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流传的藏族民间故事中,就有这么一个关于喜马拉雅山区野生禽兽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诲,海涛卷起波浪,搏击着长满桧柏、铁杉和棕榈的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森林之上,重山叠翠,云雾缭绕;森林里面长满各种奇花异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迈着蹒跚的步伐,悠闲地在湖边饮水;杜鹃、画眉和百灵鸟,在树梢头跳来跳去,欢乐地唱着动听的歌曲;兔子无忧无虑地在嫩绿茂盛的草地上奔跑……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和平、安定的图景!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一头巨大的五头毒龙,把森林捣得乱七八糟,又搅起万丈海浪,摧毁了花草树木。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都预感到灾难临头了。它们东奔西跑走头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变成五部慧空行母,来到海边降服了五头毒龙。妖魔被征服了,生活在这里的鹿、犀、羚、猴、免、鸟,苦苦哀求,要求她们留在此间为众生灵谋利。于是五仙女大发慈悲之心,同意留下来与众生灵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乘退去,于是,东边变成茂密的森林,西边是万顷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那五位仙女,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屹立在西南边缘之上,守卫着这幸福的家园;其中那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赤烈曲扎 l 982)。这个生动的民间传说,反映了西藏高原过去是一片汪洋大海,以后逐渐变成陆州,并曾有过众多野生动物的事实。 在现代藏族的歌舞中有一种称为"果卓"(即圆圈歌舞的意思)中,是以雄鹰为题材的歌舞。"果卓"的舞姿矫健奔放,多模拟鹰的形态动作。藏族人民视鹰类为"圣鸟",历来都有爱护猛禽的习惯,他们赞美鹰的雄姿与勇敢。至今西藏是猛禽分布数量最多的地方。 从公元7世纪以后,受佛教的影响,藏族中许多受戒的佛教徒和信教的人,最大的禁忌是杀生。虽然要用野生动物药材,但对许多野生动物从不肯伤害。时至今日,拉萨地区许多藏族仍保留着只在每年的藏历2-4月(即公历3-5月)吃鱼而其他时间不吃的习惯。牧区的广大牧民仍保持着不吃鱼的习俗。 西藏珞巴族已有数千年的狩猎史,在西藏他们是以狩猎为生的民族,但他们对动物十分崇拜,有许多保护珍稀动物的活动,如在崩尼、崩如等部落中,流行一种祭祀悬挂在居室墙上的野兽头骨的"耶布卑"仪式,表示对兽灵的虔诚敬畏。珞巴族中有老虎是由人变成的传说。传说中认为人变成老虎后,它与管众兽的神"乌佑"相配,生下了6种毛色不同的豹子。因此,珞巴族的崩尼、崩如等部落的人猎获豹后,需举行祭祀仪式。届时在猎获者家门前用竹木搭一祭台,上悬挂豹皮,在村外也搭一祭台,法师一边在祭台前念祷词,一边杀l-3头猪、7-9只鸡供祭,祈求"乌佑"将豹灵魂驱赶,以求猎人或家人的平安。仪式活动1-3天。仪式后,祭主家休息3天,这期间禁止他人进入家内。珞巴族还禁猎凶猛的"纽另"和"纽格"(可能是较凶猛的喜马拉雅棕熊(Ursus arctos isabellinus))。相传它们是由老虎和"乌佑"所生。这些动物不仅吃人,而且比老虎凶猛。珞巴族人认为,猎获了它们,猎获者或家人都会死亡。因此当无意误伤"纽另"或"纽格"时,就要像猎获豹子一样举行祭把仪式。 珞巴族还禁猎、禁吃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肉。倘若无意伤害了穿山甲,严禁告诉他人,伤害者偷偷地格穿山甲背到河边,寻找一棵树,然后将穿山甲置于树根处,再加一块大石头,并向树、石头祷告说:"我无意中伤害了锡另觉力(穿山甲),如果'乌佑'来追问你们时,请你们说不知道!"在一二年内,如果该树、石头被风吹倒或是被水冲走了,人们认为这是"乌佑"对树和石头报了仇,伤害者才不会被"乌佑"作崇致死。 当然,在崩尼、崩如等部落的动物祟拜中,也包括了他们的图腾崇拜。他们把虎看作是男性,对其忌讳直称,而答称为"阿崩"、"阿巴"和"阿洛",即哥哥、叔伯和爷爷的意思。凡无意中猎获到虎,都要举行隆重?quot;达目巴"祭祀仪式。虎肉、皮骨末背运回村前,先在狩猎者家门前搭筑一个木竹结构的"达目依耕"祭台,在村外搭一"布勒依耕"或"立另依耕"祭台,然后组织人力上山背运虎骨和肉。虎肉运回村后,将虎皮悬挂在祭主门前的祭台上,部分虎头骨悬挂在衬外的祭台上,参加运虎肉者禁止当晚回家,在法师杀牲进行"卜赛尔卑"仪式后,他们才能用竹筒煮虎肉吃,然后睡在"达目依耕"祭台前。第二天清早,全村同一个氏族的每一个男性需要从家捉拿l一6只小鸡送到"达目依耕"祭台前杀祭,祈求"乌佑"保护自己。第三天,法师一边念祷词,一边?quot;达目依耕"祭台前杀一头"梭白"牛奉献给太阳女神。尔后,法师到村外的"布勒依耕"前杀5只鸡供祭。仪式活动一般为3-5天,这期间祭祀主以酒肉招待客人。仪式后祭祀家休息3天,并禁止他人进入家内。 在西藏广泛流传着一幅保护野生动物图画,这幅图说明猎人放下猎具拜佛祖说:"我不再杀生,多行善事" 西藏人民一看到这幅图就知道要让野生动物与猎犬和睦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