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标题: 我的骑行游记 [打印本页]

作者: Atlas    时间: 2015-12-5 13:58
标题: 我的骑行游记


酷行·上路
记昆明至石林大叠水单车往返连续骑行
Atlas




   2013
年8月18日,星期日,昆明,多云间晴,有阵雨。
6时起床洗簌后,做操30分钟,唤醒身体的每个细胞。一份热气腾腾的大腕小锅面条,就如同运载火箭最后一次加注燃料,发射已义无反顾。
愚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7时在金马坊为HOLTS拍摄了第一幅发车纪念照后,在尚未完全醒来的城市街道静悄悄地骑出了城区。一次命中注定要去完成的单车独自骑行旅程,就这么开始了。没有喧嚣,只有宁静;没有孤独,只有向往。两幅车轮,就如同小鸟的两冀翅膀,扑腾扑腾的带着一颗展翅飞翔的心,飞向了蓝天,飞向了白云,飞向了翠绿的山野,飞向了碧波荡漾的江河湖泊,飞向了远方。
独自单车从昆明至石林大叠水往返连续骑行旅途,就这么开始上路了。
   若按手机百度地图和最初的计划,当行至彩云北路与贵昆路口,应该是继续沿彩云北路南行向小板桥呈贡方向走,然后经石龙路再上石安公路G324道,这显然不是条近路,有点绕行。因此即按第二套线路,立即左拐东进贵昆路,向牛街庄和大板桥方向再南下石安公路。这样在距离上要省很多路程,长途骑行,能不多走的路,尽量少去消耗。
   
    上了贵昆路才知手机百度手机百度地图的第一条线路不选择此方向的原因,这已是一条没有路的路,两旁是拆迁工地,道路也是拆毁重新修建的路基,完全是进入了一片基建大工地。地下污水裹携着黑黑白白的块状物、散发着刺鼻的辛臭从破损的阴井盖冲出,对此只能扛上HOTSL,踩着凸出的石块象打水漂一样连蹦带跳地窜过去。接着又是一片大坑小坑连着水坑的泥泞,只能尽力沿着车辙印和隐约浮现在水下的地面,缓缓慢行,完全在练习慢速骑行和定车技术。随后是一小段碎石区,眼睛瞪着大大的,生怕尖尖利利的石刃扎破切开轮胎。终于到一片铺好沙土的开阔区,但汽车驶过带来数百米长的黄灰尘土,戴上百变巾也难抵挡微细的浮尘,行经中的人的呼吸系统也自然成了吸尘器。穿过原小石坝立交后,前面是第一个小山包,凛冽的溪水从路边树林漫出,许多车辆停在路边冲洗,HOTSL也趁机逆流而上,让滚滚清流冲去泥块和污垢。
    冲下山包后,遇到一十字路口,与石安公路相交的是一条刚建好的崭新道路,绿化和路灯都是新的,又是东西向。根据方位判断,估计在呈贡东西边的城边缘,决定返城时由此过呈贡回城,不再走贵昆路和小石坝立交,西向的新路叫林溪路,认真记住路口后继续沿南北向破旧的老石安公路南下。
  
又冲下一坡后是紧接的上坡,大飞2退出1变速时,第一次脱档,刚好又是一个未建好的十字路口处,首次停车。挂好档位,乘太阳还在云中时隐时现,身体也开始微汗之际,脱下袖套和腿套。
    考虑此次骑行情况和近来天气状况,着装上选择了短袖骑行服配袖套和腿套,早晚清凉时可穿上袖套和腿套,白天身体开始发汗而太阳又不大时,可脱掉后以短袖骑行服为主,利益排汗,减少风阻,提高骑行训练效果,更可以使行囊最小化。此次连背包都不用,仅是一个腰跨挂多用小包。物多累主,简洁便捷,行李多,负重大,怎远行?何况这是一次单兵突击式的强行军般骑行尝试,简单即是美!
    喝了口自带的蜂蜜水后继续前行,呈贡南端大学城附近的建筑群已贴近石安公路,正南的高山应是梁王山。以前都是汽车跑,看不实。今骑单车,不快不慢正合适,可好好细细看看道路两旁的景致。熟悉而久违的大风垭口就在HOTSL前时,亲切而陌生的感觉同时冲击着心眼。由于昆石高速和昆玉高速建好后,石安公路也成了老路,仅有为数不多的大车和周边车辆零星过往,已不见昔日的车水马龙的繁忙路况。在大风垭口废弃的交通岗亭旁,以车把为前景拍了第一张在路上的记录照。



骑过大风垭口,不久就到了有名的“一条龙滇味园”,因对面还有一养鹿园,所以一度在老石安公路上远近闻名。现在虽然因昆石高速落成而显清淡,但仍然保持着食客不断的客源。



   接着道路进入一小片坝子,直到过了头甸的还保留的第一道收费站,都没有太大的坡道,这时已九点多,发现码表还不足30公里,是否是码表坏了?这才是第二次骑行使用!借着道路平缓,开始第一次以3*7齿比的拉速急进。过了收费站后又是一路下坡,爽!随后一道不长的山坡后,阳宗海出现在我右侧视野中,远处汤池电厂依旧,近处则新出现了一圈石马雕塑在天地间愤踢奔驰。









前方巨大的指示牌告知,前方路已断,请走左侧新路至宜良。寻问路人后得知新路坡大道远,骑单车可走山下的新开发区到汤池后再至宜良。难道比出城的贵昆路还难?因从方位显示,沿老路方向至汤池是最近的,还是先上去探个究竟。骑过去后方知的确无路可行,各种土方、植被、建筑完全掩盖了原来的道路,别说骑行,步行都不易。只好首次掉头,回头后阳宗海北面的来时的山头呈现在眼前,南昆铁路穿行在山中间,很是伟岸。骑行时,目光一直在前方和两侧,背面的美景很少能感受到,此时也不知回程能否看到此景。


   此次出行原则是安全往返,首套方案是第一站点到石林然后沿路返回,可能会有一小段夜行。其次方案是经石林后直接到第二站点大叠水,然后酌情返回,适时就地入住休息,次日再返昆。
穿过仍在建设中的新开发区,就到了老路边的汤池电厂,开发区是新建项目,而电厂已经比原来更漂亮了,汤池镇也比原来感觉要新许多,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大中城市变化快,中小城镇也没止步,而且还更快!比起一路上看到石安公路苍老凋敝的景象,汤池却是给人以欣慰感,也许是阳宗海的美丽而带来的投资收益。








此次出行原则是安全往返,首套方案是第一站点到石林然后沿路返回,可能会有一小段夜行。其次方案是经石林后直接到第二站点大叠水,然后酌情返回,适时就地入住休息,次日再返昆。
穿过仍在建设中的新开发区,就到了老路边的汤池电厂,开发区是新建项目,而电厂已经比原来更漂亮了,汤池镇也比原来感觉要新许多,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大中城市变化快,中小城镇也没止步,而且还更快!比起一路上看到石安公路苍老凋敝的景象,汤池却是给人以欣慰感,也许是阳宗海的美丽而带来的投资收益。

出了汤池镇后不久就来到号称“小三峡”的必经的一道大峡谷地段,这在石安公路前的祖辈级的老路上也是绕不开的必经地。公路沿着一条激流小河的东侧向南蜿蜒而下,两旁是高耸的如山墙的悬崖峭壁,滇越窄轨小铁路在河西岸的峭壁中时隐时现的穿行,南昆线标准轨的铁路则以高架桥方式在山顶上掠过。每次路过都感到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也倍感自然之壮美山河。


记得在许多年前,也是说走就走的一次单独骑行旅程,将我带到此地。那是一辆普通的城市骑行的小排量摩托车,载着一颗奔向南疆雨林的心,急切地驶过一段又一段的暴风骤雨、山洪奔流、飞石溅落、塌方不断的旅程。小摩托骑行穿越这个大峡谷时,遭遇了出奇强烈的暴雨,单车雨披毫无作用,全身透湿。左侧山崖上碎石随风雨而下,右侧江河暴涨,洪水已打上路基,道路中雨水夹着山水冲入江河洪涛里。小摩托就在这样只有解放牌和东风牌大卡车还能喘着粗气缓慢行进的险恶路段中穿越了此地。

当时不知为何,就想一定要争取能以自行车独行的方式再次穿越!也许只有自行车才是属于自己命中注定的最佳交通方式。这不仅是出于经济状况而言,那些时候只知道,自行车是成本最低的一种出行交通工具,几乎没有花费和开销。勤俭节约、艰苦朴素、量入为出的传统美德是任何时候都于己于家都有益,也是创业者所需的品质。同时,靠人力骑行的自行车能更好的锻炼身体、磨练心智,历练人生、锤炼意志。男子汉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有这样的经历才能百炼成钢。再者自行车比摩托车要慢,可以更好欣赏沿途美景,随时随地任意拍摄,记录心灵的感动和启迪。而且既可以在蓝天白云下的山野中纵情放歌,也可让思绪随骑行缓缓流动。这些都利益灵感激荡头脑,启示IQ和EQ都不高的贫瘠大脑,让思想得到大自然最强的能量补充。


   也许就仅仅是为了这多年前一闪而过的念头,此时HOLTS载着那颗圆梦的心骑行而至。大峡谷还是那个大峡谷,暴风骤雨变成多云的丽日当空。小摩托也真被自行车替代,车手长了许多岁月,也苍老了许多,但那还不停止憧憬的脚步仍在路上骑行。也许是“做不了爵士,也要学得绅士;当不了勇士,也要练得骑士”的坚定信念在不断给了他坚持自己梦想的心。


家中那辆跑车型的摩托车和具有拉力赛车血脉的汽车安静地呆在车库中,她俩对HOLTS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不得而知。我的确无心冷落她们,每部车都有各自的经历和故事,没必要嫉妒。而应该是互相欣赏和鼓励,互相鼓掌和激励,互相加油和给力,这才是绅士和骑士。良驹志在千里!


  
在大峡谷沿江而下又是一路下坡道,很快就到了宜良县城。原想在宜良午饭,同时天也下下起小雨,似乎天也要留人。但看了眼码表和手表,早晨出城浪费的时间太多,现已经12点,肚子也不饿,饮水还够,决定继续前行,很快穿过了宜良县城。
    骑至城南的南盘江,很是激动,这是珠江的上游,直通南海!最早以前在此地的渡江桥是靠东边上游桥头处,那里可是宜良烤鸭最有名的大排档餐馆云集地。后建了石安公路后才改道至此,随后的昆石高速路在其下游西侧另一新桥通过。用手机以车把为前景盲拍了一幅照片,昆石高速路的桥梁与石安公路桥栏杆几乎重叠,无法辨认。没法,我得赶时间,拍照只能用手机快速抓拍就走。


穿过南盘江,道路右侧出现了一条又宽又新的大道,而前方石安公路上则有一些低矮的建筑体在公路中间,似乎是改道了。幸好及时向路口小店的师傅探寻,才知石安公路就在那些小建筑体两侧的南端,没错。而新路是一直通到狗街的大路。一时心中激动,那如此新的大道去往狗街,就距离我的第二站点大叠水不远了!只是狗街至大叠水的路不得而知,自己也没有走过,手机百度地图上也查不出来。但若能去到大叠水,并且有路到狗街,再回宜良就便捷了许多了!
但是现在还是必须按第一方案先至石林再做考虑,必须坚持自己给自己规定的纪律,唯有纪律而无往而不胜,这也是做投资交易所训练出的素质,骑行也要如此,学会控制自我。当小心的从那些修路的低矮建筑体侧边通过后,就看到了第二个仍然保留的石安公路上的收费站。再走,哇塞!这是什么公路啊,破损的路面上布满大小口径一致的圆洞,真是一奇观,赶快拍了张照片,以便请广大骑友、摄友、网友帮助考证了。




过了第二道收费站,就径直向石林骑行。指示牌显示只有22公里,第一站点已经距离不远了。心想很快就要到第一站点石林,一种冲刺的兴奋被激发了,踏频也不自觉的加快了。骑行变速自行车的核心要诀不是靠拼体力的蛮劲,而在于合理的变速,准确的把握踏频,使体力和速度保持合理的平衡,因此减挡比加挡更重要,与机动车相反。尽管如此,激情很快被连绵不断的上坡路消耗殆尽。看着石安公路左侧时隐时现的一小段昆石高速,就觉的石林近在眼前。而视线两侧的山上也有公路不断出现,似乎是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是在昆石高速路上驾驶机动车行进一样。冲上一段视野中的不短不平的上坡路,心想拐弯后不是下坡也是平路,当HOLTS拐出弯道,一段更长更陡的坡道又呈现在眼前,想着再过了这个弯道就应该没坡了,结果却是一而再再三连绵不断的弯道加上坡,一段比一段陡峭,一段比一段漫长。此时已是正午时分,云层已散,艳阳丽日高照,带的一瓶蜂蜜水也快速消耗,剩余不多时,也不知前方还有多少坡要上,随后不能喝一口,而只能是点几滴就足了,也许艰难的路段还在前面。紫外线已经增强,看到右边有一个宽阔平坦的路口,树荫也密,即刻停车。随带的防晒霜是该上阵的时候了,所有暴晒的皮肤都涂抹了一层厚厚的防晒霜后,可确保4小时,这时已经12:30,可防护到下午了。十分钟小停后继续上路,很快进入了石林地域,此时也不知宜良到石林的22公里是否就是在此,但感觉还是在前方,22公里的上山路实在是出发以来最漫长的首轮考验。
此时因已经进入石林地域,公路两旁的山上也开始逐步呈现出喀斯特地貌的石林景观。为了赶路只想在石林景区大门口拍摄一张纪念照即可,所以没用停车,继续不断前行。此时忽然意识到,宜良是昆明市行政区中除滇池地区外第二大的小盆地,即云南地理中所说的“坝子”。因此,从宜良过了南盘江后,就是一路爬山上坡至石林。骑行的体力付出,让人能更深入的体会到地理地貌的自然景观,这是驾驶机动车无法体会到的,人与自然如此亲密的融合在了一起。
向右拐过一个急弯后又是一个巨大的长坡,按1*1齿比缓慢向上骑行。遇见一徒步独行侠在用苹果手机拍摄风景,他也发现我,我们相互招手并会心而笑,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同感和敬佩的默契招呼。的确,骑行上路后时常遇到不少骑友,相互招手致意,那份友善只有骑行其中才能有所偶遇,而遇到独行者,无论是骑摩托,骑单车,还是徒步,更是极为稀罕的,所以侠行义胆在独行路上是最能激发出一个骑士内心的呼唤。在巧遇徒步独行侠的同感中,激情再度激发,脚下生风,很快骑进了石林镇。
在路边一家食客云集的大排档,甩了一大碗加帽的焖肉饵丝,这比米线经饱耐饿。老板又专为我烧了滚烫的开水,我将两袋小粒咖啡一起冲在大海碗干了。与老板聊天得知,他就是叠水村人士,来石林镇开馆子做生意。与他聊了聊大叠水的路况和又大叠水至宜良狗街的路,得知那是在山上密林中翻越高山峡谷才可到,极易迷路,当地山民都很少走。他与同村的村民曾经走过,都迷路了好几回才找到正确的方向。一般去宜良,都是先回到石林再到宜良。告别了小老板,总结上一段经验,及时采购了水和饮料,将骑行服后衣服包都塞满了。
    沿石林水库向石林景区大门骑去,到了原来进停车场的大十字路口时,本是喜悦的心情一下掉进了冰洞般。十字路口变成向右拐至石林县城的唯一道路。正前方进石林的路和左边环行的大道都被围墙无情的隔断,左边山头建成了石林博物馆。指示路牌无情的告知,要进石林景区的返回石林镇绕行约3公里多才能到,实际景区大门就在此地前行不足500米左右就到啦!现在一改道后,要绕行的不近啊!偶不是机动车啊,长途骑行,路线的选择极其重要,没必要走多余的弯路绕行,这是无效的时间和体力的浪费。我的第一站点是如此让人沮丧,没有丝毫抵达终点而激动的兴奋感。人生就是这般无奈。此时是13:45,一边替HOLTS拍摄纪念照,一边思考下一步是沿路返回,还是继续向第二站点进发。









按照出发前的第一方案,以及自己人到中年的实际,加上曾经的腿伤,是应该折头返回,就算返回也破了自己的单日骑行量记录。而且曾经的腿伤经历也告诫我,锻炼要讲科学,不要盲目而为,在连续的极度疲劳中运动,若休息不足是会带来运动损伤的。腿伤也是如此造成的,也是为了腿伤后期康复训练之需,才在摩托车还没退役前就买了自行车,结果康复训练变成了骑行锻炼和运动爱好项目。
按照出发前的第二方案,那就是根据到达石林后的实际时间,天气,体力,继续向南30多公里外的大叠水风景区进发。从出发前后至此的所有信息都提示我,去大叠水是毫无意义之事,不仅是目前大叠水景区被关闭不能见到大瀑布,而且也是所有情感焦点都无法因我独享此行后能有所改善。放弃是最符合现实和大众认同的,而今能单车独行往返昆明石林,已经又是一个新的传奇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往南前进了。为了今天的这一独立方式的骑行之梦,酝酿了不仅仅是几年时间,而是经年岁月,来之不易。就此为止,难道要留下遗憾?再次以单车独行急进的方式再来一次,那又会是在何年何月呢?我还有这样的机会和可能吗?没能骑到石林景区大门,这第一站点已经有了遗憾,那还要将遗憾带回到以后的未来之路上?这可不是我的风格,将不利变有利,化腐朽为神奇,这才是我固有的秉性。把所有消极的东西丢掉,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继续前行,不要停止自己的脚步,希望在前方,成功已经不远了。保持信心,我在路上,我在前行。走吧!梦在召唤,去吧!心在远方,来吧!路在脚下。
    考虑好了立即向第二站点—大叠水风景区方向骑去。在最后一处具有石林喀斯特地貌特点的路边折返停下后,为HOLTS抢拍了唯一一张石林纪念照。就在此地此时,一名中年男子骑一轻便摩托驶过,见我后又急忙专程折回。主动询问我是否从昆明来?是否一个人?今天还赶回去吗?单车是否上万元了?开始时,让我带着警惕而谨慎的与之对答。随后才知二十多年前,他也曾一个人从昆明骑单车回石林,到石林镇时已经快半夜了。认为我今天骑得太快了!我谦虚的说是路修得近了,今非昔比。又一次偶遇到曾经的独行侠,又是骑单车的老骑友!一份感动再次充盈心间,互祝一路平安!朋友,珍重!就各自东西而别。

   骑上石林大道后,哇塞!这路这道这景观太美啦!再次为HOLTS拍摄了一副透视感的路照。


沿石林大道很快进了石林县城,完全像一座新城市,有些年头没来此地了。这些年来的小城镇建设变化很大,发展很快。云南虽是大西南地区,但也随中国经济快速成长而稳步提升中,中国速度不慢。只要不停步不倒退,保持速度,坚持到底,最后就有了速度,就产生了前进的距离。
在石林县城一名老大爷热情详细为我指路和介绍路况,在鹿平路的乡道上,两名少年笑盈盈的为我指路,在一个路标不清的急转路口,站在路边田埂上的老大娘为我指示方向和特别提醒别误入歧途。出了石林县城后,穿过一座座村落,翻越一座座小丘陵,山水皆被抛在了车辙后面。
不久就来到第一块有明显指示路牌的路口,右边是上山进入树林的水泥公路,左边则是一段看得见的陡峭无树的泥土大道。HOLTS很是兴奋,一头扎进土路上山,山地车的本性就是喜欢越野。
    人生道路上有太多的路口,关键在人怎样抉择,不同的抉择,产生不同的道路。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后,同一时间内,每个人只能在一条道路上前行,绝不会同时在不同道路上走。一旦上路,那也是无回头路可以重来一遍。此路不通,那是应该重新选择,或积极退回。这是坚持方向原则与灵活机动积极应变相结合的有效前进。


前行不久,穿过了先向左拐过桥渡江后有急向右拐的一座桥梁后,很快进入小叠水。这座桥梁也许就是QQ中的骑行网友所问的那座桥梁了吧?


通过小叠水后,就来到叠水河水电站,以前是坐车或驾车来,就没有好好看看。现在骑自行车至此,感觉很美。山亭下,悬崖旁,溪水河流花花而下,美不胜收。
一路上为了赶路很少拍摄,多以车把为前景抓拍后即走。到终点站怎么也要下车拍个HOLTS的全身像。由于是骑行锻炼为目的,所以此次出行,既无便携机,也无单反机,两台宝贝还在机柜里雪藏着,没来露脸。全程都是用NOKIA E63手机拍摄,这既不是苹果也不是三星,而是诺基亚中的普通智能手机,拍照功能也非常有限,像素才200W,非主流的非顶级非摄影强的不入流的小手机而已。但用惯了,图方便,更重要在独自骑行中携带更显便捷。所拍摄的纪念照可以上QQ空间相册中与Q友,群友,骑友,网友分享感受,这已经够用,同时在部分摄友和影友中也可以得到认同。我做摄影,但非相机发烧友,这是入摄影至今自己一直坚守的原则。也是这种量入为出,以摄影之本为理想的摄影行为让我能一直在摄影之中生存成长。关于摄影,我始终把去追求那美丽的瞬间,将心灵的感动定格在一幅幅画面为兴趣。现在生活太快,更多的大美大爱无从定格在瞬间驻留在画面。
就如同在摄影中没有去烧单反,在骑行中我也没有去烧单车。仍然保持自己固有的勤俭节约,朴实无华,功能发挥,够用即可。单反和单车都分别是进行摄影和骑行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是工具,而摄影和骑行的意义则是在其中的人。因此我的HOLTS是专业入门级的初级普通山地变速自行车,车价还是商家活动时打折购入的,仅1K多点人民钱就请回家啦!而非常被问及是否1W多钱重。
偶一介布衣草民,何必去讲究奢华虚荣的堕落,中了妄图功利轻浮和庸俗,去为浪费资源、浪费时间、浪费人生而腐败呢?
    物多累主,简朴是健康!简洁是快乐!简单是真美!


    过了叠水电站,就到了大叠水风景名胜区,在叠水河畔,为HOLTS拍摄纪念照。


在大叠水景区门口的告示牌中得知,大叠水早就关闭多时了,而非是目前雨季山洪爆发,瀑布区水量太大,山石松动而暂时关闭。完全是为了保护珠江流域的环境生态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旅游为环保和生态让路,这不得不让人欣慰。
因为来之前已经知道是不可能走进大叠水风景区的大瀑布前去领略山水的震撼,但只要能到此地,就是完胜。因此没有象到石林景区没能抵近时的遗憾,反而是欣慰和平静。经历了岁月后,我终于能以我想实践的方式来到此地,更多的是平静坦然,淡定自若,物我两忘。






                        2013年9月22日写于昆















  






















作者: Atlas    时间: 2015-12-6 11:15
我上骑行圈网啦!
作者: 贪嗔痴慢疑    时间: 2015-12-6 11:32
才子!怎么拍照的?感觉和开车的效果

作者: shrimppie    时间: 2015-12-6 12:16
金马?靠近台湾那里的?

作者: Atlas    时间: 2015-12-6 20:07
shrimppie 发表于 2015-12-6 12:16
金马?靠近台湾那里的?

云南,昆明至石林。石林是有名的卡斯特地貌,有国家地质公园,大叠水是去石林游客较少的景点,系珠江上游水系。

作者: 西米卫    时间: 2017-1-25 16:49
人类失去骑行,世界将会怎样?




欢迎光临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http://qixing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