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寿宁廊桥
寿宁,是福建省东北部的一个山区小县,那里山峦连绵,溪流纵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清明上河图》中那座优美独特的“汴水虹桥”技术已经失传,但谁会想到,在寿宁的崇山峻岭中,竟还深藏着那么多令人叫绝的“虹桥”——寿宁木拱廊桥。木拱廊桥也叫木构叠梁式风雨桥,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它不仅与《清明上河图》的名桥“虹桥”结构相似,技术相同,而且还对“虹桥”有所发展创造,那就是在桥上加盖“桥屋”,即桥与屋结合,如桥似厝,这种桥,寿宁人俗称“厝桥”。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所绘横跨汴水两岸的那座虹桥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赵州桥)、泉州的万安桥、潮州梅县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其他三座桥梁至今仍保存于世,而汴水虹桥却只留在了画中。后来据说这种造桥技术失传了,这种木桥也神秘地消失了。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在闽浙大地重现,这无异于在闽浙大地上发掘出了一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侏罗纪公园”,尘封了900多年的虹桥结构重见天日。
据统计,寿宁境内现存的此种廊桥共有19座。据有关专家考证,全国现存木拱廊桥还不到200座,且大量分布于闽东北和浙西南两地。在我省,目前只有寿宁、屏南、周宁、古田、政和等地有。寿宁木拱廊桥从数量上讲,是现已发掘的在以县为单位的区域内全国数量最多之一。从年代序列上讲最齐,从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至中华民国,乃至解放后还在建造,这在全国极为罕见。据有关专家考察认为,寿宁的木拱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寿宁县境内保存的19座廊桥,主要分布在:鳌阳镇(县城)境内4座:飞云桥、仙宫桥、升平桥、登云桥;南阳镇境内2座:溪南桥、四洲桥;坑底乡境内5座:单桥、小东上桥、小东下桥、杨梅州桥、红军桥;犀溪乡境内2座:福寿桥、翁坑桥;芹洋乡境内4座:张坑桥、中村桥、长濑溪桥、尤溪桥;下党乡境内2座:杨溪头桥、鸾峰桥。
在鳌阳镇(县城)的四座,它们都横跨在穿越县城的蟾溪上,有些桥上还有神龛,祭祀不同神仙。 县城东门,有升平桥,当地百姓也叫它横溪桥,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由邑人叶伯铭等人始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被大火焚毁。隆庆五年知县梁元杲重建,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又被大水冲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再次重建。1997年重新修缮。桥长25.4米,宽5.6米,拱跨23.4米,桥屋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9开间,拥有48根木柱。这座桥上有神龛祀观音,还装有吊扇,有人写文章称“也许是世上唯一有吊扇的虹梁式木构廊屋桥”。其实,因为桥在县城,当地百姓茶余饭后喜欢在桥里摆“龙门阵”,夏天为驱赶热气,不知谁在此安了吊扇。在看升平桥时,还可以顺便看一下寿宁旧城门“升平门”,这是目前保留的唯一旧城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