS的海拔高度还不够5000,便打消幻想,实际上也是如此,上完一个坡,还有下一个坡那么高冷地守在前方,万念俱灰!最后终于看到坡顶经幡飘扬,高度表也差不多5000,此时才感慨一声:“卧槽,终于到了”。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6:50
让人绝望的长上坡
垭口休息时,等到铁人,他也几乎精疲力尽,车子一丢就躺地上了,我们有理由放松一下,因为接下来到盐湖乡的路基本是下坡。


嗯,下坡,是挺爽,但是因为这段刚好在修路,很多便道像茶杯的耳朵一样挨着主路路基,几乎每两三百米就要下便道骑出一段半径不到8米的半圆再兜回主路,而且是伴随着先急下坡再急上坡,这哪里是放坡,简直就是山地速降,而且路况复杂,好几次我在沙尘路拐弯时都险些失去平衡摔车,好几次遇到高隆起的搓板,连人带车颠到空中飞翔......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样的下坡也挺虐心的。



最终望见远处的盐湖,以及一片草原尽头的盐湖乡,看看时间也是8点了,为了看北方更远的扎普错,我们第四次停车路边,先走了一公里来到一座岩石小山脚下,然后爬到山顶经幡飘扬的地方,远眺扎普错和大盐湖,其实效果一般,毕竟离湖还是太远了,阿里北线上,大多数湖,都很难找到湖边某处居高点去俯瞰,所以无论是眼睛看,还是相机拍,往往是呈横带状,尤其是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难以体会到藏北盐错的广袤壮美。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6:51
左下角是盐湖乡,大盐湖


8点半到达盐湖乡,找到一家青海回民开的餐馆旅社,条件虽然简陋,但居然还有wifi!餐馆的食物也超赞,先是一人来一碗拉条,再切一盘羊排,蘸着辣子椒盐吃,一天的辛苦终于有所报偿。等待晚饭时我出去买了两瓶啤酒,准备晚上回屋喝,厨师小哥说餐馆里不让喝酒,我说我不喝,吃完回屋喝,他说那也不行,不能带酒进来。我只能先把啤酒拿回屋里,心里琢磨着这个回民小哥不太好相处,然而晚上我和铁人在屋里喝啤酒时,这个小哥居然不请自来,到我们屋里跟我俩聊天,他就一直站在门口,一边问着我们的旅途,一边讲述他自己的人生,21岁,但是已经结婚并且有一个孩子,这让年过30的铁人和我情何以堪!他们一家子都是格尔木的,千里迢迢来这里做生意听不容易,到了冬天只会留几个人看店,其他人可以回家过年,他的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似乎是天经地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不曾去看看青海和西藏以外的世界,所以对我们两个北京来的年轻骑行者,很好奇。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6:52
远方的扎普错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03
格尔木回民开的旅馆
大约聊了一小时,他离开之前,看着我们的目光分明带着羡慕,可能他觉得有选择的人生或许会更好。
第5天,盐湖乡——S301省道K949处露营,100公里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04
早午饭也是吃得很饱,回民餐馆搞了一大碗羊肉汤,大块大块的羊肉那叫一个鲜美,配上花卷馒头,结结实实填饱肚子。出发时先经过一个检查站,还特意往盐湖边走了一下,味道比较难闻,一种刺鼻的腐朽味道,密密麻麻的黑色的小虫子飞舞,让我想到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那个盐湖,很好看,但是味道实在....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04
上午的骑行大多是起伏路,路面主要由黑色的渣土构成,比搓板是要好一些,但因为修路,总是要时不时下路基走便道,泥泞的阻力让人头疼,两小时后我已经开始趁着还没有感觉到饿时,一边骑一边啃着早午饭打包的花卷,每骑5,6公里左右会抽根烟犒劳一下自己,碰到风景不错的,也会停车拍拍照顺便等等铁人,大盐湖出来大约十多公里,北方远处有一个地图上没标明名字的湖,我就擅自命名为“白小浪”错,等以后有机会自驾阿里北线时,一定要开车到湖边看个究竟。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06
文布当桑乡之前的一块沼泽湿地

今天几乎不太可能直接骑到物玛乡,所以我们也做好了露营的打算,只是希望尽可能多骑一些,这样明天晚上就能到达改则县城,也是整个阿里北线上最“繁华”的一个县城。扎营的话,水源是最大的问题,计划骑到下午7点半左右,开始一边骑一边留意有水源的露营点,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备足饮用水和干粮。离开盐湖乡40多公里之后,来到一片盐沼地,红色的盐碱地亦有油画的质感,东南方向能看到几座雪山,以及天空上的阴云密布,希望老天给力不要下雨。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07
下午3点骑到文布当桑乡,经过乡村的那段路是水泥路,骑上去觉得好轻松好幸福,可惜只有短短1公里,连个饭馆都没有,我们不得不找个小卖铺休息一会儿,买了泡面,鸡腿和卤蛋作为中饭,在这里我们绝对是外星人一般,随随便便走进小卖部的当地居民都会用好奇甚至惊异的眼神打量我们,有四个藏族姑娘走进来,直接站定在门口,直勾勾望着我们,那一刻我觉得我和铁人就像是博物馆里的牛逼文物,被人用一种非常“认真”的目光观察,大大方方的,偶尔我看她们,目光对视的时候,她们的眼睛会闪躲一下,但只要我埋头吃泡面,余光还是能发现她们还在盯着看。姑娘们,15分钟之后才离开,我吃完点根烟去院子里溜达一下,发现她们还在,然后还是会看,看得我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语言又无法交流,其中一个藏族小姑娘眼神清澈,是个美女,但我又不太好意思拿相机拍照,可惜啊!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09
好奇的姑娘们犀利的眼神


补给了晚上的食物和水,继续上路,没骑多久就是别若则错,远看是浅蓝色,骑到公路靠近湖边的地方,有车辙的痕迹通向湖边,我们也折向湖边看看,可能跟光线有关,从湖边望去,别若则错是一种浅黄和淡绿相间的颜色,并不惊艳,这是此次阿里北线骑行,我们第一次真正到藏北盐湖的湖边,代价是被两条恶狗威胁,不得不下车推行一段,还拎了一根棍子,以防这两条狗不自量力地扑过来,我们也好给它们点颜色看看。推到离恶狗50米开外的地方,重新开始骑车,这段路况比较平整,而且又是顺风,骑得挺快,6点左右到达物玛错湖边,见有修路工人的工地,又上去讨了一点水,装了两大罐,这样晚上扎营就随意了,即使没有水源,也可以扎营。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11
物玛错就很漂亮了,更大的惊喜是沿着物玛错骑了几公里之后,来到物玛错和达布热错的两湖之间的狭长公路上,左前方是更大更深蓝的达布热错,右手方是翡翠色和浅蓝色错落有致的物玛错,南方还有小小的雪山,这样美的风景,让人觉得骑车旅行也是件幸福的事!直接下车,先跑去达布热错旁边,望着茫茫的湖水发会儿呆,抽会儿小烟,享受一下旅行的安逸,之后在两湖之间的路上走走停停,惊起一票水鸟。心态特别轻松,因为现在已经骑了80多公里了,离天黑还有两小时,接下来就是看心情扎营的节奏,一路带着的帐篷睡袋油炉总算可以派上用场。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12
骑到94公里的地方,见到路基上几台推土机和压路机,施工队一个小伙跟我聊着天,还骑着我的自行车在草甸路上兜了一圈,然后跟我感慨“我们是遭罪来赚钱,你们是花钱买罪受,这特么太难骑了啊!”我笑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心里想的是:我就是觉得有一些折腾的日子,也挺好!小伙子很热情,说往下骑6公里就是他们工地,让我们去他们工地那边搭帐篷,这样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水。太好了!跟铁人奔袭最后6公里,来到工地,在他们工人的毡布大帐篷边,支起了我们的帐篷,铁人的这个双人帐,三年前我们骑台湾环岛时也用过,当时是在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灯塔下扎营。时光荏苒!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14
压路机轧实的渣土路面铁人搭帐篷,我吹充气防潮垫,尼玛这4500+的海拔,吹防潮垫真是吹到缺氧,晚饭很简单,生火烧热水泡面,然后再啃个鸡腿,我们当时是端着方便面,在旁边工人帐篷里,坐在小马扎上吃的,跟那些工人聊着天,他们大多来自四川,也是刚到这里,昨儿还在改则的工地,今天就被调到这片荒野中,帐篷也是两小时前才搭起来,一副完全不知道情况的茫然,我们吃完泡面,差不多9点半了,他们才拿了餐盒去领饭吃,我看了一下,清汤寡水,连肉腥沫都没有,这些人活得也挺辛苦的。可是从聊天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于生活的热忱,那是一种比炉子里炭火还要旺盛的火热情绪,辛苦归辛苦,但是为了挣钱过日子而努力,就是盼头,这是他们活着的方式,也是他们活着的劲头。他们都有自己无比在乎的人——孩子,为了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他们再拼,也可以苦中作乐。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17
工地旁边扎营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22
工地帐篷里吃饭
晚霞很美,星空更美,我跟铁人在帐篷里一边喝啤酒一边看电影《百岁老人跷家去》,人生当如此!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7:26
夜空真美呀...



作者: 从前慢    时间: 2017-5-8 18:06
用什么拍的照?

作者: cqs1984    时间: 2017-5-8 18:14
太漂亮了,求大图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9:09
帐篷里边看电影
第6天 露营地——改则县 85公里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9:10
终于到了可以洗澡的地方!尽管这一路风景一般,路况很差,但是,吃了三顿泡面之后,有美味的川菜吃香喝辣,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9:21
早晨一堆东西要收拾!
其实yak的那个帐篷还是有点薄,昨晚睡得略冷,但早上太阳升起之后就不一样了,强烈的高原紫外线行程帐篷内的温室效应,我9点多起床时,帐内温度,热得我直接从睡袋里钻出来。刷牙洗脸,烧热水,然后吃着鸡腿,饼干和蛋糕作为早饭,把东西全打包收好又花了半小时,真正启程上路时已经是上午11点了。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9:22
孤独的藏野驴出发没多久就开始爬坡,天气阴晴不定,看云朵的心情,一直以为攻略上描述到物玛乡之前要经过一个4900的垭口,所以一直关注着海拔高度数据,后来发现最高也就到了4700多,以为接下来还会有更高的山等着我们,没想到不经意间一直下坡就到了物玛乡,看来攻略数据有误,前半天的行程也比想象中轻松。在物玛乡一家藏式茶馆吃午饭,简单的肉丝白菜盖饭,简单又管饱!再配上一罐可乐,夫复何求。铁人跟当地一个藏族小学生聊得很开心,小男孩在改则县城上学,家在物玛乡,一般就是放假才会回来,他说过几天暑假结束他又要离开家去几十公里外的改则县城上学了,难得能碰到汉族人,就跟我们一直说话也可以练练汉语。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9:23
吃饱之后继续上路,心里就念叨着到了改则县城可以好好吃一顿,比如红烧牛蹄筋,然后可以洗个澡,睡干净舒服的床,之前算上长途大巴,已经一周没洗澡了,感觉从头到脚都是风尘,不对,不是风尘,是灰尘。主要是这次头发不是寸头,脏得都已经打结了= =下午的路虽然总体上是下坡,但是一直强逆风,而且路况特别差,龟裂的路面是这个星球最粗糙的皮肤之一,不忍直视,经过一个无名错和一个吓嘎错,都不漂亮,目测应该是湖水比较浅,竟然呈现的是锈红色,更像是超大版的雨后路面积水坑,只有在偏逆光的方向回望吓嘎错,才呈现出一些天蓝色。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9:29
我和铁人停车,往湖边走走,简陋的风马旗飘扬在土坯的佛塔上,没有更高的适合观景的地方,铁人拿了一罐红牛出来,由于放在后架的背包袋子里,被阳光暴晒的背包很热,这罐红牛起码有5,60度,喝起来竟然是烫的,重新上路,哪晓得再见到铁人,是两个多小时之后了。

告别吓嘎错,到改则县城也就10多公里,泥泞起伏的硬搓板路让骑车也变得更像是越野,一度颠得我都想骂街了!我这白羊座急性子就想着加快速度早点到达县城,渐渐跟铁人有了一定距离,等到傍晚大约5点多到达改则县城,从远处看一片白色的楼房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我就能理解为什么说改则是阿里北线上最繁华的县城了,当然,这个“繁华”,是相对而言的= =到达改则县之后,在县城入口的加油站,我停下车,点根烟,开始等铁人。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9:30
繁华的改则县城
十分钟过去了,铁人木有出现,二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我心想不应该啊,10多公里的铁人不可能骑这么久啊,半小时过去,我开始问同方向过来的司机,有没有看到一个骑车的,司机说:“有!不远,很快就到了!”,我就放心了,又等了20分钟,还不见人影,这次我留了心,又问了一个从那边过来的摩托车司机,有没有骑车的哥们儿,对方也说有,我问了一句:“他是在骑车还是在推车?”,对方回答:“推车”。这下我明白了,铁人应该是爆胎了,虽然他那里有修车工具和备胎,但是气筒在我这里,所以即便他换胎也是没用的。我赶紧蹬着自行车往回骑去迎铁人,骑出去500米后,果然见到他,那会儿他已经推了快两个小时了!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9:30
他说大约8公里之前爆胎,当时我在前边比较远,他喊我我也听不见,手机又都没有信号,他发现气筒在我车上时,就只能选择无助地推车前行......“本来想搭车,后来一看也就不到十公里,就坚持推行好了”,在我问他为什么不搭车时,铁人这么回答。这点上他是个比我更完美主义的人,即使车坏了,也坚决不搭车,就是要用身体的力量完成这1400多公里的车轮不息!我也很内疚,当时出发时,还特意跟铁人说,尽量并排骑,最多不要相距超过100米,这样碰到什么问题好有照应,结果今天自己就不管不顾一路狂奔,留下铁人在后边,爆胎之后只能一路默默推车,他也没指责埋怨我,但我觉得真是亏欠他许多。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19:36
回去的旅途出奇地顺利,我们在考虑如何能找到车可以连人带自行车一起给我们兜回去,路边有一辆貌似是警车的想拉黑活,跟我们说包车400,两人两车一起回拉萨,我们正打算讨价还价时,马路对面的面包车司机走过来,每个人45块钱,自行车也是45块钱,我们亦没还价,买了点吃的和水,上车就走,这次车开得还蛮快,8点左右就到了拉萨。渐渐已经能看到西藏的秋色了,我们终于可以坐在车里去看外边的风景倒退,身体仿佛陷在座椅里进入冬眠,而脑子里也一直恍惚着,回想这几天前出发时,又有种时光跳跃的不真实感。
途中看到一个逗比的摩托,请大家观赏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20:06
阿鲁科尔沁小子 发表于 2017-5-8 13:35
没看到美女呢

美女在拍照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8 20:49
从前慢 发表于 2017-5-8 18:06
用什么拍的照?

单反,感谢支持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9 10:34
cqs1984 发表于 2017-5-8 18:14
太漂亮了,求大图



作者: 山野匹夫    时间: 2017-5-9 12:05
从头翻到尾,也没看到有美女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0 17:49
山野匹夫 发表于 2017-5-9 12:05
从头翻到尾,也没看到有美女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1 10:20
旅行是人生的一种体验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5 11:00
本帖最后由 白宇 于 2017-5-15 11:05 编辑

第12天,尼玛县——措折罗玛镇 71公里
     上午11点吃完早午饭后出发,离开尼玛县城不久又是一个检查站,调皮的工作人员还趁铁人去递身份证边防证的时候,骑他的车子兜了一圈,之后跟我们感慨“这种路骑车真是受罪哟”。“又不是第一次...”继续上路,今天的大部分行程都是沿着达则错,骑了10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左前方的达则错,湖与岸交界的地方是白色的盐碱,荒原里总是有藏羚羊的身影,雪山背景下显得很轻盈。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5 11:01
     今天是有侧逆风,而且一路上都是上下坡交替的起伏路,所以速度很难骑快,约有40多公里路都是与达则错相伴,居高远眺时,湖水就是一片安静的深蓝色带藏于天地之间,而骑到湖边时,湖水的颜色有明显的分层,浪花一阵阵拍在湖边碎石上,和藏北其他盐湖一样,湖边没有可供攀爬的小山头之类以供俯瞰湖面壮阔,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能带一个航拍飞行器,应该效果会超赞。后边逆风有点强,边骑边休息,一路上会见到很多小铁桥,都标有“桥梁危险”的标示,下边是干枯的河床,如果是在丰水季,南边山脉的雨水应该都会聚集成河然后汇入达则错。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5 11:03
      晚上的目的地是措折罗玛镇,骑在S301路基上时,远远就能看见东北方向的湖边有一排土房子,对照地图确定那就是措折罗玛镇,中间隔着一片沙草地。本着直线最短的原则,我们干脆在沙草地上骑行直接横插过去,阻力虽大,但总体是下坡,也骑得挺快,视觉上看着不远,但有大约5公里的路,也骑了20分钟。这个措折罗玛镇,因为S301的改道而变得开始衰败落破。(S301原来是从色林错北边经协德乡,多玛乡,往班戈县,现在则主要从色林错南边绕,经雄梅乡往班戈,我们走的是南线)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5 11:04
     破落萧索的小镇,夕阳下的感觉有点像喀什,吃完饭之后我们也在小镇里逛逛,也没什么人烟。也许等以后阿里北线柏油公路贯通,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这边村镇的发展会好一些,但这也未必是好事,在中国,游客的涌入会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当地原生态的那种生活样貌以及淳朴民风,那时候,估计在阿里北线的公路旁边都很难再看到藏羚羊和藏野驴了。晚上也是在屋里喝喝啤酒,看了一部电影《末日崩塌》



作者: 四方背包客    时间: 2017-5-15 11:25
风景真好,有机会也尝试一下
作者: 临清小哥    时间: 2017-5-15 11:31
真好羡慕,,有机会体验下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5 20:09
四方背包客 发表于 2017-5-15 11:25
风景真好,有机会也尝试一下

有时间,就要抓紧去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5 20:09
临清小哥 发表于 2017-5-15 11:31
真好羡慕,,有机会体验下

在空闲时间出去,心情也会变得很好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8 19:35
第13天,措折罗玛镇——布嘎村 75公里
牧民小屋里,床边桌上血淋淋的牛头一辈子忘不了,更难忘今晚是此行阿里北线唯一一次真正喝酒谈心到微醺,在这片异星球般的荒原里,聊起初恋,命运选择,和穿越世界的梦想。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8 19:36
屋子外边,铁人仰望星空


    从三天前开始,每天白天骑车的过程中,我的眼睛都特别疼,是那种干涩的刺痛感,有时候不得不轮流眯着一个眼睛骑,估计是因为骑车不戴墨镜,被强烈的阳光直射或者反射导致的,所以就特别需要一个墨镜,而措折罗玛镇上也没有小卖铺买墨镜。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8 19:36
    早上起来喝咖啡时,发现这家藏族民宿的客厅里,摆了一副男士的墨镜,就想跟女主人买,表示自己眼睛实在是很难在强光下睁开,女主人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她的女儿会一点点汉语,一边跟我摆手一边把墨镜拿给我,羞涩的说“不要钱,送给你了。”我也没有太多客气,就是最后结住宿费的时候多给了一点钱,因为我确实需要这幅墨镜。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8 19:37
好心的母女俩
     两天之后,我发现我把铁人带的价值1500块钱的油炉,遗落在她们家了,也许她们也会很好心地把油炉转送给其他驴友吧,因为她们也用不上,不过说不定下次再去阿里北线,那个油炉还会静静躺在她们旅馆里,在那样世界尽头的角落里,时光带来的变化其实真不大。吃完饭之后出发,沿着沙土路,先骑了5km回到301国道上,然后开始爬坡,我们以为往布嘎村的这一路上只需要翻两个垭口,实际上,是四个,虽然后边两个山口爬坡都不多,但不在计划内的体力考验还是挺容易打击士气的。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8 19:39
偶尔一现的吴如错
    第一个4780的垭口之后,骑在山顶地势平坦的区域,从地图上看,我们距离南边的吴如错只有不到8公里的距离,但由于南边山脉阻挡,只有偶尔在山峦起伏的凹陷处,才能看到吴如错的一抹蓝色,骑行40多公里走之后,一段下坡的尽头,恰规错映入眼帘,这个湖的形状相当不规则,有一些嵌入湖心的半岛,是俯瞰恰规错的最佳观赏点,我们没有时间去探寻,只能在公路旁边的小山坡上远远俯瞰恰规错,荒原里的宝石蓝。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8 19:40
     我和铁人不着急赶路,于是又离开国道,沿着湖边草原和湿地,半骑半推来到湖边,对着这一片蓝色休息会儿发发呆。离开恰规错之后继续要翻今天第二个垭口,海拔4670,坡不长,但很陡,我和铁人只能骑一段,推一段,回望恰规错,简直是藏北千岛湖的赶脚,逆光方向上看湖水还是那么蓝。到了垭口之后的下坡一定要小心,坡非常陡,一边峭壁,一边悬崖,路面虽然不窄,但是全是碎砂石,速度稍微快一点,想刹车就很难,因为即使捏紧刹车,车也会平滑侧滑,我就是这么摔的,好在当时坡很陡,我速度很慢,对面来一辆大卡车时,我往右边靠边,拐的时候发生侧滑,我人没倒地,车子摔出去了,铁人说从后边看我摔车吓一跳,前边的司机估计也吓一跳,以为我要碰瓷呢。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8 19:44
上坡后回望恰规错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8 19:46
铁人放坡ing


     本来还想爬到垭口来个速度与激情的放坡的,这下老老实实捏紧刹车下,山谷里一辆底朝天的吉普车就是活生生的安全警示!最后变成缓坡时,才放开刹车好好享受一段下坡的快感,然而大约飚了两公里后回望,发现铁人已经不见踪影,我一开始以为他是停车拍照或者休息吃东西,于是原地等他,这边地势低洼处有恰规错流出来的一股蜿蜒的河流,也挺美的,拍了一圈回来发现仍不见铁人踪影,开始顶着风和上坡往回骑,才发现他的车又坏了,刹车碟片弹簧的问题,导致前轮被刹车卡死,应该是下坡的颠簸所致。



作者: 白宇    时间: 2017-5-18 19:46
翻下山崖的吉普车残骸
    本来如果是两个人的话应该会比较快修完,可这次我又冲到前边去了,留他一个人慢慢修,还低血糖一屁股坐在地上,我觉得又内疚了,其实如果两三分钟没等到他上来,我就应该回去找他的,这次是等了快半小时才回去找他,等我到的时候他刚好修完,我又错了...白羊座的急性子真不是个好队友







欢迎光临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http://qixing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