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标题: 将军关 [打印本页]
作者: 牵牛 时间: 2015-1-21 08:20
标题: 将军关
时间:2014年11月2日
地点:金海湖
人物:牵牛 一个好人
燕山山脉,历史上很长时间内都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政权的分水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长城东起山海关,随着山势起伏,从燕山山脉穿过,向西延伸开去。北京周围的山区中,分布了十数条当时的军事要道,号称北京十大古栈道,都是当年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史远去,故道犹存。世事变迁,古道早已不复当年风采了。
纯粹是偶然,对着百度地图发呆,不经意间看见将军关三个字,不知道勾起哪根神经,忽然就莫名的冲动,遥想古人风采,刀光剑影中造就将军关威名,不禁神往,一拍脑袋,即刻成行。
1
金海湖。
十月金秋,北京平谷区金海湖镇。山脚下,深秋的夜晚,小镇异常安静。金海湖边,万籁俱寂,空旷的道路上只有冷冷清清的路灯,长长的灯杆影子孤零零的倒映在公路上,更添寂静。跟平原地区繁华的小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时间在我们家乡,正是热闹的时候。意外的是围着小镇转了两圈,居然找不到宾馆,事实上几乎连行人都看不见。二人不禁暗暗吃惊,转了几圈不见灯火,略有不安。湖边,路口,一个小小的杂货小店,露出几丝微弱的灯光。“牵牛”敲门问路,老乡说,俺们家里农家院就可住宿,住不住啊?一下子放了心,跟老乡曲里拐弯走了半晌,深入到湖边一个叫做“海子”的小村子,进了村之后发现这里竟然隐藏着不少的农家小院,有了些灯光人家,二人这才安下心来。
老乡家的农家院叫做“安乐窝”,到底是北京的郊区,住宿条件还是相当的令人满意。临街的墙根底下,一拉溜盘着几个灶台,时间虽然晚了,但几口大锅还有些热气。锅里炖的就是旁边金海湖里的活鱼,透过锅盖香味扑鼻。因为晚饭还没吃,一揭开锅盖立即就口水直流,然而“一个好人”童鞋是少数民族,揭开锅盖看见炖鱼的锅里有辅料的大肉,只好忍痛割爱。
老乡推荐了小鸡炖蘑菇,据说是本地山上采来的蘑菇,欣然同意。随意炒两个农家小菜,二人钻进老乡家里,盘腿上炕,室外有点儿小寒冷,炕上暖洋洋,说不出来的舒坦。围着小炕桌盘膝而坐,竟然是意外的惊喜。一瓶北京二锅头,二人喝的高兴,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生活。
小山村依山傍水,“安乐窝”就在山根底下,早晨一直等不到天亮,但看时间却不早了,原来是山头挡住了阳光,总感觉天还还没亮。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七点钟了,老乡还在热情的说,吃完早饭再走?婉拒,穿出村子转过大路,阳光迎头就洒了下来。
天光大亮,天气居然出奇的好,秋高气爽,天空蔚蓝。阳光暖暖映射在周围的山头上,秋天的颜色丰富,处处姹紫嫣红,清澈的空气呼吸起来沁人心脾,美中不足就是风有点儿大了。穿过平蓟路,从小路两侧收割过的庄稼地中间穿过,沿胡靠路去往将军关方向。
2
北京地界的公路真是好走,包括村镇级别的公路,平坦整洁,看着就让人感觉舒服。一口气撩到金昌路口,看路标有号称“一脚踏三省”的景区,看来这里距离京津冀交界处不远了,所谓一脚踏三省无非就是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的交叉点吧。二人不作过多停留,直奔将军关而去。
公路在将军关村拐了一个弯儿,从村边转过去了。直行处有旧路通往村里。村边另有土路去往村边的山上去了,上山的路号称去往将军关村郊野公园,详细的画着路线图,以免游客迷路。这就是传说中的将军关古道么?多少年过去了,古道只保留在传说中了。
小村子依山而建,走进村子里好像就是一直上坡,二人推车行走间,碰到一老叟踯躅而行,问老乡将军关长城怎么走?老叟说跟着我走就行,一会儿就看见长城了。村子里有不少房子都荒芜了,住户不多了。老叟说大部分村民都搬到将军关新村去了,新村就在山村旁边公路西侧,整齐的二层小楼,新农村改造的成果。但依然有固执的村民坚守着故居。
几乎走到村子的最北边,就看见了破旧的万里长城。原来整个小村子就是建在长城脚下。野长城荒草遍地,乱石堆积,但气势依旧。有户外爱好者特意赶来这里爬野长城,已经爬上了半山腰,看见我们二人骑车而来,大家纷纷招手呐喊,互致问候。
转过身来,看西侧的山头,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空气清新可见度极佳,山谷对面的山头近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一般。天空蓝的令人心醉,许久没见过这样的蓝天,没呼吸过如此新鲜的空气了,站在长城上尽情享受这美妙的感觉。
山坡上,村子里,色彩缤纷,土黄色,橙色,绿色,黄绿,橘红,山石裸露的土红,白墙黑瓦,眼花缭乱的颜色,全然没有秋天的萧瑟,给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此时,带路得老叟忽然神神秘秘的跟二人套磁,极力向我二人推销**大法,给二人好心情毁了大半,立时觉得周围风景也索然无味了,好容易脱身走开。这个**大法真是害人匪浅,大好河山当前,人生苦短,尽情享受大自然美景馈赠当是多么惬意的事儿,何必纠结于红尘琐事?
出将军关古村,不远处即到北京市与河北省交界处,就在界碑路标下前后一望,道路状况果然不同。北京地界的公路干净整齐宽敞明亮,河北地界的公路则是坑坑洼洼破旧窄小,过一座窄窄的小桥则是河北地界的一个小山村,一桥之隔的两个小山村居然判若两个天地。地域的藩篱人为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差异,不亲眼目睹简直难以相信。好在政府已经发现了如此怪相,近日来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概念,想必不远的将来,协同发展会惠及一脚踏三省式的不均衡吧。
3
金海湖镇到将军关村的路,在一条山谷中间,基本是平地。自进入兴隆县陡子峪乡境内,路况不佳也就算了,道路还开始了盘旋而上,开始爬大坡。天气虽好,但风力较大,山路上往来居然还有大型货车,提起精神来专注爬坡。山势愈高,风景开始迷人,回望四周,虽是深秋,山顶上依旧郁郁葱葱,枝叶繁茂,明亮的阳光下色彩鲜明。秋高气爽,空气中含氧量也高,剧烈喘息下,也不觉得特别疲惫。
盘山路到小思家岭,远远看见一孔隧道。“一个好人”早已经一头扎了进去。“牵牛”停下来拍照之际,忽听“一个好人”在隧道里大叫一声,“带灯了吗?带灯了吗!什么也看不见了!”好家伙,也不知道观察地形,一头扎进黑暗中去了,结果没想到隧道巨长,扎进去之后才发现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一瞬间失明,啥也看不见了,急的大喊。“牵牛”装好车灯,二人就着微弱的灯光,慢慢通过隧道。
过隧道后山路疾下,坡大弯儿急,金风劲吹,刹那间把刚才爬坡积累的一身臭汗冻成冰凉,冷飕飕的糊在身上真是爽的不行。不一会儿手指头都冻麻了。不得不紧捏着刹车慢慢溜,间或找阳光直射处休整晒太阳暖和一会儿再走。穿行山谷间,不辨方向,随着山路随意而行,正是旅行的节奏。
山路下坡到尽头,同省道355交叉处,是六道河村,一条小河同省道并排而行,河水舒缓,清澈见底。省道335从北京通往河北省兴隆县,这条路又叫做京建线,路况极佳,看名称不知道这条路是不是北京方面承建的,要不然怎么会如此高标准?
小桥下河水荡漾,几只鸭子悠闲的随波逐流,岸边杂草丛生,同周遭风景浑然一体。河水中间的湿地上,一只大白鹅目视几只鸭子结伴而行,独立当地岿然不动,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是白鹅你们是鸭子,你们有你们的快乐,我有我的原则。
路况虽好,只是有些缓缓的上坡。道路两侧色彩斑斓,远处山峦起伏风景如画,于是不紧不慢轻松缓行。不多远又看到北京界的标志。这条公路修的好,北京和河北边界两侧居然没有明显的变化,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啊。路边一个巨大的红梨雕塑,原来这里还是红梨的产地。
左手山峰上有长城随山势起伏而建,路边有块破旧的石碑,上书“万里长城”四个大字。周围则是落叶稀疏的果树已经收割后的庄稼。坐在石碑下,背倚长城,不禁感慨老祖宗真是牛*,这是多么大的工程,真是敢想。只是肚子此时不争气的叫了几声,原来午饭时间到了,把“一个好人”带的几块饼干拿来充饥,权当午饭了。
简单的午饭吃的正是时候,因为接下来就是一个大坡。气喘吁吁的翻过垭口,正下坡时,忽见对面有两个骑友吭哧吭哧的爬来,到近处再看居然有一个美女骑友,连忙停下来打招呼。原来是北京骑友准备骑行去兴隆县,几人相谈甚欢,摘了头巾再看,原来美女骑友早已年过半百,利用退休时间骑行的。哎,看来骑行真是锻炼人啊,如此年龄依然保持如此身材,如果不是近距离交流几乎误认为妙龄,可见骑行妙处。
4
杨各庄附近左转去往镇罗营镇方向,结果又是一路上坡。虽说刚吃完了简单的午饭,但过于简单毕竟不挡事儿,路过炊烟袅袅的村子,几乎就迈不动腿了。村子边路口停着一辆农用车,正是走村串镇收柿子的老乡,车厢里装了多半厢磨盘柿子。二人停在路边休息,顺便跟老乡聊天,了解柿子行情。
期间正碰上有来卖柿子的老乡,有位大姐健谈,忙活之间,拣了两个熟透了柿子给二人充饥。老乡收购的柿子基本上都是七八分熟,摸起来硬邦邦的,根本不能吃,因为只有这样的柿子才便于运输和存放,真正熟透了柿子是没法运输和存放的,只好吃了它。
临走前,老乡大姐好心提醒,前方坡好大哦。果然,好大的坡,刚爬了一半,刚刚吃下去的柿子也不见了踪影,刚好路边有山梨树数棵,枝头挂满小山梨,地上还落有一层,捡几个尝一尝,甜脆可口,咬一口汁液直流,连吃几个,恢复下力气。
远远看见两山夹道的垭口,倍感亲切。辛辛苦苦爬上来,就为了体验溜坡的酷爽,如此一来看见垭口两侧的风景,真是觉得迷人。
爬坡时总觉的坡长,溜坡时却觉得坡短。还没有体验够溜坡的乐趣,转眼就到了镇罗营镇,左转去往玻璃台方向,一条小河逆流而上,又是缓缓的上坡了。
5
玻璃台村附近,本来路上挺清净的,忽然间冒出来不少徒步的游客,背着大包跨着相机,两侧半山腰和路边林间,时不时选景拍照。仔细一看,疾风过后,落叶萧萧,公路两侧风景确实可以入画,难怪这么多的背包客钻到这里来。
玻璃台村,一个小小山村,应该是个旅客集散地,三三两两的游客从这里出发或者回到这里,这里有设施齐全的农家院和游客中心,修葺的整整齐齐,路口处还有摆摊卖山货的老乡,无所事事的游客四处闲逛。
村子北面,即是玻璃台风景旅游区。高大壮观的景区大门巍然屹立,透过大门远远望过去,秋意盎然,层林尽染,偌大的景区门可罗雀,也许这个时候不适于进山游览吧,所以来此游览的游客屈指可数。
玻璃台景区往上,又是剧烈的上坡,累是当然的了,然而风景也是绝美,世事就是这样,无限风光在险峰。轻易能看到的风景大都平常,不经历风雨就没有彩虹看,付出和回报总是相等的。这样一想,立即释然。
穿过黄土梁隧道,开始了今天最为惬意的骑行,因为从这里到金海湖镇就是一路下坡了。而且,从黄土梁隧道开始,一直到黄松峪镇,一路上风景优美,景点林立,几乎是移步易景,矛盾的是溜坡得时时停下来参观,真是幸福的烦恼。
当先第一个美景就是九曲十八弯,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写“九曲十八弯”五个大字,旁边一个小小的观景小亭子,站在亭子上,下山的路一目了然,但见坡陡弯儿急,曲折盘旋,叫做九曲十八弯一点儿也不为过。亭子旁边的平台上,亦有老乡摆摊售卖山货,对面阳光普照,路况极佳,立即心旷神怡。
自驾是体会不到九曲十八弯的乐趣的,估计只会更加小心翼翼的开车吧,因为驾驶的难度增加了。检查了刹车,二人飞驰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眼前光线明灭,色彩交换,尽情体验骑行的乐趣,当时美景,难以语言描绘。
次第经过太清宫景区、中华百帝宫景区、千佛崖风景区,略略停下来粗粗游览,山路盘旋而下,从前方一座大牌坊中间穿过去,牌匾上写着“天云山景区”几个大字,原来这一带都属于天云山景点。时近傍晚,景区大多下班关门了,当然我们主要是骑行,也没打算去景点游览,穿行而过。
湖洞水景区门口,二人溜坡冻的够呛,下来暖和一会儿。正好碰见两个摄影的旅友拍片,有山有水是为风景,景区旁一潭碧水给周围风景更添景致,恰好门口卖山货的老乡正在收摊,二人上前搭讪,眼看也到了目的地,顺便跟老乡买了两兜山楂,老乡另奉送野山楂两把,熟柿子两个,满载而归。
日头偏西,夕阳挂在山头。气温渐渐降低了,好在过了黄松峪镇基本就出了山区。到了平地上周围风景一般,二人不再过多停留,辨清方向,看公路平整,一路狂飙,傍晚十分,又回到金海湖边海子小山村,简单休整后打道回府。
偶然为之的小短线,深秋山间的丰富色彩,将军关古道的野长城,骑行路上的偶遇,依然于数日后回想起此次行程,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朝九晚五,随遇而安,一日三餐,按部就班。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作者: 晓飞 时间: 2015-1-21 08:56
一路上深秋景色不错,支持!
作者: 骑去远方吧 时间: 2015-1-21 14:09
:lol:lol
作者: Supernova 时间: 2017-1-23 15:31
别和我谈理想,戒了.
欢迎光临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http://qixingqu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