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标题: 由川入藏318国道处遭遇“垃圾之困” [打印本页]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5-8-10 16:52
标题: 由川入藏318国道处遭遇“垃圾之困”
  新华网成都8月10日电(记者王迪 丁静)垃圾正成为困扰由川入藏318国道的难题。记者近日在318国道采访发现,沿途景色迷人,但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垃圾却大煞风景。
  在318国道通麦大桥附近的西藏自治区波密县通麦镇,镇政府工作人员贾布正带着12个村民在国道两旁捡垃圾。
  “从检查站到通麦大桥3公里的距离,我们一会儿就捡了20多袋垃圾。”贾布说。
  记者看到,矿泉水瓶、牛奶包装盒、食品包装袋等是国道两旁垃圾的“主力”。在通麦大桥排队过桥的车队中,不时有游客从车窗扔出果核、食品包装袋等垃圾。
  “现在是旅游旺季,再加上通麦大桥堵车严重,游客扔垃圾的情况愈加严重。”通麦镇政府工作人员罗布说,镇政府过几天就会组织当地村民拾捡垃圾,但往往是工作人员一边捡垃圾,游客又扔出新的垃圾。
  波密县实惠加油站一名服务员是国道旁东绕村村民,她对318国道旁的垃圾困扰深有体会,“我们这个加油站早上打扫干净,还不到中午又扔了满地垃圾。”
  “2011年游客开始多了,路上的垃圾突然多了起来。”开学读高三的次仁卓玛志愿参与了捡垃圾活动,她希望游客和当地人一起保护村子周边的环境。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国道两旁的垃圾是“外人”能够看到的,但村子被“垃圾围困”的情况更加严重。当地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即便组织村民清扫国道两旁的垃圾,也是从路旁捡起来,丢到看不见的树林里,或者拉到距离村子几公里的地方掩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记者在国道旁看到,执法部门贴出了专门的警示牌:严禁倒垃圾,违者罚款200元-1000元。警示牌旁边也堆满了垃圾。
  “执法的力度不够,再加上路旁垃圾桶非常少,垃圾的困扰越来越严重。”贾布说。
  318国道从成都直通拉萨,全长约2095公里,沿途风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目前,以318国道为轴线、贯通东西的旅游通道和沿途的重点旅游观光景点已成体系,川藏公路也成为名符其实的旅游“黄金通道”。


作者: zmsfather    时间: 2015-8-10 20:58
" 路两边的山上满山的松树,江水开始清澈起来,空气清新又略带潮湿,没有什么比在天然氧吧中骑行更舒服了。如果排龙乡是在这儿那水质会好很多,条件也不那么艰苦了。
        骑着骑着,心情逐渐变坏起来。路两边的草地上和雨水沟里到处充斥着中国元素——被游客丢弃的饮料瓶,塑料袋,啤酒罐。。。。。。如果我用照相机拍下来,一张储存卡还不够我拍的,还是给我们的同胞留点颜面吧。最可笑的是在一处草地上有营火的痕迹,当然也有饮料瓶等垃圾,我想这些人可能热衷于旅游,可是他们并不热爱大自然。"
      这是我在的川藏骑行日记中的一段,是在骑色季拉山国家公园所见所闻,在高尔寺山垭口观景台往下看,都是塑料袋和饮料瓶,看了真让人皱眉,着么忍心将垃圾扔在这里。在东达山垭口我请一对开车的夫妻为我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手持一张白纸,上面写着‘请爱护美丽的川藏线’并请他们发一下微信(我的手机比较破,而且当时我也没信号)。
    在完成川藏骑行后我有两件事感到自豪。第一,我骑到了拉萨;第二,即使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在路上乱扔垃圾。骑友们在行李架后面绑一个塑料袋里面装自己的食品包装袋,饮料瓶,餐盒等垃圾不会影响骑行很多吧,至于开车的车友装上自己产生的垃圾更方便吧。我想这是一个习惯问题。
  
作者: i297443303    时间: 2015-8-10 21:50
zmsfather 发表于 2015-8-10 20:58
" 路两边的山上满山的松树,江水开始清澈起来,空气清新又略带潮湿,没有什么比在天然氧吧中骑行更舒服了 ...

好样的
车友们应该行动起来,要不然,再过几年,景观大道将不复存在


作者: 小狼哥    时间: 2015-8-16 09:46
总有一部分游客来到某个地方不扔点垃圾好象他们就没到这个地方来过,鄙视这些人!

作者: 一个人去流浪o0天涯海角    时间: 2015-9-3 19:13
报告!别开枪,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
作者: 永恒的国度    时间: 2015-9-4 06:27
各位兄台,通融通融,沙发我来啦!
作者: Estelle    时间: 2017-5-1 10:57
川藏318国道上最理直气壮的话:老板,加饭




欢迎光临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http://qixing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