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屿位于台湾东南部,是一座太平洋上的神秘小岛。面积满潮时45公里左右,周围全长38公里左右,是仅次于澎湖岛的台湾第二大离岛。每年7-11月为台风季节,兰屿常受暴风雨侵袭,致使岛上房屋、公共设施及农作物被损毁。气候的严苛、交通的不便,使得这颗太平洋上的小岛至今还保留了很多原始风貌。 在我去兰屿之前,很多人说绿岛很棒很美,但我查攻略时却不知不觉被兰屿的原始吸引。即使是台湾人,也有很多没有去过兰屿,在我回台北后跟他们提到这段旅行时,他们都瞪大眼睛说,“哇,你怎么知道那里的?应该很少人会去的呢!”因为兰屿的相对小众,也因为兰屿达悟族人的陌生,让我觉得那里不仅是一个观光的小岛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对我这种久居城市的人来说特别神秘的小岛。在我心中,自己并非是去度假,而是去探索一个未知民族的美丽家园。火速预定了住宿和交通之后,我的兰屿之旅就这样敲定了。 Tips: 去兰屿有两种交通方式,乘船或者飞机,前者要2.5小时,后者只需要半小时。另外,这里附上德安航空的网址http://www.dailyair.com.tw/,大陆如果没被屏蔽的话,可直接网购机票,填写护照号、刷VISA信用卡即可。 言归正传,现在开始我的兰屿行游记啦!因为本次兰屿行收获颇多,所以我会分几篇来介绍,既能有条理地记录下这段美好的回忆,也希望能给大家做个有价值的参考。 本篇重点:兰屿西岸之美。路线:民宿→红头岩→兰屿灯塔→开元港→旧灯塔→馒头岩→虎头坡→兰恩文物馆→兰恩图书室→八代湾及拼板舟→青青草原。 注明一下:为了让大家比较清晰地了解兰屿的情况,我会按照地理顺序一一介绍说明,至于图片则是我环岛N圈的无数照片中选出来的,所以各个景点的天气状况可能不尽相同。 从台东出发的时候天气阴沉,但经过半小时的飞行抵达兰屿时,我却赶上了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民宿老板提前在机场等着我,看到我提着行李一出来直接就跟我打招呼,一开始我还在纳闷他怎么知道我长什么样啊,后来环顾四周才发现,原来我站在一群原住民里那是非常的显眼啊,认不出来才怪呢。 兰屿当地的原住民是达悟族人,属于海洋民族,他们有着黢黑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立体的面部轮廓和结实的体魄,本身站在他们中间的汉人就很显眼,再加上那班19人座的小飞机里正好没有其他观光客,民宿老板一眼就认出我来了。老板姓毛,大家都叫他毛哥。 毛哥轻松地把我的行李放上车后,就出发前往民宿了。 一路上,毛哥都在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给我讲解关于兰屿的禁忌,比如不能对着原住民拍照、不能随意拍摄村庄内原住民的家、不能伤害当地人饲养的牲畜等等,正聊着,远处竟然出现了一道彩虹。我开心地指给毛哥看,毛哥笑着说,那是欢迎你来兰屿呢。 我入住的民宿在兰屿东岸,从位于西岸的机场开车过去需要绕岛半圈,大概十五分钟的车程。 给我留的房间在二楼,沿途的木质楼梯上摆满了毛哥从海边捡来的各种贝壳,好多都很大个。 这是我的房间,一个可以容纳4-6人的雅房,但是因为我去时是淡季,所以就一个人霸占了。房间按照人头收费,我一个人睡,就只收一个人的钱,这一点毛哥特别厚道。在兰屿,大部分情况住宿条件还是不能跟台湾本岛相比的,当然若是愿意多花钱,比如2000台币以上,是可以找到不错的套房(在台湾,套房是指有独立卫浴,雅房指需要共享卫浴的房间),情侣蜜月啥的来这里还是可以住好点的,但是我这孤家寡人出来玩的,就图个干净实惠就行啦。 共享卫浴,干净明亮,最主要是通风好不会很潮。而且由于我是淡季来,前面四天我都一个人霸占这里,完全不存在公用还是不公用的困扰,最后一天住满了客人,也就是跟楼上的客人共享,没碰到等不到厕所用的情况。卫浴里N多晾衣架都是给客人用的,我每天一身汗回来把衣服洗完阳台一晾,很方便。 介绍完我在兰屿的住宿,下面开始进入重点——环游兰屿! 由于兰屿最重要的对外门户开元港位于西岸的椰油村,所以椰油是兰屿最早发展的地方。椰油在达悟族语言中的意思是食物不虞匮乏,而如今的椰油也正是如此,商店很多,还有全岛唯一的加油站和农会超市,应该说是兰屿全岛生活机能最便利、也是最热闹的地方。 当然,在兰屿,所谓的热闹和方便也就是跟其它部落相比而已,初来乍到地走在椰油的街道上,还是会觉得比较落后原始的。 椰油村最北边,是红头岩,在它的最顶端矗立着兰屿灯塔。这里是兰屿最接近台湾本岛的地方,也是全台湾海拔最高的灯塔,图中远处山顶上的小尖点,就是兰屿灯塔。 想到达山顶,需要走这唯一一条盘山路,全程之字形一路向上,两边并没有护栏,一侧是峭壁、另一侧是悬崖和大海,既是风光无限也让我小腿发软。 虽然越高越害怕,但是风光也是越壮丽!无数次大着胆子把车停在路边拍照。可惜兰屿的天气时阴时晴,山顶的厚厚云层也是暗暗的。 就这样边骑边开,二十分钟后,终于要爬到山顶了,虽然灯塔还是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是总算不用在悬崖边受刺激了。 听说灯塔并非一直开放,还有些人来的时候这里关门禁止进入,好在我费劲力气到达之后大门敞开,跟其他的观光客一起走了进去。 美中不足的是当时山顶阴云密布,没有机会捕捉到蓝天白云下的灯塔,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再挑战一次! 灯塔的后方可以看到兰屿的海岸线,远处海上凸起的小山就是兰屿的馒头岩,开元港、加油站都在那附近。 从灯塔下来往南走是开元港,这里是兰屿唯一的港口。开元港不仅是游客和原住民往来台湾本岛与兰屿的重要门户,也是运送物资的出入口。每周二、五都会有货船停泊于此,船上的物资均是原住民生活所需,通通被送往农会超市的货架上。 开元港旁边不远处既是兰屿岛上唯一一个加油站,加油站的后方有个废弃的小灯塔。 斑驳的塔身显得古老而神秘,我顺着石阶缓缓往上爬。虽然看似不高,但是坡度很陡,到了顶端的时候还是有点喘。 最后这小段通向灯塔的路又窄又单薄,两旁完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 继大灯塔盘山路之行后,我的小腿再次不听使唤地发软,但此处的海景相当美,俯瞰开元港,这是难得的风光。此时的风超级大,站在那方寸之地我很担心自己被一阵强风突然给吹下去。 恰逢一搜客船离港,我看着它像乌贼一样地先倒着开出港口,再顺行远去。 另一侧可以看到远处海中的馒头岩。 加油站后面看到一艘废弃的拼板舟,虽然斑驳褪色但是对于我这个观光客来说依然很有魅力,船身上的一道道裂纹仿佛在讲述着海洋中古老的故事。 兰屿的一大特色就是随处可见的羊咩咩,这些山羊都是当地原住民放养的,每只羊的耳朵上都有代表归属的印记,平时都是放在岛上随便跑,不论是上山还是横穿马路都是随心所欲。兰屿没有红绿灯,羊咩咩就是红绿灯。 一开始我以为,兰屿这里的羊是居民平时宰杀吃的,或者餐馆里会高价售卖个什么“野生山羊肉”之类的,后来才知道人家平时不会吃、更不可能用来贩卖给观光客,只有节庆祭祀或者家里有喜事的时候才会宰杀。相比之下,我们这种城市里人太庸俗了,就知道卖钱 离开加油站往南不远就是前文提到的馒头岩了。这附近的海域盛产热带鱼和龙虾,却是兰屿达悟族人的禁忌之地,原因是这里是昔日崖葬、海葬的地点,听一位当地的居民跟我说,馒头岩这里暗流汹涌,尸体扔下去就会很快消失不见。甚至还有鬼故事说,夜晚的馒头岩会传来阵阵婴儿哭声…… 离开馒头岩继续沿路往南就是虎头坡了。虎头坡从这个角度看才比较像虎头,真的站到上面其实还是看其它地方的景色。 这张照片是我和两个台妹去虎头坡看日落时照的,天高云淡,凉亭后边的小山头就是虎头坡。 一到傍晚,山羊就跑到山上休息了,这只羊咩咩找了个清静地方看日落呢。 那天的日暮时分。 从虎头坡往下走一点就可以看到这个神奇的海岸线,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几个台湾年轻人给它起名“胸罩湾”,还真是……形神兼俱!
从虎头坡继续往南走,很快就进入了红头村的渔人部落。渔人在达悟族语言中意指平坦宽敞的地方,这里是兰屿机场的进出之地,部落前方的海域是渔场,是聚会和休闲活动的主要区域。来兰屿玩,住在渔人部落也是比较方便的选择。 过了兰屿航空站不远就能看到兰恩文物馆。隶属红头村的渔人部落,成立的主要目的是让岛上艺术家和文史工作者有一个展示并贩售作品的地点。文物馆的开放时间是3-10月期间,每天8:30-16:30,周三休馆,免费参观。这里还提供捷安特自行车的出租,一天250台币,三天以上八折。 一楼是岛上艺术品的展示和贩售。每个小对象都有兰屿标志性的元素,比如船眼图案的挂坠、角鸮(一种兰屿特有的猫头鹰)的项链等,价格都不贵。 二楼则是文物展示区,里面有很多保留下来的象征兰屿文化的艺术作品。 这是我最喜欢的拼板舟!红白黑色的船身加上大大的船眼,爱不释手啊! 除此之外,兰恩文物馆还有地下屋的展示区。兰屿的地下屋是一个我觉得必须要参观的景点,说是景点,其实最好还是由当地人带领去他们自己家真正住过人的地下屋去参观最好。我有幸由民宿老板带领参观,通过屋子的结构、物品摆放等细节,了解很多兰屿的历史与文化,后面的文章会详细给大家介绍这部分。 在兰恩博物馆旁边不远即是兰恩图书室,由于兰屿地处偏远离岛,资讯获取不易,所以其实这里能让居民学习的环境是很少的,这个图书室专供岛上居民借阅书籍,还会有一些相关的教育活动或者是电影播放、征文比赛等,当然这一切都是免费的。这个在我们看来风光无限美、淳朴原始的净土,确实存在很多令当地居民困扰的生活问题,我们觉得这里清静,但是当地的居民也看不到城市的繁华、享受不到各方面的便利。作为游客能做的就是爱护这里的环境,尊重这里的文化,善待每一位兰屿的居民。 渔人部落的一大特色是这片石梯型芋田,据说耗费九年时间才建成,到目前为止使用了百年以上。 虽然达悟族是台湾唯一的渔业民族,但是也会种植小米、芋头等作物,当地男性负责渔业,农业由女性负责。 穿过渔人部落就能看到距离很近的红头部落了。红头部落在达悟族语言中意指成群聚集,作为飞鱼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每年都是全岛第一个举行招鱼祭的地方。同时,这里也算是比较热闹的聚落,餐饮、住宿很多,还有一个小卫生所可以治疗简单的疾病。红头部落有名的景点有八代湾、青青草原和龙头岩等岩石风光,天气好的时候还能看到小兰屿。 红头部落的八代湾是飞鱼的故乡,也是在兰屿看海发呆、下海嬉戏的著名景点。天气晴朗的时候,会有人在海边戏水,或是站在路边看着远方的大海发呆放空。 大海一望无际,虽然近在咫尺,心却随着海平面远在天涯。 八代湾对面的雯雯芋头冰特别有名,一部分是因为冰确实绵密好吃,另一部分想必是因为大家都是买完冰坐在海边吃,这样也会显得更加美味吧。 在八代湾的海滩上还放着几艘漂亮的拼板舟,前文虽然提到过,但一直没有仔细给大家介绍过关于拼板舟的文化,所以就在这里补上吧。 拼板舟是兰屿达悟族人重要的工具,不论是海上生计还是仪式活动中都不可或缺。按照大小不同,拼板舟主要分为两种:1-2人乘的小船由21块板子组成; 8-10人乘的大船则由27块板子组成。在兰屿,能造船和会建屋同等重要,都是赖以生存的重要技能,能自行建造拼板舟也是族人中男人成熟的重要指标。 船只全部由兰屿岛上的树木制成,每个家族只能砍伐自己拥有的树木造船,砍树之前还会由老人家和树说话及吟唱经文。船板之间用桑木丁接合,而非使用铁钉。 整个造船过程十分繁琐,每一步都要求非常严谨,竣工后还需要在船体上进行雕刻。原始达悟族拼板舟体的饰文创作,目的并非在于装饰,而是一种信仰或与咒术有关连,这些纹样均依循传统并且带有相应的涵义。 船身的二侧腹面板的外型呈波浪型状,船两头的弯曲处刻以同心圆图案,意指太阳,象征船之眼,带有驱邪招福的意义。船眼的四周刻有各社原有的特色花纹。 船饰所用的颜色是鲜明的红、黑、白三色,凹的部分涂白,凸的部分涂黑,没于水中的四块船板则是着上朱色。红色所用颜料取自天然的红土,白色采夜光贝研磨后所烧练的涂料,黑色则取自于煤炭。 至于这个螺旋纹人形神像,则是传说中世界上最早的男人,名叫mo-mookg。 达悟族人在造船的时候并没有可供参考的图样,一切都凭借上一代口头传授和自己的记忆来完成。 前文说到红头部落的著名景点,除了八代湾之外那就要说青青草原了。青青草原距离八代湾大概是4公里,沿途会有一些上坡下坡的山路。 提到青青草原就不得不说,这里是看日落的绝美地点。在兰屿有几个看日落的好地方,一个是前文所说的虎头坡,另一个则是兰屿西南角的青青草原。 其实我站的这个位置是我走了十几分钟才到达的草原边际,因为在入口处是有路障在拦截机车进入的,不过当地人自然是有办法绕路骑进来的咯。 当天云层太厚,我终究没能看到太阳没入海平面的样子。 日落后的霞光倒是更让人惊喜。 入夜后的兰屿西岸,远处红头村两个部落的灯光已经亮起,我耳边则满是海浪拍打礁岩的哗哗声、山羊的咩咩叫声和各种小虫窸窸窣窣的叫声,俨然一首大自然的交响曲——那个夜晚兰屿的安宁和壮丽,我至今记忆犹新。 兰屿西岸风光先介绍到这里,下一篇会继续介绍兰屿东岸的风景,包括野银、东清、郎岛三个部落,西岸是看日落的地方,东岸自然就能看到日出啦。敬请期待 写在后面: 兰屿这个地方说大不大,说小可真是不算小,沿着环岛公路绕一圈大概是36公里,同样是台湾的离岛,绿岛就只有兰屿的一半。与此同时这里山路很多,动不动就上坡下坡的,走中横公路更是要翻山越岭,所以环游兰屿的交通工具基本上是要选择机车,哪位勇士要是选择自行车环岛,没有过人的耐力和足够的时间是很困难的。若是单纯来此度假,不强求非要环岛,我倒是建议大家住西岸,吃住都会方便一些,即使骑自行车也可以游玩不少地方。当然,若是运气好碰到和你一样单独在兰屿的台湾人,可以帮他分摊机车费用结伴而行,来到这里的人大部分都会放下防备,乐于和志同道合的游客一起同行!(兰屿没有交警,如果你真的会骑机车,就算没有台湾驾照也可以尝试和老板商量看看,但是山路危险,还是请大家多加小心——出门在外,没什么比安全更重要的!) 在兰屿,我花了6天的时间绕了一圈又一圈,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民宿,沿途美景不断、惊喜无数,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岛和这里的每一个人。回家后花了很多时间归纳这几天的行程和见闻,因为我去的月份天候不定,时晴时阴,所以有时候一个地方去了三四次才遇到好一点的天气拍照,有的地方则是始终无缘拍到不错的风景照,好在兰屿最让我爱的并非风景,而是这里带给我的质朴感觉。每一个达悟族人都很友好,甚至路上骑机车经过时都会跟我问好。 除了骑着机车环岛周游,我还参观了毛哥家的地下屋、浮潜、遇到了几个台湾本岛的热血青年、结识了可爱的阿文兄弟并享用了一顿炮弹鱼刺身大餐…太多感动,太多欢乐,让我从兰屿回到城市之后不停地想念那里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