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回家。 今天是返程的日子,在离开之前,还有一个心愿未了,我们还要去一个地方——香港大学。 依然在稻香吃了早茶——从10:30坐下到11:45离开,吃了9道餐点,喝够了香片,总计102.5元。 轩尼诗道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有很多巴士。非常方便地找到了23路巴士,直达港大门口下车。双层巴士自如地在狭窄的上山坡道穿梭,平稳而顺畅。 当年香港送了一批双层巴士给上海,以解决上海的公交拥堵问题。上海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婉拒了香港的好意。原因很简单,双层巴士对于上海而言太大了,在上海狭窄的马路内穿梭、转弯非常不方便……我不知道香港人听说这个理由会怎么想,反正当我看到淮海路上硕果仅存的几条双层巴士线路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感慨。 香港用地紧张,即便是大学也得叠起来。香港大学依山而建,一幢幢建筑层层叠叠,看得眼晕。这里的建筑大多以人命名,都是一些社会贤达捐资修建的。 楼内非常安静,听不到街市的喧闹,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之心。学生夹着书本,匆匆走过。偶尔有几个如我们一般在楼内参观的游人,也自觉地放低声音。中午时分,食堂喧闹了起来。踱步进去看看,学生的餐食很简单,一个餐盘上盛着各式的饭菜,大多是西式的。学校的食堂是对外开放的,用八达通卡就可以点餐——强大的八达通卡,除了车票、船票外,超市、许留山、义顺、稻香……到处都能用,我还没找到不能用八达通卡的地方。 23路返回铜锣湾,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酒店拿了免费寄存的行李,尝试一种新的去机场的走法。以前去机场都是通过机场快线,这次我要试试用巴士。 还是轩尼诗道,距天乐里不远的地方有E11站点。车来了,双层的巴士,人很少,算上我们3个车上的人也没超过5个。车上有专门放行李的地方,妈妈在下层看行李,Joy拉着我坐在二层的第一排,一路数着各种名贵的汽车。中环的几个路口有点拥堵,但基本2个红绿灯也就过路口了。进了过海隧道,路上的车就少了很多。巴士不紧不慢地驾驶,车窗外掠过湾仔、中环、上环、九龙、青衣、青马大桥,掠过了欣澳的迪士尼、昂坪缆车、东涌,进入了香港机场范围。在工作区兜了一大圈之后,巴士停在候机楼下。看看时间,花了1个小时。虽然有点慢,但车费便宜很多——21元/人。机场快线要70元/人,还不算港岛线的地铁费用,还要转车! 香港机场是我唯一愿意早到的机场。签票、托运、、安检、过海关,进入候机大厅。Joy熟门熟路地找到儿童游乐区,忙着开飞机去了。我在购物区逛了一圈,惯例地买了三角峰巧克力,然后在就餐区坐定。在大家乐买了晚餐,吃完之后,就差不多已经到登机的时间了。走到登机口需要12分钟,一路小跑地赶过去,正好登机。 回到上海,出了海关。提了行李,找到酒店巴士接送区,华美达的中巴就等在门口。登上中巴,就我们三个人顺利地回到酒店。停车场内我的车静静地停在那里,身上落了厚厚的灰。看看脚上光亮如新的皮鞋,叹口气,付钱开车。 过中环翔殷路隧道,前方拥堵不动了。奇怪,都晚上11点了,还堵车?近前,有人示意摇下车窗。原来是查酒后驾车的。幸好刚才飞机上没喝空姐推荐的白葡萄酒,顺利通过检查,安全到家。 总结 这次逛的都是一些二线的旅游点,而且是平日去的,人都不多,很享受这样的旅游环境。交通工具方面越来越大胆地摆脱地铁的束缚,可达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下次如果再逛的话,选一些少人去的景点,未尝不是一种惬意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