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标题: 单车老太婆千里骑行知青返乡记----加续篇 [打印本页]

作者: 单车老太婆    时间: 2012-12-10 18:26
标题: 单车老太婆千里骑行知青返乡记----加续篇
本帖最后由 单车老太婆 于 2013-3-5 19:22 编辑

四十年,如梭的岁月就这样划过。我和老伴对那段上山下乡的岁月仍然历历在目,一直想回去看看,看看那山,那水,那些帮助过、关心过我们的人。
启程前,采访了一起下乡的同学们,一起回忆了那段热血青春。
9月9日,我和老伴用骑单车的方式来完成知青返乡这一梦想。
(, 下载次数: 215)
这是68届第三中学二年一班. 二年五班下乡在一个公社的同学,今天来为我俩送行,带着他们的众托,带着他们录像录声.带着那面签着自己名字的旗帜去那永不忘怀的地方-------辽宁省凌源县大河北公社。
(, 下载次数: 200)
这是前年见到知青煎饼的广告牌特有感触就拍此照

(, 下载次数: 228)
这是女儿特制的徽章
(, 下载次数: 209)
(, 下载次数: 218)
正遇盘锦邀请参加苇海湿地生态骑行红海滩活动,随众车友天河车行前中午出发
(, 下载次数: 219)
(, 下载次数: 198)
9日晚在首山住下,10日骑行到盘锦
(, 下载次数: 206)
(, 下载次数: 205)
11日参加大会活动,来至全国48个代表队上千人骑行队伍由奧运自行车赛冠车郭爽领队穿越苇海温地,骑行到红海滩
(, 下载次数: 218)
(, 下载次数: 207)
(, 下载次数: 199)
(, 下载次数: 202)
活动圆满结束,我们夫妻二人12曰清晨冒雨骑行在知青返乡征途上。
(, 下载次数: 234)
(, 下载次数: 205)
(, 下载次数: 213)
同行锦卅的鞍山和徐卅车友
12日晚住葫芦岛
(, 下载次数: 192)
(, 下载次数: 229)
13日早骑行去建昌路途中又见----S318.今年两个愿望,第一个穿越滇藏,骑行在K318。第二个知青返乡,骑行在S318真是与318有缘!路碑22代表双的意思,在路碑上留下本溪知青返乡我们夫妻二人双双骑行路经此地的历史见证.
(, 下载次数: 216)
13日晚住建昌好心的司机给我们画最超近的路线图
(, 下载次数: 204)
一路上补两次内胎,过两座千金那样的岭
(, 下载次数: 211)
到这里离我们公社大河北40公里都是熟路了
(, 下载次数: 210)
(, 下载次数: 192)
14日我们用双脚用汗水踏上离别40年的土地上,想当时68年10月10日一列火车6节车厢满载着本溪三届学生,那时身绿穿军装唱着语录歌,那时满腔热情——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口号我们喊响。当天我们137人最后一批老锅车站下车,漆黑夜色中数辆马车来接我们,坐在载行李的马车上遥遥摆摆,见到光亮就是村庄有人手提红灯记里李玉河那样的玻璃罩油灯喊着欢迎!欢迎!  热烈欢迎!!我们也回应着我们的口号“: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总问车老板:“还有多远,怎么这么黒”---------。
那年30里那么远那么远,今天一会就骑到了。
(, 下载次数: 230)
这个村是石羊石虎村有五代十国时期李存孝墓地,有两尊穿明朝一文一武官服石人,有两个石羊两个石虎,一个石虎在路边
[attach]32229[/attach]
(, 下载次数: 227)
(, 下载次数: 203)
(, 下载次数: 208)
(, 下载次数: 213)
进入大河北乡遇到第一位乡亲,知道我们是68年的知青立刻停下与我们交谈:他是当年黄土梁子三队队长范瑞存,他队有6名知青如数家珍似的说出6人的名字,讲述着他们的故亊和思念之情,讲述这块古墓前年石人被盗,经立案在香港囗岸查出,险些出境被偷运,现修复设为旅游景点,并在旗帜上签名留为纪念。
(, 下载次数: 203)
远远就看到我住在赵仗子村前高山顶上的那棵松。当年见到她时我们不知唱过多少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棵松》。那年我们爬上山,见到这棵松生长在大片岩名缝间,笔直树干一人环抱,双手之间还有半尺距离,常年风吹树皮成螺旋状,挺拔茂盛让我们真正领会到松的风格,也激励着我、鞭策我,具有松的精神!
(, 下载次数: 200)
进村第一眼就见到了她,依然英姿勃勃的挺立在高山上!我兴奋地高喊“:本溪知青回来看你来了!”  
(, 下载次数: 198)
这是我刚分到赵仗子住在贫农李家大姨西屋,大姨早年丧夫带着五个孩子,大女儿嫁给当村就是这照片穿白背心的赵德昌(援越战士侦査排长神枪手)我称呼五姐夫(无解放)。
(, 下载次数: 213)
这口大井是70年冬季我们亲手挖掘的现在还在使用。72年初我老伴邸少连参加民兵连去刀尔登5913部队修备战山洞赵德昌任排长,邸少连是战士他们是亲密战友,对邸人生道路受益非浅。上图他俩中间的箱子就是邸少连亲手作的,五姐家至今还珍藏着,记录着他们共同战斗生活的点点滴滴。当我们推车进他家院时,对突然来客,赵排长定神一眼就认出40年前的战友,他俩拥抱 他俩老泪流淌 他俩举拳捶打......。这不是作梦是我们来圆梦!
(, 下载次数: 200)
让五姐给我们做当年贴的干面子(大饼子),结果贴成如此长啊!看起来像煎饼原因我找到了,是现在党的扶民政策好农民生生活好了锅中油水太多了,贴在锅边的干面子溜下去造成如此之长。李家那两位弟弟更盛情款待真像回娘家了,村中乡亲家家来请我们让你心里火般燃焼。
(, 下载次数: 211)
农村改革土地承包五姐家分到东山两个沟土地,20年他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把东山沟修成梯田栽上果树,如今我眼前展的花果山,层层梯田粮菜满园,让我们感叹!累弯腰的老愚公!这种精神是他那多年的沉淀。
(, 下载次数: 199)
(, 下载次数: 210)
这次想找是老照片中右一头辨上系白头绳这位李凤惠,我俩同岁她生日比我大几天是姐我是妹,同在一起田间劳作经常帮我 教我。跟他一起学针线活做鞋 绣鞋垫 缝补衣棠 ......。他家里老人是车老板赶着马车毎年回本溪都送我们30里到火车站,还有很多难忘的故亊。
没回城时李凤惠就嫁到深山沟里,今天来到后得知他丈夫在外打工得急病去世,两个儿子也在外打工安了家,那他独身一人生活,现在她会变成什么样子?非亲自到她家去,我俩骑行30里柏油路 又推车进山沟走6里,找到姐家门鎖着, 把车放车门边,有人告诉我们看到她上山签谷子去了,沿着指引的山梁小路攀走 远远看到谷地,我心跳加速边走边喊“:李凤惠!李凤惠!真有回应  你是谁呀?我又喴‘;你听着我再喊一声能听出我是谁吗?我大声喊“: 李 凤 惠!”那边立刻回应“你是刘延薇吧?”我感动得眼泪流下,40多年喊一声就能听出 说出你的名字,何等的感情 何等的惦念.....。是我呀! 我边跑边喊“:我来看姐来了!”:姐说“:不是做梦吧!我跑到谷地边我俩抱头痛哭一阵,擦着泪我们三人又笑起来。
(, 下载次数: 209)
收完4袋谷穗推着独轮车下山回姐家
(, 下载次数: 217)
(, 下载次数: 213)
姐说:"前几天开柜子拿出给你绣的鞋垫,心里总在想这辈子还能送给你吗?40多年前隨便说过一句话(绣花鞋垫好看 真喜欢, 姐说以后给你绣一付)一诺万日!千针万线绣成保存这些年,那份惦念、那份盼望、那份思念、压在心里有多么沉重!当鞋垫送到我手中 ,看她那笑容就明白此时她的心情。
(, 下载次数: 211)
姐送我亲手学编的小筐留做念物 装上她采的磨菇,
(, 下载次数: 213)
见到姐很坚强 很要强 生活很简朴但自已勤劳丰衣足食孩子也很孝顺,我也放心了.
(, 下载次数: 196)
这是我们当年青年点现已被翻盖
(, 下载次数: 206)
村中存留唯一碾子当年就在青年点房后
(, 下载次数: 207)
这是我们永胜大队部现名榆树沟村中间穿西服的是现任村长
(, 下载次数: 211)
(, 下载次数: 209)
当年帮我们挑水大哥今送我驴皮影做记念
(, 下载次数: 207)
赵仗子留守乡亲
(, 下载次数: 227)
李自仁 陈井辉 陈井新
(, 下载次数: 217)
魏庭伍 陈友新 赵德新 陈友三
(, 下载次数: 192)
众乡亲在返乡旗帜上签名留念
(, 下载次数: 199)
围子小队会计李向凡 李玉芹
(, 下载次数: 224)
合影中是姐弟 姐当年出席朝阳农村先进教师 弟是当年大队負责知靑工作的杨春山,对我们特别关心爱护至今难忘,今天相见不让走啊!不吃顿饭要走就和我们玩命,盛情盛宴如此真诚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 下载次数: 186)
(, 下载次数: 214)
好伙伴相见李国环
(, 下载次数: 210)
当年的公社原址.在赵仗子4天的时间难舍难离今天我们骑行15里去老伴青年点宋仗子大队
(, 下载次数: 188)
当年知青在王老师家吃过无数次好饭菜。大嫂做的粘豆包,邸少连一顿吃六个,至今还甜在心里。
(, 下载次数: 214)
这是青年点的新户房主她说:这是永远是你们的家。
(, 下载次数: 196)
在小北沟队见到的80岁郭婶子,那年代辽西生活非常艰苦一言难表,婶家五个孩子做点好吃东西就让青年来吃,给他们缝补衣裳像母亲般地呵护,看娘俩相见真情流淌叙说那些不忘的故亊。
(, 下载次数: 215)
郭家合影
(, 下载次数: 201)
在一起田间劳动的哥们
(, 下载次数: 221)

(, 下载次数: 207)
小北沟离火车站15里地每逢从本溪回来就在他们青年点歇脚,这里一眼望去红色分化石 荒山秃岭寸草不长真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沒有柴焼邸少连翻山岭去过我们赵仗子偷割柴禾呢。如今山坡松林绿郁郁灌木一米多高遍山野,弟妺领我采蘑菇林中松树比大腿都粗 不到一小时就满筐了。不是亲身所见谁会相信这地貌也发生天翻地复的娈化。
(, 下载次数: 219)
那树林
(, 下载次数: 206)
(, 下载次数: 201)

生活也是翻天的变化 那个年代沒有电,不通车,毎年每人分带皮粮食300多斤,春天沒粮食吃饿倒在炕上 破草房 棉衣的棉花拿出来春秋穿,毎天以喝渣子粥度日,在生产队里集体劳动男的掙10分 女的7分 ,合人民币2角 1角4分,这还是挺好的生产队呢,看现在也同城市生活差不多 有自来水 电灯电话电视 手机 太阳能热水器小家电 汽车轿车三轮农用车,吃的全是大米 白面 肉在冰葙存着。大房子里外磁砖带嗳气,现去干活一天工能掙100元以上,女的在养植大棚里摘蘑菇毎小时8元钱。冬季蔬菜大棚每个棚收入10万元........。
临行前受众同学委托,寻找到他们心中的乡亲并送去他们思念和祝福之情,
(, 下载次数: 212)
杨达同学寻找的鲁振丰大哥
(, 下载次数: 210)
邸景霞寻找的张汉斌大叔大婶
(, 下载次数: 206)
(, 下载次数: 205)
高淑兰寻找的李广山
(, 下载次数: 198)
(, 下载次数: 206)
宋仗子大队会计75岁郭风友常年在北京儿子居位,回农村秋收相遇-----有缘。
还有找不到的 有的搬到市里居住,有的已不在人世间了,永远的思念留在心中吧。
晒晒老照片
(, 下载次数: 212)
当红卫兵的我
(, 下载次数: 214)
与裴淑娥学毛主席著作
(, 下载次数: 205)
68年9月10日已决定到凌源上山下乡同学分别留影
(, 下载次数: 236)
这张照片是70年 公社來照像的 我和董亚芹走8里地 留下当年的形像
(, 下载次数: 222)
这张是70年春节同一大队沈阳知青周爱娟来本溪时合影前排左张凤芹中间陶文霞右周 后排左我右董

71年春节同班同青年点同学
(, 下载次数: 231)
这张是老伴邸少连72年回城时形象
(, 下载次数: 192)
这是我们一个公社同学72年共同抽到本钢二钢厂,当时厂房正在新建中就借本钢总医院俱乐部培训,我主张合影留念这高兴时刻,还有7名男同学那时挺封建的沒通知-----后悔至今。
(, 下载次数: 212)
1968-----2012年人生漫长里程中,知青那段生活 那段经历给我留下永远不忘的记忆, 受过点水之恩得涌泉相报,在那艰苦困难年代 帮助 关心 爱护过我们的人去面对面表达 表示知青没有忘记他们。亲眼见到那山 那水  那里的生活翻天地复的巨变。我俩千里骑行圆了40多年的梦想,我们欣慰!
(, 下载次数: 210)

(, 下载次数: 202)
9月21日依恋不舍告别众乡亲,骑行到三十家子火车站,再次体验这段回家的火车,却找不到当年那迫切的想家的心情。那年代买什么都限量凭票的,我们农村隨便买回家时都拿三大件, 背包. 旅行包 .大行理装着:小米 白高梁 小豆 绿豆 驴肉每斤3角 杀鸡2元一只 磨菇 粘豆包 杀只羊10多元 乡亲送的特产-----真像农贸市场。一年掙五十多元钱都买年货带回家过年了, 足有七八十斤要換两次火车( 锦卅沈阳)才能到本溪----可不容易。今天这列火车沈阳终点。
(, 下载次数: 194)
旅途中
(, 下载次数: 220)
(, 下载次数: 211)

沈阳下火车找到沈本产业大道2012年9月22日我俩夜行凌晨三点到家。
这也填补了我俩骑行的一项空白——夜间骑行。进了乡镇最繁华的路段才有路灯,剩下都是无人无光区,对面来车,大灯晃的睁不开眼睛。
(, 下载次数: 222)
这面火红的旗帜记载着知青和老乡的深情,也记载着我们千里的骑行故亊。

2012.12.19日向同学们汇报骑行返乡全过程。
(, 下载次数: 221)
老班长赠送奖励我的礼品------单车骑士
(, 下载次数: 211)
60花甲的我们同叙一个故亊.同饮欢乐酒.同声唱响知靑之歌.
(, 下载次数: 216)
我们又回到那个年代,个个神采飞扬 心在飞翔,为康健!为友情干杯!
作者: 想风一样    时间: 2012-12-11 15:14
这面火红的旗帜记载着知青和老乡的深情,也记载着我们千里的骑行。
{:soso_e179:}{:soso_e142:}
作者: 恐惧魔王    时间: 2012-12-11 17:19
这一年没少骑啊,得上万公里了吧
作者: jasond    时间: 2012-12-12 11:07
太厉害了{:soso_e179:}
作者: 单车老太婆    时间: 2012-12-12 19:49
本帖最后由 单车老太婆 于 2013-3-5 19:01 编辑
想风一样 发表于 2012-12-11 15:14
这面火红的旗帜记载着知青和老乡的深情,也记载着我们千里的骑行。


让这面旗帜陪伴我们一生献给永远们回忆
作者: 单车老太婆    时间: 2012-12-12 20:11
恐惧魔王 发表于 2012-12-11 17:19
这一年没少骑啊,得上万公里了吧

2012年计划实现两个心愿。西藏  知青返乡。 5月8日----6月17日骑行滇藏线梦想成真,9月9曰骑行凌源圆满完成。路途不论远近,完成心愿就是胜利。一路上骑行流淌汗水都是值得的。

作者: 单车老太婆    时间: 2012-12-12 20:26
jasond 发表于 2012-12-12 11:07
太厉害了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无论作什么亊不能跟别人比高低,跟自己比 跟昨天比 就会发现自己通过努力进步了,给自己加油!想办的心愿也会实现的。

作者: 一青    时间: 2012-12-13 19:00
真好。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作者: 单车老太婆    时间: 2012-12-13 19:32
一青 发表于 2012-12-13 19:00
真好。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soso__14563657725795432830_3:}

作者: 潇然过客    时间: 2012-12-16 22:47
“这面火红的旗帜记载着知青和老乡的深情,也记载着我们千里的骑行”
    看完了帖子,用两个字概况此时的心情——感动,有这么丰富多彩的人生,值。又一次看到大姐熟悉的身影,大姐的毅力令人敬佩,向您学习。

作者: fzw49    时间: 2012-12-17 10:52
佩服!羡慕!太棒了!
作者: 单车老太婆    时间: 2012-12-17 23:57
fzw49 发表于 2012-12-17 10:52
佩服!羡慕!太棒了!

{:soso__18085110801271520635_1:}那个年代的形象

作者: 太白仙草    时间: 2014-4-22 21:28
感人!我流泪了。我与老邱在同一个山沟里战斗过(5913部队一兵),联系呀——QQ417397634
作者: 单车老太婆    时间: 2014-6-12 19:29
417397634加好友
作者: 单车老太婆    时间: 2014-6-14 22:44
太白仙草 发表于 2014-4-22 21:28
感人!我流泪了。我与老邱在同一个山沟里战斗过(5913部队一兵),联系呀——QQ417397634

我老伴和你真是72年当知青时参加公社民兵营 去刀尔登紫仗子山沟同5913部队共同打山洞的.感谢骑行圈我们加上好友,知道你就是当年7连卫生员.感谢你当年及时抢救护送他到医院,让他健康到今天.人海茫茫能找到你,讲一段共同时经历,道一句感谢让我们欣慰.





欢迎光临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http://qixingq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