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标题: 西藏,青春延续的梦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6-21 00:43
标题: 西藏,青春延续的梦
本帖最后由 我是源宇 于 2013-7-22 20:58 编辑

梦想与计划是截然不同的存在。计划可以因为变化被打破更改,可以有另外的计划。梦想一旦停止,被放弃,留下的是一生的遗憾。趁着年轻,骑行西藏。这个梦想并不伟大,不是那种童年就开始渴望成为总统的励志故事。但它就是个梦想,很年轻,很简单,不应被人看轻。
    一、去西藏。什么时候萌生的这个念头呢? 如果记忆没有因为我现在的疲惫变得混乱的话,那应该是2010年春天的一个周末。那时的我刚从大学校园踏入部队,不知道因为新兵连时的哪件事被连长看中,挑选到连部当一名通信兵。 为了此事我是哭了好几个晚上的,作为特勤连的兵,作为张猛这么一个很猛的班长带出来的兵,我应该进入侦察排,应该和新兵班战友们肩并肩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风吹日晒,而不是在连部当个连长指导员的小跟班,每天像个保姆般铺床叠被洗衣打饭,被所有人呼来喝去,为了传达某个指示在营区东奔西走。我觉得这很没有意义,很违背我参军的目的。虽然我把条令背得比所有人都熟,知道从军本来就不该带有私人目的,但真的是很不爽啊。 于是在周末主官们去各自娱乐后,我也给自己放放小假,窝在房间给柚子写信给张琴打电话,和战友们在俱乐部看非诚勿扰,或是在图书室找些书看,而不是紧跟连长的步伐,在他打勾击牌和桌球的时候,殷勤地沏上一杯茶。图书室的书很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一半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另外一半中的一大半是些文辞粗糙的战争野史,只有很少的几本合我的胃口,那些是以前的老兵们自己买来看退伍前贡献出来的。寥寥的几本书,说明文字对于战士们的吸引力完全及不上非诚勿扰女嘉宾们浓妆艳抹和裸露的双腿。 那天上午从饭堂刷完盘子回连队后,我想到指导员曾交代过有时间去整理整理那些杂乱的书籍,于是叫了正看着电视里白花花大腿出神的两个战士出公差帮忙,一边听着他们的满腹恼骚一边翻弄着看能不能淘本好书。那本灰绿色封皮的书就这样被捣鼓出来。这种冷暗的颜色很容易让人的心情为之一沉,却更让那几个大红色似鲜血般的毛笔字突显出来。红字上方一双迷离又坚毅的眼睛让人为之一振。我在天堂等你?还真是有韩剧的赶脚啊。 “半个世纪前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队伍,以他们百折不挠的毅力跨越万水千山,一步步地走进了西藏,走进了那片神秘与苦难交织的高原,走进了生命的炼狱和灵魂的天堂,走进了一段永恒的英雄传说…”这个简介很狗血,很不能吸引我。可是里面好像在讲关于西藏的故事,西藏?倒是一个蛮神秘的地方。在整完图书室后,我随手又抽出了这本书带着下楼,不曾想这以后它却填补了我很多无聊的时光。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6-21 00:44
本帖最后由 我是源宇 于 2013-7-22 20:58 编辑

二、

“小徐,在干啥呢?”

指导员咧嘴笑着闯进我的房间,露出那一口发黄的四环素牙。

“看书呢。”我紧张的站起身。

虽然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很喜欢这个正直而且十分博文的指导员,但我天生对上级和长辈有一丝敬畏,总是恭恭敬敬的,从不敢在领导面前有任何要求和私心,哪怕只是正常休息,也时刻注意听着走廊里的动静,生怕连长指导员找不到我。每天提着一颗心,很累,但这是我的工作,我告诉自己。

可是今天连指导员走近房间我都没察觉,一丝惶恐和愧疚涌上心头。

指导员当然不知道我这点小心思。

“看什么书啊?”他瞥了一眼摊在床头柜上的书,“我在天堂等你,哈哈,小徐要在天堂等谁啊?”

“……”我承认有时候是不太喜欢他的风趣的。

“小徐去炊事班看看有什么水果,拿点过来给嫂子吃。”好在他及时打破了我的沉默。

“是。”

“报告。”

“来。”

这些天在读研究生的嫂子来探军,所以指导员和她住在连队招待房里,我端着香蕉和雪梨走进去的时候,指导员正在拨弄他那台蜗速运行的电脑,嫂子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书。

我把果盘放在茶几上,恭敬地说,“指导员,没别的事我先出去了。”

“哦,好。哎,等下,你过来看看。”他突然想起什么事,把我叫到旁边,指着电脑。

“你小子不是在看西藏的书吗,这里有些我们原来在道孚藏区执勤的照片,你拿去看看。”

说着把电脑抱到我手里。

“是。那我去了?”忐忑地抱着电脑回到房间,唔,蛮通人情的嘛,我想道。

用鼠标翻看着一张张图片。

这就是藏区?

震撼。心动。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关于西藏的些许新闻,从没有像这样刻意和直观的观察过。

蓝得和宝石一般深邃的天空,洁白柔软像棉花糖般的朵朵白云,碧绿色的山坡有几头牦牛骄傲地仰着头。有粉红色的花朵点缀在草地里,五颜六色的彩带在山头迎风飘扬,远处被云朵遮蔽的雪山悠悠露出一撮白色的头……

我完全忽略了照片里那些晒得黝黑笑得像傻子一般的老兵班长,沉醉在这些梦幻的美景之中。

“很漂亮吧?”指导员不知什么时候又无声无息地潜入我的房间。

“是,很漂亮。”

“这一张是一次五公里越野爬山时候拍的,这一张……”这些照片全部出自指导员那台佳能单反相机,他开始一张张讲述着。

“嗯,这就是格桑花,很好看?”骄傲得意全都写到他的脸上了。

“小徐以后退伍了,去一趟西藏吧。”

“嗯,很想去。”

“骑自行车去,或者走路,做个背包客。哈哈。”

“啊?那不是太远了?”我想都不敢想这种事情。

“呀,现在很多小年轻都这么干的。又省钱又看风景。”

“额,以后再说吧。”真的,指导员啊,你干嘛要这样挑拨我这颗滚烫的心啊。我嘴上说着不可能不现实的话,心却狂风般地吹到了那个叫西藏的地方,那个叫布达拉宫的庙宇前。

我很想这么做。我对自己说。

指导员抱回他的电脑后,我拿起那本《我在天堂等你》,从前面再认真的翻过一遍。

“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这个真正的天堂,欧战军无论如何没想到自己这辈子会和它结下不解之缘。在他的生命里,西藏的风是香的,西藏的水是甜的,西藏的雪是洁白无瑕的,西藏的山是顶天立地的。他的血液中还流淌着藏族人民的鲜血,他是西藏的义子啊。”

“他太熟悉这条路了,他知道这条路上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每一座山,每一条河,甚至每一座桥,每一棵树。邛崃,名山,雅安,天全,康定,道浮,炉霍,甘孜,然后就进入了青藏高原,进入了那片广袤而又神秘的高地。他怎能不熟悉这一切呢?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的呀。跑马山,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瓦合山,丹达山,怒贡拉山……无数座终年积雪的高山,也是他们一步一步翻越过去的呀。在这通向天堂的漫漫旅途中,有着他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啊。”

这之后的某些晚上,我常在梦里身临其境地跟着欧战军一起在那蔚蓝的天空飞翔,飞过一个又一个铺着草地的山坡,飞过一座又一座皑皑雪山,飞过曲折蜿蜒的山路,飞过手持转经的喇嘛,飞到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飞到深邃幽蓝的无尽天空……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6-21 00:44
三、
梦想就是一种你觉得坚持就能感到幸福的东西。

别忘了答应过自己要去的一些地方,别忘了答应过自己要做的一些事情。有多少人在时间长河里渐渐忘却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在生命的最终回顾时,惋惜自己没有再努一把力,遗憾自己被消磨得发光的棱角没有迈出豪迈的步伐。
时间如果是个有思想的家伙,会不会为自己流逝了无数的生命而内疚,为自己破灭了无数人的梦想而惋惜?或是感到自豪?

“去哪里?”
“西藏。”我扒着米饭回答老妈惊愕的问话。
“你真能想得出来。”
“哼。”老爸咀嚼着嘴里已经很碎的食物,嘴角露出一丝笑。那不是感到类似欣慰情感的笑,更不是因为他儿子某个决定而产生的自豪的笑,而是嘲讽的笑,是挖苦的笑,是感到好笑的笑。

我知道,是因为我曾见过这个让人烦躁的笑。我不喜欢这个表情,不,我讨厌、憎恶这个表情。
讥讽别人的梦想是件可耻的事情。
有时我也想讥讽一下这个男人,你所以为的事业在我眼里屁都不如,你这样一个寡言无趣的人,这样生命缺乏欢乐的人,简直失败透顶,真为你的生命感到悲哀。这样的话语很重,很伤人,所以我不会说,因为他内心的刺痛并不能给我带来快感。

我还是很在意他们的感受的。所以去年我希望到山西与战友合伙开家武馆的愿望被否决后,乖巧兮兮地在福建待了一年,只为了让他们安心,知道我虽然冲动但并非不通情理,也并非还处在青春期荷尔蒙指唤大脑的年纪。

可是这次不行。
梦想与计划是截然不同的存在。计划可以因为变化被打破更改,可以有另外的计划。梦想一旦停止,被放弃,留下的是一生的遗憾。
趁着年轻,骑行西藏。
这个梦想并不伟大,不是那种童年就开始渴望成为总统的励志故事。
但它就是个梦想,很年轻,很简单,不应被人看轻。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6-21 00:45
四、
有时我很能理解他们的不理解。

虽然这个想法被自己确定以后,我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事情,但直到退伍前我依然为这个梦想感到一丝荒谬和惧意。
这是大抵是人类面对未知事物时的共性思维。

然后我发现,这件事情不是不可为,不但不是不可为,甚至像指导员说的,有很多人为此前仆后继。
同志啊。
我还以为自己是个怪胎,幸好我还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这个世界真的很大,这个世界真的很小。
很大,是因为你永远能发现很多脱离你正常思维逻辑的事物和人群;很小,是因为你所以为的某个特殊却早已有同样的特殊成群结队地抱成团,天南地北却形成一个个奇怪的圈子。

有时候做梦会感觉很真实?哦,百度有个“清明梦吧”的地方很适合你去探索一下。
发现自己眼皮一只单一只双?嗯,你可以到豆瓣“一只单眼皮,一只双眼皮”找到很多和你同样奇怪的人。
什么?你不喜欢女人也不喜欢男人,却喜欢糟老头?看来你只能到“恋老吧”去窝着了。
哦哦,我知道你是断掌可以一巴掌拍死一条幼小的疯狗,麻烦你到断掌小组去和那群两只手都是断掌纹的互拍好吗?
只喜欢吃过了餐的菜?
疯狂迷恋摸别人的头?
8点不睡觉就要彻夜失眠?
帅得一塌糊涂可就是感觉自卑?
一抠鼻屎就觉得心情舒畅?
看到打结的电话线就要给它掰直?
每个月像女人来大姨妈一样来大姨夫?

看吧,稀奇古怪的事物和人群见识多了以后,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再没有什么新鲜事了,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荒谬。

所以,既然是一件并不可笑并不荒谬的事情,既然有那么多志同道合在追逐的朋友,既然它正好是我的梦想之一,既然我正值闲暇无事且青春有力,为什么不去?我必须要去。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6-21 00:45
五、
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影院里坐得满满的,却大都是些高中初中的学生,角落还有一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电影结束后他们不满地嚷嚷,“靠,好烂,我再也不看电影了。”
还坐着回味那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台词的我,被他们的叫嚣拉回座椅,不禁想到,看来我真是快要老了。
其实严格来说,我离老去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让我黯然的不过是青春终究会渐渐流逝,终究会变成那样这样的回忆。
我不相信自己到老的时候,能有大勇的师傅那样的勇气,63岁高龄依然坚定地挑战川藏高地。我想我会和那些在躺椅里晒太阳的老爷子们一样,眯着眼睛用回忆支撑自己挺过安逸的一天又一天。
我更要在这之前,让回忆变得丰富一些,再丰富一些了。

外面飘着小毛雨,暗沉的客厅里我和老妈坐在沙发上,瞄着电视吃着晚饭。
“咔咔。”钥匙转动门锁发出厚重的响声,门吱的一声打开,我知道是老爸回来,但没有往那边看一眼,低头吧唧吃着。
老爸在门口摸索了一会儿,朝我走来,啪得在我面前的茶几上放下厚厚一沓毛爷爷。
“取了一万,存银行卡里用。”这是这些天的沉默以来,他第二次开口和我说话。
昨天晚上他走进我的房间,朝正在骑行圈论坛看帖子的我说了一句,“你要去西藏就早点去。”我说民政局的安置费要到五月中旬才能发下来。
然后今天他在面前放下厚厚一沓钱。

有些恸然地感动,我不知道是他内心里同意了我的此行,还是终究拗不过这样静默的父子关系,或是觉得我这样耗在家里确实浪费时间。应该是第三个原因。
但管他呢,我能肯定的只有一点。

我要出发了。

(我只是在述说我的经历,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希望没能征得父母同意的朋友们不要借鉴,这种用僵持来博得的妥协并不美好,或许会让父母很受伤。有时我也很后悔和内疚,为什么没有给自己机会和他们好好详说,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但并非会完全不支持。)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6-21 00:45
六、
小军也很想去。他说喜欢跟我混。
我并不觉得跟着我混是个好主意。但我知道在这件事上能有这样的勇气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可以,我很希望他能和我一起。不过终于他还是没能和我一并踏上那片洁净的热土。
   
    有时候会觉得惋惜,最好的战友没有和我并肩作战,但倘若当初和小军一起走,就肯定不会遇见来自贵州的陈志,上海的老胡,广东的高森,成都的广林……缘分天注定,总是不好说。

    一次旅行的意义,或许就是为了遇见某个人,或是某些人。
    风景再美,它总在那里,见多了总会疲劳。只有人的故事,总是不会重复,日新月异,多姿多彩。你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见谁,美的或是丑的,风趣的或是沉默的,喜欢的或是讨厌的。有人愿意讲故事,有人愿意听故事,那都是人的故事。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6-21 00:46
本帖最后由 我是源宇 于 2013-7-22 20:59 编辑

七、
   

  一路上的故事太多,无法再一瞬间想起所有的点滴,第一次讲故事的人应该都会头疼该要从哪里开始讲这个纠结的问题,我也纠结。要从哪里开始呢?

   
    我总是认为人生是不该有任何计划的,或者说,对人生的计划总是不可能按部就班的。你只有随遇而安,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就走出了你自己不同人生的道路。
   
    我的启程,就是在成都遇见的第一个问题。

2013年5月5日,我做好了出发前的所有准备,只想找一家离318国道比较近的青年旅社住下,好在6日出发时能多睡半小时,当我按照攻略和地图杀到那个地址的时候,悲催地发现那里变成了工地,本应在那里的旅社只有一片废墟,气泵锤正在吭哧吭哧地打着地基。
       我很莫名,我很愤怒,于是我决定到邛崃去。
      
       就这样,带着怨气,我出发了。

       下午2点半,我还在成都郊区的位置,慌张得到处问路,因为我都找不到所谓的318国道该从哪里上路。更悲剧的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啥子318国道,我去。 好吧,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二,318国道从雅安才开始上路,成都人不知道该是比较正常的。

       好在聪明伶俐的我找到了通往邛崃的高速路段,沿着高速旁的一条小道,就这么意气风发地在天黑时赶到了邛崃。

       踏上旅途吃的第一顿饭,是邛崃的特色小吃“奶汤面”,涩涩的舌尖触感伴着微甜的味道,真的很不错。大多数骑友应该都没有尝过,因为好像没有几个人会和我一样,二到第一天只到邛崃就住下了。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6-21 00:46
本帖最后由 我是源宇 于 2013-7-22 20:59 编辑

八、

   
在成都买装备的时候,在店里遇见一伙人,或许也是骑行川藏的,但后来在路上没见到。其中一个小年轻问正在试防风眼镜的我,准备骑行川藏?我说是。又问骑行多少年了,我答从来没骑过,变速器都不知道怎么用。然后他说了一句我至今难忘的话,

“没骑过车也敢骑行川藏?”语气十分嘲讽,目光十分鄙视。
    我没有继续这段无聊的对话。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敢与不敢,只有做与不做。
      
    6号。从邛崃出来,一个人在路上,享受着孤独骑行的滋味,一点也不寂寞。
    真的不寂寞。或许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愿望强烈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化身成人,陪伴在你身旁。

    我总是说自己是6号出发的,只是把出发的地点往前推进了一些。因为按照我的骑行计划,该是6号从成都出发直接到雅安的,作为一个内心充斥着完美主义色彩的人,是否严格按照计划施行,是比较重要的。

现在才想明白,其实旅程不同于做事,它不从结果里得到,它不牵缚于既定的未来,它的所有,都来自于路上。所以,从哪里出发,在哪里结束,并不需要那么纠结。人世间总是充满那么多变数,当它来了,迎接就好,如果是问题,就把它解决。
    而且,如果你有一颗乐观的心,所有变数都不会太坏,所有变数都有一点美感。

    于是,第一个变数就这么扑面而来。
    当时我正在暗自得意,得意于自己踏上了自己想走的道路,得意于哪怕一个人,我走着也不难过。正给自己下决心呢,决心要一个人骑完这条路,然后前方小山坡上一个嘿嗦骑着公路车的孩纸进入眼帘。
    陈志小盆友,性别男,爱好女,贵州人士,大学刚毕业,未婚。
    这是我走上川藏线遇到的第一个骑友,当时真是说不上来的感觉,有点亲切,有点激动。我腿脖子一紧,呼哧呼哧就追了上去。

    当时的我以为骑行川藏的人应该都不会像我一样,没骑过山地车直接在成都买一辆就骑出来了,总觉得作为菜鸟级的菜鸟,路上遇见的该都是骑行经历很丰富的前辈神马的。
    于是我骑上前,恭恭敬敬地像觐见长辈般打招呼。
    “您好,请问您也是骑行川藏的嘛?”这货当时估计是没听出来我的敬称,不然指定笑爆啊。
    “额,是……”
    “也是成都骑出来的么?”
    “额,是……”
    “啊呀,我也是。你也是一个人哦?”
    “额,是……”(这货会不会在想:丫就不能让劳资说出第三个字咩?!!!)
    “我能给你拍个照吗?咔嚓,咔嚓……谢谢,我走啦。”
    “……”

    我扭头就跑啊,心想第一次碰到骑行的,可不能让人瞧不起。呼啦啦一头汗骑到坡顶上,扭头一看,这货居然下来推车了
    顿时觉得,前辈就是前辈啊,有经验,上坡的时候节省体力,后面的路还长着哩。
    我认为应该稍微等一下,向人家请教一点经验神马的,于是……

    “呼呼,你骑得挺快啊,呼呼 ,上坡骑不动啊,呼呼 ……”
    “……”
      
    事实告诉我们,别太相信自己的所谓第六感,大多时候它都是无病呻吟,只会带来烦恼,和冷笑话。
      
    第一个变数是,我正准备独自骑行不结伴,半小时后,我就捡了一个骑公路车的家伙。T T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6-21 00:47
   九、

       陈志原本不是骑行者,当然,他后来也不能算一个骑行者。
       卿本徒步党,始于黔,徒至渝,观骑行者颇多,心痒难耐,遂购车一辆,欲骑行。

       想骑行是好的,但是你买一辆公路车来走山路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买公路车也就算了,早些把你徒步用的睡袋帐篷寄回家也是可以的。你说你,一大坨东西,在货架上打个木板拿绳子一捆算是什么事儿?!都快赶上摩托车重了亲!!那你去装个柴油发动机咯,你去装咯,你拿脚蹬摩托车?你是铁壁阿童木咩?!
      总之,陈志小友也是奇葩一枚,路上有个称号,叫做“川藏推车王”,他可冠之以自勉。

      那天行程很短,从名山开始,又有个30公里的长下坡,所以我们两个一路没走散。
      第二天,推车王的本性暴露无遗了。
      雅安至新沟。出了雅安县城基本就开始爬山了,沿着青衣江逆行而上,走了不出20公里,身后早已不见陈志小友的身影。等了40多分钟,才见一个带着藏式皮檐帽的壮汉推车而至。

      从雅安出发,骑行者很多,像是长征的大队伍,绵延的山坡上密密麻麻。每当骑车超过骑友或是被超过,大家都很有默契地竖起大拇指互道加油,那种感觉,亲啊。
      所以有时候说不得不相信缘分这种东西。在等陈志的时间,有一个骑友也停在我旁边歇息,自顾说着自己的膝盖受伤了,队友又急急忙忙往前赶不等他,他的那句“我们出来旅行的,又不是来赛车的”还时常被我当做笑话拿来和别人搭讪。后来遇见老胡他们几个后才发现,他竟就是老胡他们队伍中因为膝盖受伤而黯然回家的那位。如果不是他提前退出了,我和老胡他们也就不会有机会组队,很多故事就不会发生。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7-22 20:55
本帖最后由 我是源宇 于 2013-7-22 21:00 编辑

十、

雅安有“三雅”,雅雨,雅鱼,雅江。雅鱼木有钱去吃,青衣江也木有好好欣赏,直观体会到的,只有雅雨,雅雨,雅雨。。。




    邛崃骑至雅安的第一天就遇上了传说中的雅雨,全副武装总算没有落汤。从雅安至新沟倒是没有被雨淋着,可能还在兴奋头上,骑得老带劲了,下午4点多就到了新沟那个小疙瘩。318上很多村镇,都是因为骑行者的缘故才略有发展。新沟就是这么个情况。地图上本是不会标出新沟这个地方的,骑行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雅安至 泸定中间隔着个二郎山,这是川藏南线要翻越的第一座山,其实和后来的山峰相比,这就是个小山坡嘛。只是大部分人是第一次长途爬山,体力会有些不支,所以都会选择在二郎山脚下的这个叫新沟的小村子住宿。
    找家龙达线路连锁旅社定下了,老板人很好,给我泡上一杯苦荞茶,洗上一盆小樱桃,我就搬个凳子坐在门口,喝着茶吃着果子,听着老板和其他骑友聊天,等着陈志推车而来。

他们的聊天内容很惊悚,把我吓坏了。
    一个骑友说,“听走过3川藏的人说,上了318,连身份证都想丢掉。”
    那老板说,“这算什么,我还听人说过‘曾经以为屌大事好事,直到我上了318……’”
    我的个娘亲,我看着白浪屁股后面硕大的驮包,想着我不会骑一路扔一路吧。
    老板又说,“见多了志气满满的骑行者,爬几座山就泄气了,真正能一路全程骑车到拉萨的,100个人里不会有10个。”这句话他说的对也不全对,志气满满的我们爬几座山以后确实全部都泄气了,但和我一路出发的100余人最终全程骑行的应该有20人左右。
    我揉搓着发胀发酸的大腿,凑过去问老板,“我们今天爬的是什么山呐?”
    老板淡定地打击我,“山?你说山?你们今天爬的连坡都不算好吗!!”
    “那明天的二郎山?”
    “嗯,那才算是个山,明天会很辛苦的,要抗住啊。”
    我觉得老板应该也是没有走过川藏线的,因为和后面的那些山比起来,二郎山顶多算个二郎坡。

    忍着酸痛一步一晃地回到房间,墙壁上画满了各式的涂鸦,找了半天没发现有江西人留下的,怎么能没有呢,于是提笔写了一段话,也算是给自己一点鼓励。




一个人的川藏线,按理说当时捡了个陈志,也不算一个人咯。但是这货当时还在推车爬坡中,眼见天就要黑了还不出现,我有种把别人抛弃了的感觉,事实是,第二天这小子就把我抛弃了。TT

    情况是这样的。
    那天晚上到九点多,陈志小友才珊珊而至,兴许是没有休息充足,第二天上二郎山,一出发他就又开始推车了,伤不起啊!走了大概十公里,收到他发来短信说让我先前面走着,不用等他。准备一口气征服二郎山的我就玩儿命地蹬,结果真的在中午就到了二郎山隧道口,也没有那么难嘛。
    每次在遇到困难时,我们都会觉得它高不可攀,等到事后回头张望,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在隧道口休息准备啃个大饼,陈志的电话就来了。
    “这下你真的不用等我咯,我把车子推坏了……”
    推坏了!推坏了!推……坏了!!

    网上有个词,叫“碉堡”。你们懂的。

    “那怎么办啊?”
    “我搭个车回雅安去修去,没办法了。你先走吧,反正你骑得也比我快,我赶不上你。”
     我想想也是这么回事,总不能每天到了休息点就盼星星盼月亮地守望者他吧,我又不是望夫石。。。

     就这么,他回雅安修车了,昨天的路算是白推了。。。

     这之后我再也没有和陈志一起骑过,只在巴塘短暂地见过一面。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7-22 20:56
本帖最后由 我是源宇 于 2013-7-22 21:00 编辑

十一、

    二郎山隧道全长4175m,长这么大个头以来第一次经过这么长的隧道。你知道为什么川藏线又臭又长?如果要变好走,就得打隧道,打隧道,打隧道,蜀国西部无穷无尽的山,这要都打上隧道得花多少钱啊?不是你的钱你当然不心疼。

    隧道出来以后开始长下坡至泸定,当时的我看见下坡就很高兴,虽然不敢放快了速度,死死抓着刹车,但也比脚蹬省力气不是?直到后来才悟出真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下了坡迟早是要上的。

    我对泸定的认知,只停留在小学时代。因为那时候学过一篇《飞夺泸定桥》,红军战士们为了战争的胜利,用血肉之躯顶着国民党的枪炮在铁索上铺出一条决胜之路。那时候对红军是很佩服的,等我真的站在泸定桥上感受着铁索荡漾,看着大渡河澎湃汹涌,捂着慌张不安的小心脏,想说我真的太佩服了。 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终于要和老胡他们汇合了。

不能说是汇合,因为我们以前完全不认识,也完全不会有碰头的打算,甚至当时的我完全又回到最初想要一个人骑行的念头。

那应该怎么说呢,总之机缘巧合,我认识了老胡他们。

到了泸定,就和我一起下山的一个队伍一起在刚进泸定城的一个叫登巴的旅社住下了。没有单人间,只能住在一个四人间,驮包卸好,厕所上完,我就出门寻找泸定桥了。等我从泸定桥回来,就发现房间里另外三个床铺已经有主。

洗完澡,一个人坐在床头看着房间里的涂鸦发呆,就这时,一个胖子走了进来。

当当当当,老胡闪亮登场。

“你好。”

“你好,这三个铺位是你们住了?”

“嗯,是。你的队其他人住隔壁么?”

“没,我是一个人的。”

“一个人?厉害。”

“嘿,之前找了个伴,车子坏了就回雅安修去了。你的队友呢?”

“上网去了。”

……

“你是大学刚毕业?”当时没晒黑的老胡看着还是很年轻哒。

“不是,我工作了。”

“哦,你多大了?”

“28.”

“哦,呵呵呵……”感觉自己眼光真差,20出头和28相差这么多啊。

……

就这么有一句搭一句地聊着。

老胡他们也刚看过泸定桥回旅社,这倒霉孩子买了个西瓜,路上袋子坏了砸地上了,没口福。

一会儿又进来俩孩子,就是来自成都的广林和来自广东的高森了。

那天并没有什么奇特,只是过路的两拨人,在同一个屋檐下躲雨罢了。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7-22 20:56
本帖最后由 我是源宇 于 2013-7-22 21:01 编辑

十二、

说到雨,真的就下雨了。

淅沥沥的小雨,从晚上开始,一直到下到第二天。我们和雨真的是有不解之仇,细细算来,成都到拉萨拢共走了30天,算上休整的几天时间,没有淋雨的日子绝对不超过一个星期。

是谁说过了雅安就不会有雨的?!是谁说川藏线雨季在4月份的?!是谁说5月份和6月份是最佳的骑行时间了?!

每次晚上下雨就一直下到第二天有木有?!每次骑车骑到没有躲雨的地方就开始下有木有?!每次山下下雨山上就下暴风雪和冰雹有木有?!

哎,都是眼泪。

从泸定到康定的一路上,小雨一阵一阵的下着,身上的雨衣脱了又穿穿了又脱,好不烦人。但是小雨朦胧笼罩下的山景很美,我也就释然,一个人慢慢地骑着。

途径一个山谷,有很多人家,每家的院子或门前都摆着很多花盆。听老皮说过川藏线上会有真正的原始的那种玫瑰,妖艳、带刺,特意停下车来好好找了找,可惜都是月季。

还有果树,很多认不出来是什么果子,而且大部分种在园子里,只能望果兴叹。

但是……

“喂,哥们儿快来!”

“哇,快来快来!”

骑着骑着听到好多人兴奋地叫嚷,山谷里此起彼伏。

“樱桃!樱桃!”

“好吃,这个是野生的吧?嗯,就是野生的没错,我要多吃点。”

这货在骗谁呢?!明明那颗樱桃树就长在一个民居旁边,他还非要说是野生的--

可是我也忍不住诱惑了,这樱桃内地没得卖,就是那天在新沟老板洗给我吃的那种。一路上也有些摊子卖的,老贵了。于是我也把车子丢一边,小跑上去。

“没错,这就是野生的!嘿嘿,吧唧吧唧……”

俗话说的好,吃不完兜着走。我们几个不认识的骑友围着那棵树饱餐一顿后,很有默契的互相帮忙摘了一大堆兜着继续上路。







就这么,时不时取一颗樱桃吧唧扔嘴里,晃晃悠悠地就到康定了。

康定情歌城应该也是川藏线上为数不多的大家比较熟知的县城,它因一首《康定情歌》闻名遐迩。我真的就是这么唱着进康定城的。“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7-22 21:02
本帖最后由 我是源宇 于 2013-7-22 21:05 编辑

十三、


因为淋了N场雨,有点感冒的症状,全身发冷,咳嗽加头疼,再没什么心情去逛情歌城和它的跑马场,抱着棉絮睡了一个下午,起来和老胡他们拼了顿饭,买了点板蓝根喝了,又接着抱着棉絮睡到天亮。

一早起来凉飕飕的,听到老胡在讲对面的山成了雪山,跐溜地爬起来冲出去看,美呆了。

以前在新疆也见过雪山,但不同于天山那种光秃秃的山上覆盖着光秃秃的雪,这雪是薄薄一层披在郁郁葱葱的青山之上,像极了出浴的女子轻掩霓裳,动人妖艳却不冷漠。

老胡他们端着相机疯狂地拍着,特别是高森,来自广东的热带孩纸没有见过雪,就像被逼着吃了半辈子素的狼第一次见到肉。

没人想过有一天我们会看雪山看到腻,看到麻木。


    从那天开始,我的队伍里就多了老胡他们三个。
      
    康定到折多塘的路上一直都在雪山边上走,一路可见激动兴奋的骑友忽然一个刹车停下来拍照。 我是比较淡定的,因为我没带相机……在此奉上此路段老胡等三人啃大饼照一张,求轻喷。(由左至右,高森,广林,老胡)




这一路段可以感觉到慢慢进入了藏族地区,他们的民居都是比较有特色的。藏民们会把毕生积蓄都花在房屋的外部和内部装饰上,我之前一直不理解,直到后来参观了布达拉宫才有所领悟。有信仰的人总是希望和所信仰的事物靠的更近吧,最崇高的圣地布达拉宫奢华如斯,家里不搞漂亮点住得都不好意思。

    第一次住藏族民居,第一次睡藏床,第一次喝酥油茶,第一次吃糌粑,第一次泡天然的露天温泉,第一次花30块钱住一晚上还吃两顿饭…… 旅途有很多第一次,这是第一次经历这么多第一次。














说起温泉,这一路泡过3次,折多塘、温泉山庄和松多。折多塘是免费的,温泉山庄要入住才有的免费泡,松多的温泉10块钱一位。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这绝对是真理。看上面这张图片吧,老胡正犹豫地望着远处的雪山,雪山正欢快地瞄着池子里的裸男。背景里面的那些树,你以为挂在上面的是神马?我不会告诉你都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们的小花短裤……其实每一个温泉都去泡一泡也是好的,毕竟这种经历是难忘的,尤其是一群哥们儿站成一排光着屁屁面对雪山的景象,那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7-22 21:06
十四、
      
    折多塘在折多山脚下,我们必须翻过它。
    折多山,大家都贴切地解释它为“折磨过很多人的山”。
    我们真的被折磨了。

吃完早餐,飘起小雨,对于雨水我们早已见怪不怪,没有过多的顾虑,装好行李就出发了。
    骑着骑着感觉不对劲了,先前还飘的是雨呐,现在这白花花的是神马?
    有人又在激动,“下雪了,下雪了。”
    接着风越来越大,雪越来越大,有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之势,眨100次眼睛的功夫,路面、青山、行人全都被白色覆盖。
    我没经历过暴风雪,想来这次就是了,风雪从侧面吹打而来,骑行中的车子不住地摇晃,裸露出的脸颊和手指被雪棱无情地刺痛和降温,手套湿了,鞋子湿了,雨衣下的衣服也渐渐被雪水和汗水淋湿,身体在冰冷的风与雪的包裹下滚滚发烫。头也开始涨疼,想要睡觉,高反偏在这时候找上门来。
    这是来干嘛来啦?很多人这么想。
    于是有人一声高呼,“你们为什么要来318?”
    “脑子被门夹了!”“犯二!”“身体里流出的汗,都是脑子里进去的水!!”……
    各种回答,此起彼伏,有气无力。

    有些事情,自己做着都觉得二,二到不可思议无可复加,可终究义无反顾地去做了,比如你爱上了一个人,比如你走在318。

    等到风雪已经大到能见度不足10米的时候,我终于头疼得不行,加上体力不支,下车开始推,不到一会儿全身就冰冷地发抖,遂开始推着车跑步,却喘不过气来,又坐上车骑,骑不动了再推。就这么扛着睡意推推跑跑骑骑了4个小时,总算到了垭口。高森和广林早到了一个小时,老胡还在我后面半个小时的距离。
    白茫茫的垭口上大家都忙着添衣服,而我站在垭口仍凭风雪包裹,你以为我是在装酷咩?只是衣服都让陈昕带回家了,心里那个悔啊!!!
    等到老胡悠悠到达,赶紧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照往山下狂奔。这个寒冷的地方不适合我这热血的青年。
     
    果然山下才适合我。半山腰的时候,太阳公公已经高高挂起,金色弥漫着大地,通过微风向我输送温暖。身上的衣服又全被吹晒干了。

    新都桥被誉为摄影师的天堂,我到达镇上的时候那三个货还在迷恋着美景不舍赶路。
    但我很庆幸遇到的是这几个贪恋美景的孩子。正因为他们,我才有时间和心情欣赏了那么多的沿途风景,正因为他们,山水秀丽才有了更多存在的意义,正因为他们,这一路下来才平添了许多乐趣。

在新都桥休整了一天,这是正儿八经的第一次休整。奇怪的是每当我们决定停一停,恶劣的天气似乎也决定停一停,每次只要一休整,天气都好得不得了,只要我们一上路,各种见所未见的气象都迎风而至。

休整的决定没有错,最大的收获是在这一天里我们看到了贡嘎雪山。
贡嘎海拔7556米,被誉为“蜀山之王”,也被称作“神灵庇佑的银峰”。在藏文化中,每一座山都是一个化身在大地的神灵,故称作神山,但具体哪座山峰是哪位神灵却无法考究不得而知。传说中,它与滇藏线上刚进入德钦时能看见的梅里雪山十三峰一样,如果在新都桥能看见贡嘎雪山的珠峰,就代表着好运,喻示着进藏旅途的顺利平安并拥有一年的好运。
起初我们以为是看不见的,因为头天下了大雨,清早起来随有阳光落下,但能看见雪山的哪个方向还有大片云彩在天空中挥之不去。旅社老板说大概是看不见了,安慰我们道传说毕竟只是个传说,不必在意。
午饭过后我、老胡和广林三人决定去参观居里寺,这是康巴地区唯一拥有天葬台的一个寺庙。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7-22 21:06
十五、

居里寺外观看着特别寒酸,没有金碧辉煌也没有高琼碧瓦,庙里甚至没有金装的佛像,只是供奉着历代达赖喇嘛和寺庙历代活佛的画像,还有历经千年的佛宗壁画。殿宇大厅像是一个论佛讲经的学堂,喇嘛们平时就集中坐在大厅诵经念佛,到了星期天就可以休息一天,是的,每周都有一天休息的哟。




寺庙出来我们就拾路上了天葬台。
藏民的丧葬方式有五种,塔葬、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塔葬一般是班禅大师和达赖喇嘛的葬式,土葬和火葬则是一般人家犯罪的人或者是有疾而终的人进行的葬式,而天葬和水葬才是藏民最普及的葬式,其中以天葬更为特有和普遍,水葬已经渐渐地很少人使用了。
其实在以前,普通藏民很少天葬,只有富人才出得起请天葬师和葬礼的钱,虽然天葬对他们来说看做最大的荣耀,但大部分都只能选择更经济的水葬。现在天葬已经成为藏民们最普遍的入葬方式了。
“光荣随鹰背而飞翔”就是歌颂天葬的,天葬是以把死者喂食秃鹫视为吉祥,意作让秃鹫带着身体进入永恒的天堂或是佛国。
天葬,由于不被大部分人们了解,它常给人一种神秘的恐怖。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尸体就成了无用的皮囊,死后将尸体喂鹰,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刀登”是对天葬师的称呼。天葬师,这是一个独独属于藏族专利的一个行业。而一个个操刀的天葬师,自然也就变成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高人,似乎有着往返于阴阳两界的本事。在藏地,天葬师指的是自己家乡的那个帮助每个人走上轮回之路的人。
      这,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但是,这种葬式多少年来,一直延续流传至今,成为藏族文化中最传统最普遍却也是最神秘的一个部分。   


从天葬台下来回来居里寺取车,有一件小事我却一直记在心里。一个喇嘛借我们的车子说要骑一下试试,就借给他溜了一圈,我和老胡戏说这下好,被僧侣开了光了,一路车子都不会出问题。后来事实却真的如此,高森和广林的车无一例外在路上都有抛锚的经历,唯独我和老胡一路骑至拉萨胎都没有扎过一次。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7-22 21:07
十六、

从居里寺出来,还一直对没能见到贡嘎神山遗憾着,于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往山的方向张望,在转过一个拐角的地方,我看到之前被层层乌云遮掩的远处,有一个硕大的冰淇淋突兀地出现,紧紧地拉了一个急刹停下来,对着后面的老胡激动的叫喊,
“看那,看那,神山,是神山吗?”
老胡顺着我的手指方向看去,也激动的把车扔在一旁端起相机就开始猛拍。
“总算让我们等到了,明天可以安心上路木有遗憾了。”
能看到贡嘎真的是意外之喜,本来已经不抱希望了,它却就这么突破云彩出现了。
晚饭前,我们就坐在旅社旁的山坡上,对着贡嘎雪山发了好一阵子的呆,各自想着心事,直到广林催饭的叫嚷声响起。




晚饭过后在房间,我们四个召开了骑行以来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内容第一是首次确定了我正式加入队伍,但经济上保持独立,二是对明天的行程作以安排。
关于明天骑到雅江还是相克宗村,我和老胡都觉得不必要过于赶路,骑28天或是30天并不重要,为了赶路而丧失心情是愚蠢的。最后会议的决定是,骑到雅江如果还有时间很多的话就骑到相克宗。其实最后的事实说明我们想多了,因为到了雅江的时候,无论时间还是体力,我们都骑不出去一公里。

和在新都桥休整的好心情相比,这一天的心情简直烂到爆。
出了新都桥镇子3公里,就进入川藏线的首段烂路,全是泥巴啊全是泥巴,爬到高尔寺山垭口的时候,我的白浪已经不再白,整个车架都黑了。出发前就听说前面是烂路,到街上买了一双套鞋,结果套鞋里面也进满了灰尘和泥浆。下山的时候地上干干的没有湿泥,却偏偏遇上了汽车兵团,数百辆的军车在身旁缓缓驶过,扬起的灰尘笼罩着整条路段,直感觉进入了仙境,无奈凡人的躯体在仙境里不好存活,氧气含量太低了有没有。等到车队将要全部驶过,噼里啪啦地又下起了冰雹,打疼了脸蛋打湿了衣裤,简直狼狈不堪。




淌着泥浆吃着灰,挨着冰雹顶着风,终于活着到了雅江。

找好旅社我和高森就扔下车急急忙忙跑到邮局想要盖戳,却刚好邮局下班关门。于是和高森在街上逛着找地方买雨衣,逛着逛着高森问我有没有感到这个地方有点古怪。
嗯,确实有点古怪。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7-22 21:07
十七、

其实我一进雅江就有种感觉,说不上来,却是这个词来形容最好不过,就是古怪。
古怪在于街上行人很多,但显得过于安静,人们的精神状态萎靡、沉闷,没有生气。在于这里明明深入藏区腹地,却一眼望去都是汉族人。在于小镇经济看似并非繁荣,却有很多洗浴中心之类的红灯场所。在于这里海拔只有2000多米,却感到胸闷气短,进了城区以后精神都瞬间剥离到了游离状态。想起来慎得慌。
       纯粹是个人感觉,不带有任何公开评论性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入住的旅社。别的都不说了,上一张马桶冲水图你们都懂的。




总之很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大家都有这异样的感觉。我想广林可能感受最深,因为在吃晚饭的时候,连他都变得很怪异。

第二天早早起来,到邮局盖了戳就匆匆上路,不敢久留。
雅江到相克宗村只有17公里的路程,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分两天走,因为实在不好走。
一路没有陡坡,都是缓上,之所以走不快且耗体力,是因为这17公里都在吃灰中度过。沿途车辆不断,于是扬尘不断,加上高原缺氧,骑一段路就要歇息好一会儿。



骑了大概5公里,我的右腿膝盖忽然就不行了,一使劲就针刺般的痛,踏在地上也不敢用力,被甩了老远,一个人在后面推推骑骑。老胡半天没见我赶上就停下来等我,于是两个人吐着槽蜗速推进,下午两点多才赶到。

相克宗村有家旅社叫布珠民居,早在我还在家准备攻略的时候就有所关注了。因为布珠家有三个女儿,人称“布珠三公主”,特别是其最小的那位三公主,最是可爱喜人,旅社里的涂鸦墙上都是给三公主的留言,各种赞颂,各种不舍,于是我早就决定要到这里留宿,见一见这位可人的小妹妹。
可惜天不如人愿,三公主虽在雅江上高中,每个周末都会回家,但我们到达的时候不巧是周一,她回去上学了。这真的是川藏线上留下的最大的遗憾了。

作者: 我是源宇    时间: 2013-7-22 21:07
十八、

不过在相克宗村依然有很大的收获。
一是欣赏到了正宗的藏族民居。
布珠家是个三层楼房,二楼有个会客厅,装修极其奢华且极具藏族特色,纯手工雕刻和绘画的木质墙壁和家具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藏式传统工具和装饰品也美轮美奂,到处蕴藏着深厚的藏族风情。






    二是晚上美不胜收的星空夜景。
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站在布珠民居三楼的天台上抬头仰望,不胜枚举的繁星在黑暗的夜空安静的漂浮着,闪烁地星光从天而降落在我们的眼眸里,那是一种怎样震撼的魅力啊。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处,会感到繁星也停止了闪耀,像是也在遥望着你,越来越近越来越立体,直到眼帘干涩地落下,才从这种震撼中回过神来。
有相机的骑友们纷纷上了天台,对着天空不停地按下快门,焦躁不安。无法把亲身看到的美景分享给他人,是摄影爱好者们的痛苦所在。有人不断的打电话寻求拍摄星空的方法,有人支起了随身带着的三脚架,有人干脆躺在地上试图用身体固定住相机,我就在一旁抬着头仰望了好久。我想起在很久以前,我的家乡也能看到这样一片天空,我常趴在父亲的肩头,听他给我指认哪里是北斗星哪里是启明星哪一颗是人造卫星,听他给我解释为什么星星看起来在闪烁为什么月亮能反射太阳的光。那时候懵里懵懂的并不知道父亲讲的物理知识,只是觉得星空真美啊。可是现在的夜晚天空只有红彤彤的一片,不再那么黑暗却也不再那么美丽,只有月亮还兀自悬挂着,它会寂寞吧。

我真的很喜欢天空,很喜欢发呆看着天空。小时候常常躺在一片草地上,就那样望着蓝天白云,在晚霞红亮的时候从云朵里寻找山清水秀,在万里无云的时候看蓝天渐变的色彩。进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去看看西藏的蓝天和云朵,是不是太奢侈了?







作者: 小夜    时间: 2013-8-4 21:35
{:soso_e160:}




欢迎光临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http://qixing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