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峡谷沿江而下又是一路下坡道,很快就到了宜良县城。原想在宜良午饭,同时天也下下起小雨,似乎天也要留人。但看了眼码表和手表,早晨出城浪费的时间太多,现已经12点,肚子也不饿,饮水还够,决定继续前行,很快穿过了宜良县城。
骑至城南的南盘江,很是激动,这是珠江的上游,直通南海!最早以前在此地的渡江桥是靠东边上游桥头处,那里可是宜良烤鸭最有名的大排档餐馆云集地。后建了石安公路后才改道至此,随后的昆石高速路在其下游西侧另一新桥通过。用手机以车把为前景盲拍了一幅照片,昆石高速路的桥梁与石安公路桥栏杆几乎重叠,无法辨认。没法,我得赶时间,拍照只能用手机快速抓拍就走。
穿过南盘江,道路右侧出现了一条又宽又新的大道,而前方石安公路上则有一些低矮的建筑体在公路中间,似乎是改道了。幸好及时向路口小店的师傅探寻,才知石安公路就在那些小建筑体两侧的南端,没错。而新路是一直通到狗街的大路。一时心中激动,那如此新的大道去往狗街,就距离我的第二站点大叠水不远了!只是狗街至大叠水的路不得而知,自己也没有走过,手机百度地图上也查不出来。但若能去到大叠水,并且有路到狗街,再回宜良就便捷了许多了!
但是现在还是必须按第一方案先至石林再做考虑,必须坚持自己给自己规定的纪律,唯有纪律而无往而不胜,这也是做投资交易所训练出的素质,骑行也要如此,学会控制自我。当小心的从那些修路的低矮建筑体侧边通过后,就看到了第二个仍然保留的石安公路上的收费站。再走,哇塞!这是什么公路啊,破损的路面上布满大小口径一致的圆洞,真是一奇观,赶快拍了张照片,以便请广大骑友、摄友、网友帮助考证了。
过了第二道收费站,就径直向石林骑行。指示牌显示只有22公里,第一站点已经距离不远了。心想很快就要到第一站点石林,一种冲刺的兴奋被激发了,踏频也不自觉的加快了。骑行变速自行车的核心要诀不是靠拼体力的蛮劲,而在于合理的变速,准确的把握踏频,使体力和速度保持合理的平衡,因此减挡比加挡更重要,与机动车相反。尽管如此,激情很快被连绵不断的上坡路消耗殆尽。看着石安公路左侧时隐时现的一小段昆石高速,就觉的石林近在眼前。而视线两侧的山上也有公路不断出现,似乎是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是在昆石高速路上驾驶机动车行进一样。冲上一段视野中的不短不平的上坡路,心想拐弯后不是下坡也是平路,当HOLTS拐出弯道,一段更长更陡的坡道又呈现在眼前,想着再过了这个弯道就应该没坡了,结果却是一而再再三连绵不断的弯道加上坡,一段比一段陡峭,一段比一段漫长。此时已是正午时分,云层已散,艳阳丽日高照,带的一瓶蜂蜜水也快速消耗,剩余不多时,也不知前方还有多少坡要上,随后不能喝一口,而只能是点几滴就足了,也许艰难的路段还在前面。紫外线已经增强,看到右边有一个宽阔平坦的路口,树荫也密,即刻停车。随带的防晒霜是该上阵的时候了,所有暴晒的皮肤都涂抹了一层厚厚的防晒霜后,可确保4小时,这时已经12:30,可防护到下午了。十分钟小停后继续上路,很快进入了石林地域,此时也不知宜良到石林的22公里是否就是在此,但感觉还是在前方,22公里的上山路实在是出发以来最漫长的首轮考验。
此时因已经进入石林地域,公路两旁的山上也开始逐步呈现出喀斯特地貌的石林景观。为了赶路只想在石林景区大门口拍摄一张纪念照即可,所以没用停车,继续不断前行。此时忽然意识到,宜良是昆明市行政区中除滇池地区外第二大的小盆地,即云南地理中所说的“坝子”。因此,从宜良过了南盘江后,就是一路爬山上坡至石林。骑行的体力付出,让人能更深入的体会到地理地貌的自然景观,这是驾驶机动车无法体会到的,人与自然如此亲密的融合在了一起。
向右拐过一个急弯后又是一个巨大的长坡,按1*1齿比缓慢向上骑行。遇见一徒步独行侠在用苹果手机拍摄风景,他也发现我,我们相互招手并会心而笑,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同感和敬佩的默契招呼。的确,骑行上路后时常遇到不少骑友,相互招手致意,那份友善只有骑行其中才能有所偶遇,而遇到独行者,无论是骑摩托,骑单车,还是徒步,更是极为稀罕的,所以侠行义胆在独行路上是最能激发出一个骑士内心的呼唤。在巧遇徒步独行侠的同感中,激情再度激发,脚下生风,很快骑进了石林镇。
在路边一家食客云集的大排档,甩了一大碗加帽的焖肉饵丝,这比米线经饱耐饿。老板又专为我烧了滚烫的开水,我将两袋小粒咖啡一起冲在大海碗干了。与老板聊天得知,他就是叠水村人士,来石林镇开馆子做生意。与他聊了聊大叠水的路况和又大叠水至宜良狗街的路,得知那是在山上密林中翻越高山峡谷才可到,极易迷路,当地山民都很少走。他与同村的村民曾经走过,都迷路了好几回才找到正确的方向。一般去宜良,都是先回到石林再到宜良。告别了小老板,总结上一段经验,及时采购了水和饮料,将骑行服后衣服包都塞满了。
沿石林水库向石林景区大门骑去,到了原来进停车场的大十字路口时,本是喜悦的心情一下掉进了冰洞般。十字路口变成向右拐至石林县城的唯一道路。正前方进石林的路和左边环行的大道都被围墙无情的隔断,左边山头建成了石林博物馆。指示路牌无情的告知,要进石林景区的返回石林镇绕行约3公里多才能到,实际景区大门就在此地前行不足500米左右就到啦!现在一改道后,要绕行的不近啊!偶不是机动车啊,长途骑行,路线的选择极其重要,没必要走多余的弯路绕行,这是无效的时间和体力的浪费。我的第一站点是如此让人沮丧,没有丝毫抵达终点而激动的兴奋感。人生就是这般无奈。此时是13:45,一边替HOLTS拍摄纪念照,一边思考下一步是沿路返回,还是继续向第二站点进发。
按照出发前的第一方案,以及自己人到中年的实际,加上曾经的腿伤,是应该折头返回,就算返回也破了自己的单日骑行量记录。而且曾经的腿伤经历也告诫我,锻炼要讲科学,不要盲目而为,在连续的极度疲劳中运动,若休息不足是会带来运动损伤的。腿伤也是如此造成的,也是为了腿伤后期康复训练之需,才在摩托车还没退役前就买了自行车,结果康复训练变成了骑行锻炼和运动爱好项目。
按照出发前的第二方案,那就是根据到达石林后的实际时间,天气,体力,继续向南30多公里外的大叠水风景区进发。从出发前后至此的所有信息都提示我,去大叠水是毫无意义之事,不仅是目前大叠水景区被关闭不能见到大瀑布,而且也是所有情感焦点都无法因我独享此行后能有所改善。放弃是最符合现实和大众认同的,而今能单车独行往返昆明石林,已经又是一个新的传奇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往南前进了。为了今天的这一独立方式的骑行之梦,酝酿了不仅仅是几年时间,而是经年岁月,来之不易。就此为止,难道要留下遗憾?再次以单车独行急进的方式再来一次,那又会是在何年何月呢?我还有这样的机会和可能吗?没能骑到石林景区大门,这第一站点已经有了遗憾,那还要将遗憾带回到以后的未来之路上?这可不是我的风格,将不利变有利,化腐朽为神奇,这才是我固有的秉性。把所有消极的东西丢掉,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继续前行,不要停止自己的脚步,希望在前方,成功已经不远了。保持信心,我在路上,我在前行。走吧!梦在召唤,去吧!心在远方,来吧!路在脚下。
考虑好了立即向第二站点—大叠水风景区方向骑去。在最后一处具有石林喀斯特地貌特点的路边折返停下后,为HOLTS抢拍了唯一一张石林纪念照。就在此地此时,一名中年男子骑一轻便摩托驶过,见我后又急忙专程折回。主动询问我是否从昆明来?是否一个人?今天还赶回去吗?单车是否上万元了?开始时,让我带着警惕而谨慎的与之对答。随后才知二十多年前,他也曾一个人从昆明骑单车回石林,到石林镇时已经快半夜了。认为我今天骑得太快了!我谦虚的说是路修得近了,今非昔比。又一次偶遇到曾经的独行侠,又是骑单车的老骑友!一份感动再次充盈心间,互祝一路平安!朋友,珍重!就各自东西而别。
骑上石林大道后,哇塞!这路这道这景观太美啦!再次为HOLTS拍摄了一副透视感的路照。
沿石林大道很快进了石林县城,完全像一座新城市,有些年头没来此地了。这些年来的小城镇建设变化很大,发展很快。云南虽是大西南地区,但也随中国经济快速成长而稳步提升中,中国速度不慢。只要不停步不倒退,保持速度,坚持到底,最后就有了速度,就产生了前进的距离。
在石林县城一名老大爷热情详细为我指路和介绍路况,在鹿平路的乡道上,两名少年笑盈盈的为我指路,在一个路标不清的急转路口,站在路边田埂上的老大娘为我指示方向和特别提醒别误入歧途。出了石林县城后,穿过一座座村落,翻越一座座小丘陵,山水皆被抛在了车辙后面。
不久就来到第一块有明显指示路牌的路口,右边是上山进入树林的水泥公路,左边则是一段看得见的陡峭无树的泥土大道。HOLTS很是兴奋,一头扎进土路上山,山地车的本性就是喜欢越野。
人生道路上有太多的路口,关键在人怎样抉择,不同的抉择,产生不同的道路。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后,同一时间内,每个人只能在一条道路上前行,绝不会同时在不同道路上走。一旦上路,那也是无回头路可以重来一遍。此路不通,那是应该重新选择,或积极退回。这是坚持方向原则与灵活机动积极应变相结合的有效前进。
前行不久,穿过了先向左拐过桥渡江后有急向右拐的一座桥梁后,很快进入小叠水。这座桥梁也许就是QQ中的骑行网友所问的那座桥梁了吧?
通过小叠水后,就来到叠水河水电站,以前是坐车或驾车来,就没有好好看看。现在骑自行车至此,感觉很美。山亭下,悬崖旁,溪水河流花花而下,美不胜收。
一路上为了赶路很少拍摄,多以车把为前景抓拍后即走。到终点站怎么也要下车拍个HOLTS的全身像。由于是骑行锻炼为目的,所以此次出行,既无便携机,也无单反机,两台宝贝还在机柜里雪藏着,没来露脸。全程都是用NOKIA E63手机拍摄,这既不是苹果也不是三星,而是诺基亚中的普通智能手机,拍照功能也非常有限,像素才200W,非主流的非顶级非摄影强的不入流的小手机而已。但用惯了,图方便,更重要在独自骑行中携带更显便捷。所拍摄的纪念照可以上QQ空间相册中与Q友,群友,骑友,网友分享感受,这已经够用,同时在部分摄友和影友中也可以得到认同。我做摄影,但非相机发烧友,这是入摄影至今自己一直坚守的原则。也是这种量入为出,以摄影之本为理想的摄影行为让我能一直在摄影之中生存成长。关于摄影,我始终把去追求那美丽的瞬间,将心灵的感动定格在一幅幅画面为兴趣。现在生活太快,更多的大美大爱无从定格在瞬间驻留在画面。
就如同在摄影中没有去烧单反,在骑行中我也没有去烧单车。仍然保持自己固有的勤俭节约,朴实无华,功能发挥,够用即可。单反和单车都分别是进行摄影和骑行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是工具,而摄影和骑行的意义则是在其中的人。因此我的HOLTS是专业入门级的初级普通山地变速自行车,车价还是商家活动时打折购入的,仅1K多点人民钱就请回家啦!而非常被问及是否1W多钱重。
偶一介布衣草民,何必去讲究奢华虚荣的堕落,中了妄图功利轻浮和庸俗,去为浪费资源、浪费时间、浪费人生而腐败呢?
物多累主,简朴是健康!简洁是快乐!简单是真美!
过了叠水电站,就到了大叠水风景名胜区,在叠水河畔,为HOLTS拍摄纪念照。
在大叠水景区门口的告示牌中得知,大叠水早就关闭多时了,而非是目前雨季山洪爆发,瀑布区水量太大,山石松动而暂时关闭。完全是为了保护珠江流域的环境生态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旅游为环保和生态让路,这不得不让人欣慰。
因为来之前已经知道是不可能走进大叠水风景区的大瀑布前去领略山水的震撼,但只要能到此地,就是完胜。因此没有象到石林景区没能抵近时的遗憾,反而是欣慰和平静。经历了岁月后,我终于能以我想实践的方式来到此地,更多的是平静坦然,淡定自若,物我两忘。
2013年9月22日写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