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计划是截然不同的存在。计划可以因为变化被打破更改,可以有另外的计划。梦想一旦停止,被放弃,留下的是一生的遗憾。趁着年轻,骑行西藏。这个梦想并不伟大,不是那种童年就开始渴望成为总统的励志故事。但它就是个梦想,很年轻,很简单,不应被人看轻。
一、去西藏。什么时候萌生的这个念头呢? 如果记忆没有因为我现在的疲惫变得混乱的话,那应该是2010年春天的一个周末。那时的我刚从大学校园踏入部队,不知道因为新兵连时的哪件事被连长看中,挑选到连部当一名通信兵。 为了此事我是哭了好几个晚上的,作为特勤连的兵,作为张猛这么一个很猛的班长带出来的兵,我应该进入侦察排,应该和新兵班战友们肩并肩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风吹日晒,而不是在连部当个连长指导员的小跟班,每天像个保姆般铺床叠被洗衣打饭,被所有人呼来喝去,为了传达某个指示在营区东奔西走。我觉得这很没有意义,很违背我参军的目的。虽然我把条令背得比所有人都熟,知道从军本来就不该带有私人目的,但真的是很不爽啊。 于是在周末主官们去各自娱乐后,我也给自己放放小假,窝在房间给柚子写信给张琴打电话,和战友们在俱乐部看非诚勿扰,或是在图书室找些书看,而不是紧跟连长的步伐,在他打勾击牌和桌球的时候,殷勤地沏上一杯茶。图书室的书很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一半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另外一半中的一大半是些文辞粗糙的战争野史,只有很少的几本合我的胃口,那些是以前的老兵们自己买来看退伍前贡献出来的。寥寥的几本书,说明文字对于战士们的吸引力完全及不上非诚勿扰女嘉宾们浓妆艳抹和裸露的双腿。 那天上午从饭堂刷完盘子回连队后,我想到指导员曾交代过有时间去整理整理那些杂乱的书籍,于是叫了正看着电视里白花花大腿出神的两个战士出公差帮忙,一边听着他们的满腹恼骚一边翻弄着看能不能淘本好书。那本灰绿色封皮的书就这样被捣鼓出来。这种冷暗的颜色很容易让人的心情为之一沉,却更让那几个大红色似鲜血般的毛笔字突显出来。红字上方一双迷离又坚毅的眼睛让人为之一振。我在天堂等你?还真是有韩剧的赶脚啊。 “半个世纪前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队伍,以他们百折不挠的毅力跨越万水千山,一步步地走进了西藏,走进了那片神秘与苦难交织的高原,走进了生命的炼狱和灵魂的天堂,走进了一段永恒的英雄传说…”这个简介很狗血,很不能吸引我。可是里面好像在讲关于西藏的故事,西藏?倒是一个蛮神秘的地方。在整完图书室后,我随手又抽出了这本书带着下楼,不曾想这以后它却填补了我很多无聊的时光。
“小徐,在干啥呢?”
指导员咧嘴笑着闯进我的房间,露出那一口发黄的四环素牙。
“看书呢。”我紧张的站起身。
虽然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很喜欢这个正直而且十分博文的指导员,但我天生对上级和长辈有一丝敬畏,总是恭恭敬敬的,从不敢在领导面前有任何要求和私心,哪怕只是正常休息,也时刻注意听着走廊里的动静,生怕连长指导员找不到我。每天提着一颗心,很累,但这是我的工作,我告诉自己。
可是今天连指导员走近房间我都没察觉,一丝惶恐和愧疚涌上心头。
指导员当然不知道我这点小心思。
“看什么书啊?”他瞥了一眼摊在床头柜上的书,“我在天堂等你,哈哈,小徐要在天堂等谁啊?”
“……”我承认有时候是不太喜欢他的风趣的。
“小徐去炊事班看看有什么水果,拿点过来给嫂子吃。”好在他及时打破了我的沉默。
“是。”
“报告。”
“来。”
这些天在读研究生的嫂子来探军,所以指导员和她住在连队招待房里,我端着香蕉和雪梨走进去的时候,指导员正在拨弄他那台蜗速运行的电脑,嫂子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书。
我把果盘放在茶几上,恭敬地说,“指导员,没别的事我先出去了。”
“哦,好。哎,等下,你过来看看。”他突然想起什么事,把我叫到旁边,指着电脑。
“你小子不是在看西藏的书吗,这里有些我们原来在道孚藏区执勤的照片,你拿去看看。”
说着把电脑抱到我手里。
“是。那我去了?”忐忑地抱着电脑回到房间,唔,蛮通人情的嘛,我想道。
用鼠标翻看着一张张图片。
这就是藏区?
震撼。心动。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关于西藏的些许新闻,从没有像这样刻意和直观的观察过。
蓝得和宝石一般深邃的天空,洁白柔软像棉花糖般的朵朵白云,碧绿色的山坡有几头牦牛骄傲地仰着头。有粉红色的花朵点缀在草地里,五颜六色的彩带在山头迎风飘扬,远处被云朵遮蔽的雪山悠悠露出一撮白色的头……
我完全忽略了照片里那些晒得黝黑笑得像傻子一般的老兵班长,沉醉在这些梦幻的美景之中。
“很漂亮吧?”指导员不知什么时候又无声无息地潜入我的房间。
“是,很漂亮。”
“这一张是一次五公里越野爬山时候拍的,这一张……”这些照片全部出自指导员那台佳能单反相机,他开始一张张讲述着。
“嗯,这就是格桑花,很好看?”骄傲得意全都写到他的脸上了。
“小徐以后退伍了,去一趟西藏吧。”
“嗯,很想去。”
“骑自行车去,或者走路,做个背包客。哈哈。”
“啊?那不是太远了?”我想都不敢想这种事情。
“呀,现在很多小年轻都这么干的。又省钱又看风景。”
“额,以后再说吧。”真的,指导员啊,你干嘛要这样挑拨我这颗滚烫的心啊。我嘴上说着不可能不现实的话,心却狂风般地吹到了那个叫西藏的地方,那个叫布达拉宫的庙宇前。
我很想这么做。我对自己说。
指导员抱回他的电脑后,我拿起那本《我在天堂等你》,从前面再认真的翻过一遍。
“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这个真正的天堂,欧战军无论如何没想到自己这辈子会和它结下不解之缘。在他的生命里,西藏的风是香的,西藏的水是甜的,西藏的雪是洁白无瑕的,西藏的山是顶天立地的。他的血液中还流淌着藏族人民的鲜血,他是西藏的义子啊。”
“他太熟悉这条路了,他知道这条路上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每一座山,每一条河,甚至每一座桥,每一棵树。邛崃,名山,雅安,天全,康定,道浮,炉霍,甘孜,然后就进入了青藏高原,进入了那片广袤而又神秘的高地。他怎能不熟悉这一切呢?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的呀。跑马山,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瓦合山,丹达山,怒贡拉山……无数座终年积雪的高山,也是他们一步一步翻越过去的呀。在这通向天堂的漫漫旅途中,有着他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啊。”
这之后的某些晚上,我常在梦里身临其境地跟着欧战军一起在那蔚蓝的天空飞翔,飞过一个又一个铺着草地的山坡,飞过一座又一座皑皑雪山,飞过曲折蜿蜒的山路,飞过手持转经的喇嘛,飞到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飞到深邃幽蓝的无尽天空……
七、
一路上的故事太多,无法再一瞬间想起所有的点滴,第一次讲故事的人应该都会头疼该要从哪里开始讲这个纠结的问题,我也纠结。要从哪里开始呢?
我总是认为人生是不该有任何计划的,或者说,对人生的计划总是不可能按部就班的。你只有随遇而安,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就走出了你自己不同人生的道路。
我的启程,就是在成都遇见的第一个问题。
2013年5月5日,我做好了出发前的所有准备,只想找一家离318国道比较近的青年旅社住下,好在6日出发时能多睡半小时,当我按照攻略和地图杀到那个地址的时候,悲催地发现那里变成了工地,本应在那里的旅社只有一片废墟,气泵锤正在吭哧吭哧地打着地基。
我很莫名,我很愤怒,于是我决定到邛崃去。
就这样,带着怨气,我出发了。
下午2点半,我还在成都郊区的位置,慌张得到处问路,因为我都找不到所谓的318国道该从哪里上路。更悲剧的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啥子318国道,我去。 好吧,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二,318国道从雅安才开始上路,成都人不知道该是比较正常的。
好在聪明伶俐的我找到了通往邛崃的高速路段,沿着高速旁的一条小道,就这么意气风发地在天黑时赶到了邛崃。
踏上旅途吃的第一顿饭,是邛崃的特色小吃“奶汤面”,涩涩的舌尖触感伴着微甜的味道,真的很不错。大多数骑友应该都没有尝过,因为好像没有几个人会和我一样,二到第一天只到邛崃就住下了。
“没骑过车也敢骑行川藏?”语气十分嘲讽,目光十分鄙视。
我没有继续这段无聊的对话。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敢与不敢,只有做与不做。
6号。从邛崃出来,一个人在路上,享受着孤独骑行的滋味,一点也不寂寞。
真的不寂寞。或许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愿望强烈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化身成人,陪伴在你身旁。
我总是说自己是6号出发的,只是把出发的地点往前推进了一些。因为按照我的骑行计划,该是6号从成都出发直接到雅安的,作为一个内心充斥着完美主义色彩的人,是否严格按照计划施行,是比较重要的。
现在才想明白,其实旅程不同于做事,它不从结果里得到,它不牵缚于既定的未来,它的所有,都来自于路上。所以,从哪里出发,在哪里结束,并不需要那么纠结。人世间总是充满那么多变数,当它来了,迎接就好,如果是问题,就把它解决。
而且,如果你有一颗乐观的心,所有变数都不会太坏,所有变数都有一点美感。
于是,第一个变数就这么扑面而来。
当时我正在暗自得意,得意于自己踏上了自己想走的道路,得意于哪怕一个人,我走着也不难过。正给自己下决心呢,决心要一个人骑完这条路,然后前方小山坡上一个嘿嗦骑着公路车的孩纸进入眼帘。
陈志小盆友,性别男,爱好女,贵州人士,大学刚毕业,未婚。
这是我走上川藏线遇到的第一个骑友,当时真是说不上来的感觉,有点亲切,有点激动。我腿脖子一紧,呼哧呼哧就追了上去。
当时的我以为骑行川藏的人应该都不会像我一样,没骑过山地车直接在成都买一辆就骑出来了,总觉得作为菜鸟级的菜鸟,路上遇见的该都是骑行经历很丰富的前辈神马的。
于是我骑上前,恭恭敬敬地像觐见长辈般打招呼。
“您好,请问您也是骑行川藏的嘛?”这货当时估计是没听出来我的敬称,不然指定笑爆啊。
“额,是……”
“也是成都骑出来的么?”
“额,是……”
“啊呀,我也是。你也是一个人哦?”
“额,是……”(这货会不会在想:丫就不能让劳资说出第三个字咩?!!!)
“我能给你拍个照吗?咔嚓,咔嚓……谢谢,我走啦。”
“……”
我扭头就跑啊,心想第一次碰到骑行的,可不能让人瞧不起。呼啦啦一头汗骑到坡顶上,扭头一看,这货居然下来推车了
顿时觉得,前辈就是前辈啊,有经验,上坡的时候节省体力,后面的路还长着哩。
我认为应该稍微等一下,向人家请教一点经验神马的,于是……
“呼呼,你骑得挺快啊,呼呼 ,上坡骑不动啊,呼呼 ……”
“……”
事实告诉我们,别太相信自己的所谓第六感,大多时候它都是无病呻吟,只会带来烦恼,和冷笑话。
第一个变数是,我正准备独自骑行不结伴,半小时后,我就捡了一个骑公路车的家伙。T T
雅安有“三雅”,雅雨,雅鱼,雅江。雅鱼木有钱去吃,青衣江也木有好好欣赏,直观体会到的,只有雅雨,雅雨,雅雨。。。
邛崃骑至雅安的第一天就遇上了传说中的雅雨,全副武装总算没有落汤。从雅安至新沟倒是没有被雨淋着,可能还在兴奋头上,骑得老带劲了,下午4点多就到了新沟那个小疙瘩。318上很多村镇,都是因为骑行者的缘故才略有发展。新沟就是这么个情况。地图上本是不会标出新沟这个地方的,骑行的人多了,也就有了。
雅安至 泸定中间隔着个二郎山,这是川藏南线要翻越的第一座山,其实和后来的山峰相比,这就是个小山坡嘛。只是大部分人是第一次长途爬山,体力会有些不支,所以都会选择在二郎山脚下的这个叫新沟的小村子住宿。
找家龙达线路连锁旅社定下了,老板人很好,给我泡上一杯苦荞茶,洗上一盆小樱桃,我就搬个凳子坐在门口,喝着茶吃着果子,听着老板和其他骑友聊天,等着陈志推车而来。
他们的聊天内容很惊悚,把我吓坏了。
一个骑友说,“听走过3川藏的人说,上了318,连身份证都想丢掉。”
那老板说,“这算什么,我还听人说过‘曾经以为屌大事好事,直到我上了318……’”
我的个娘亲,我看着白浪屁股后面硕大的驮包,想着我不会骑一路扔一路吧。
老板又说,“见多了志气满满的骑行者,爬几座山就泄气了,真正能一路全程骑车到拉萨的,100个人里不会有10个。”这句话他说的对也不全对,志气满满的我们爬几座山以后确实全部都泄气了,但和我一路出发的100余人最终全程骑行的应该有20人左右。
我揉搓着发胀发酸的大腿,凑过去问老板,“我们今天爬的是什么山呐?”
老板淡定地打击我,“山?你说山?你们今天爬的连坡都不算好吗!!”
“那明天的二郎山?”
“嗯,那才算是个山,明天会很辛苦的,要抗住啊。”
我觉得老板应该也是没有走过川藏线的,因为和后面的那些山比起来,二郎山顶多算个二郎坡。
忍着酸痛一步一晃地回到房间,墙壁上画满了各式的涂鸦,找了半天没发现有江西人留下的,怎么能没有呢,于是提笔写了一段话,也算是给自己一点鼓励。
一个人的川藏线,按理说当时捡了个陈志,也不算一个人咯。但是这货当时还在推车爬坡中,眼见天就要黑了还不出现,我有种把别人抛弃了的感觉,事实是,第二天这小子就把我抛弃了。TT
情况是这样的。
那天晚上到九点多,陈志小友才珊珊而至,兴许是没有休息充足,第二天上二郎山,一出发他就又开始推车了,伤不起啊!走了大概十公里,收到他发来短信说让我先前面走着,不用等他。准备一口气征服二郎山的我就玩儿命地蹬,结果真的在中午就到了二郎山隧道口,也没有那么难嘛。
每次在遇到困难时,我们都会觉得它高不可攀,等到事后回头张望,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在隧道口休息准备啃个大饼,陈志的电话就来了。
“这下你真的不用等我咯,我把车子推坏了……”
推坏了!推坏了!推……坏了!!
网上有个词,叫“碉堡”。你们懂的。
“那怎么办啊?”
“我搭个车回雅安去修去,没办法了。你先走吧,反正你骑得也比我快,我赶不上你。”
我想想也是这么回事,总不能每天到了休息点就盼星星盼月亮地守望者他吧,我又不是望夫石。。。
就这么,他回雅安修车了,昨天的路算是白推了。。。
这之后我再也没有和陈志一起骑过,只在巴塘短暂地见过一面。
十一、
二郎山隧道全长4175m,长这么大个头以来第一次经过这么长的隧道。你知道为什么川藏线又臭又长?如果要变好走,就得打隧道,打隧道,打隧道,蜀国西部无穷无尽的山,这要都打上隧道得花多少钱啊?不是你的钱你当然不心疼。
隧道出来以后开始长下坡至泸定,当时的我看见下坡就很高兴,虽然不敢放快了速度,死死抓着刹车,但也比脚蹬省力气不是?直到后来才悟出真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下了坡迟早是要上的。
我对泸定的认知,只停留在小学时代。因为那时候学过一篇《飞夺泸定桥》,红军战士们为了战争的胜利,用血肉之躯顶着国民党的枪炮在铁索上铺出一条决胜之路。那时候对红军是很佩服的,等我真的站在泸定桥上感受着铁索荡漾,看着大渡河澎湃汹涌,捂着慌张不安的小心脏,想说我真的太佩服了。 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终于要和老胡他们汇合了。
不能说是汇合,因为我们以前完全不认识,也完全不会有碰头的打算,甚至当时的我完全又回到最初想要一个人骑行的念头。
那应该怎么说呢,总之机缘巧合,我认识了老胡他们。
到了泸定,就和我一起下山的一个队伍一起在刚进泸定城的一个叫登巴的旅社住下了。没有单人间,只能住在一个四人间,驮包卸好,厕所上完,我就出门寻找泸定桥了。等我从泸定桥回来,就发现房间里另外三个床铺已经有主。
洗完澡,一个人坐在床头看着房间里的涂鸦发呆,就这时,一个胖子走了进来。
当当当当,老胡闪亮登场。
“你好。”
“你好,这三个铺位是你们住了?”
“嗯,是。你的队其他人住隔壁么?”
“没,我是一个人的。”
“一个人?厉害。”
“嘿,之前找了个伴,车子坏了就回雅安修去了。你的队友呢?”
“上网去了。”
……
“你是大学刚毕业?”当时没晒黑的老胡看着还是很年轻哒。
“不是,我工作了。”
“哦,你多大了?”
“28.”
“哦,呵呵呵……”感觉自己眼光真差,20出头和28相差这么多啊。
……
就这么有一句搭一句地聊着。
老胡他们也刚看过泸定桥回旅社,这倒霉孩子买了个西瓜,路上袋子坏了砸地上了,没口福。
一会儿又进来俩孩子,就是来自成都的广林和来自广东的高森了。
那天并没有什么奇特,只是过路的两拨人,在同一个屋檐下躲雨罢了。
十二、
说到雨,真的就下雨了。
淅沥沥的小雨,从晚上开始,一直到下到第二天。我们和雨真的是有不解之仇,细细算来,成都到拉萨拢共走了30天,算上休整的几天时间,没有淋雨的日子绝对不超过一个星期。
是谁说过了雅安就不会有雨的?!是谁说川藏线雨季在4月份的?!是谁说5月份和6月份是最佳的骑行时间了?!
每次晚上下雨就一直下到第二天有木有?!每次骑车骑到没有躲雨的地方就开始下有木有?!每次山下下雨山上就下暴风雪和冰雹有木有?!
哎,都是眼泪。
从泸定到康定的一路上,小雨一阵一阵的下着,身上的雨衣脱了又穿穿了又脱,好不烦人。但是小雨朦胧笼罩下的山景很美,我也就释然,一个人慢慢地骑着。
途径一个山谷,有很多人家,每家的院子或门前都摆着很多花盆。听老皮说过川藏线上会有真正的原始的那种玫瑰,妖艳、带刺,特意停下车来好好找了找,可惜都是月季。
还有果树,很多认不出来是什么果子,而且大部分种在园子里,只能望果兴叹。
但是……
“喂,哥们儿快来!”
“哇,快来快来!”
骑着骑着听到好多人兴奋地叫嚷,山谷里此起彼伏。
“樱桃!樱桃!”
“好吃,这个是野生的吧?嗯,就是野生的没错,我要多吃点。”
这货在骗谁呢?!明明那颗樱桃树就长在一个民居旁边,他还非要说是野生的--
可是我也忍不住诱惑了,这樱桃内地没得卖,就是那天在新沟老板洗给我吃的那种。一路上也有些摊子卖的,老贵了。于是我也把车子丢一边,小跑上去。
“没错,这就是野生的!嘿嘿,吧唧吧唧……”
俗话说的好,吃不完兜着走。我们几个不认识的骑友围着那棵树饱餐一顿后,很有默契的互相帮忙摘了一大堆兜着继续上路。
就这么,时不时取一颗樱桃吧唧扔嘴里,晃晃悠悠地就到康定了。
康定情歌城应该也是川藏线上为数不多的大家比较熟知的县城,它因一首《康定情歌》闻名遐迩。我真的就是这么唱着进康定城的。“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
十三、
因为淋了N场雨,有点感冒的症状,全身发冷,咳嗽加头疼,再没什么心情去逛情歌城和它的跑马场,抱着棉絮睡了一个下午,起来和老胡他们拼了顿饭,买了点板蓝根喝了,又接着抱着棉絮睡到天亮。
一早起来凉飕飕的,听到老胡在讲对面的山成了雪山,跐溜地爬起来冲出去看,美呆了。
以前在新疆也见过雪山,但不同于天山那种光秃秃的山上覆盖着光秃秃的雪,这雪是薄薄一层披在郁郁葱葱的青山之上,像极了出浴的女子轻掩霓裳,动人妖艳却不冷漠。
老胡他们端着相机疯狂地拍着,特别是高森,来自广东的热带孩纸没有见过雪,就像被逼着吃了半辈子素的狼第一次见到肉。
没人想过有一天我们会看雪山看到腻,看到麻木。
从那天开始,我的队伍里就多了老胡他们三个。
康定到折多塘的路上一直都在雪山边上走,一路可见激动兴奋的骑友忽然一个刹车停下来拍照。 我是比较淡定的,因为我没带相机……在此奉上此路段老胡等三人啃大饼照一张,求轻喷。(由左至右,高森,广林,老胡)
这一路段可以感觉到慢慢进入了藏族地区,他们的民居都是比较有特色的。藏民们会把毕生积蓄都花在房屋的外部和内部装饰上,我之前一直不理解,直到后来参观了布达拉宫才有所领悟。有信仰的人总是希望和所信仰的事物靠的更近吧,最崇高的圣地布达拉宫奢华如斯,家里不搞漂亮点住得都不好意思。
第一次住藏族民居,第一次睡藏床,第一次喝酥油茶,第一次吃糌粑,第一次泡天然的露天温泉,第一次花30块钱住一晚上还吃两顿饭…… 旅途有很多第一次,这是第一次经历这么多第一次。
说起温泉,这一路泡过3次,折多塘、温泉山庄和松多。折多塘是免费的,温泉山庄要入住才有的免费泡,松多的温泉10块钱一位。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这绝对是真理。看上面这张图片吧,老胡正犹豫地望着远处的雪山,雪山正欢快地瞄着池子里的裸男。背景里面的那些树,你以为挂在上面的是神马?我不会告诉你都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们的小花短裤……其实每一个温泉都去泡一泡也是好的,毕竟这种经历是难忘的,尤其是一群哥们儿站成一排光着屁屁面对雪山的景象,那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
欢迎光临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http://qixingqua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