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他骑自行车只是为了减肥,没想到却爱上了骑行,成了“在路上”的行者。连云港市新浦区的68岁老人王孝先,去年连续从郑州骑到了成都(绕道九寨沟共2500公里),之后是成都至西藏的川藏线(2200公里)、连云港至太行山(1800公里)、连云港至大别山(1700公里),一年骑了8200公里。 19日早上7点,王孝先从苍梧绿园北门出发,开始了他的万里红色旅游之行,此趟行程共13190公里,预计将用时166天。 本为减肥 却爱上了骑行 说起狂热的自行车情结,王孝先表示自己开始只是为了减肥。“看不出来吧,我最胖的时候有195斤!为了减肥我天天跑步,但是到160多斤的时候,就怎么也减不下去了。而且我年龄越来越大,经常跑步后脚踝的骨头很疼。”减肥方式有很多种,运动方式也不少,到底哪种方式才最适合自己?王孝先上网搜索了很久。“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比较有限,我的脚踝又限制了不少。后来一看现在有很多人骑自行车,我眼前一亮,这样我的脚踝就不用受体重的压力了啊,骑车还能看到风景。” 自行车仿佛为退休后的王孝先打开了一扇门,“我不想在家和朋友打牌,在家闲着,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骑行可以接触到新思想、新思维,和驴友分享各自的故事。”王孝先“在路上”的人生观,让他再也闲不下来。 初次远行 就决定去西藏 王孝先加入到骑点自行车俱乐部后,有一天他无意间翻开一本驴友的相册,里面是驴友骑行西藏的照片,人与自然的合照、西藏景色之美,让王孝先十分震撼。一动心,王孝先的心里就止不住对西藏的爱了。 第一次骑行就去西藏?如此大胆的决定,王孝先的家人并不同意,孩子们也十分担心,但老王十分坚决。王孝先的儿子见改变不了父亲的主意,便上网搜集骑行西藏的各种信息,并寻找经验丰富的老驴友与老王同行,最终王孝先加入了兰州的一群驴友的行列。 2012年4月,王孝先坐火车到郑州,驴友见面后一起骑到兰州,13人。再从兰州去成都。听说王孝先是第一次骑行,驴友们纷纷都说你胆子真大。这一行13人中,68岁的王孝先成了大家嘴里的“老爷子”。为了照顾“老爷子”,大家一天只骑70公里,但是不服输的王孝先并不想示弱。骑到陇南时,为了追赶前面的人,王孝先一直骑得很快,没有任何征兆老王突然栽倒了,一头撞到路边的山石上。“我半边脸皮都没有了,差点毁容了,右胳膊的关节被车子撞到也伤了。我就骑到了附近一个小卫生所擦了点红药水,想继续走。” 因为王孝先的受伤,一行人休息了一天。大家看到“老爷子”受了如此重的伤,都害怕了,就劝说王孝先回家。王孝先第一次骑行就骑这么远,半路还受了伤,自己也有些害怕,心里也有些犹豫。 一股倔劲 爬也要爬到西藏 当天晚上,正当王孝先在旅馆里犹豫的时候,一个名叫王锡康的60岁老人来劝他,“你可不能回去啊!你从郑州骑到这里有2500公里,剩下的路不到2200公里,最难的路你都骑完了,你还害怕什么!咱俩一起走吧!”王锡康的一番鼓励,让王孝先下定了决心。 两位老王结伴后,成了名副其实的老人团队,之后的路途中,又有几位老人加入了。都说老人的情绪和孩子一样,走到新都桥的时候,来自荆州的老李看到王孝先的伤,又劝他回去。王孝先的倔劲上来了,“我爬也要爬到西藏!”。因为吵架,队伍没过多久就散了,王孝先和一位姓权的老人结伴而行。 两个人从巴塘一路骑到了拉萨,王孝先本来还想再骑青藏线,但是他的伤逼迫他最终放弃。“我本来是想从川藏线进藏,青藏线出的,但是肩膀伤太重,我就回连云港了,回家休息了2、3个月。” 5月3日从成都出发,5月30日到达拉萨,王孝先27天骑完了2200公里的川藏线。肩膀伤好了之后,王孝先又在2012年8月份和驴友骑行1800公里去了太行山,10月份独自骑行了1700公里去大别山。加上郑州至成都段,68岁的王孝先2012年一共骑了8200公里。 老兵情结 让他踏上万里红旅 王孝先是1964年的老兵,年轻时候的军旅生涯,在他的记忆中刻下了深刻的烙印。曾和王孝先一起骑行过西藏的王锡康,也是一名老兵,他制订万里红旅计划后找到了王孝先。王孝先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两位老人的万里红旅,19日从连云港出发,先去南昌,之后是井冈山、延安(沿红军长征路线)和北京,之后从北京沿京杭大运河上中游回连云港。重要途径地和纪念地有庐山、八一起义地南昌、湘潭的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故居、秋收起义文家市纪念馆、延安、西柏坡和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等地,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含九巍山、粟裕故居、桂林、贵阳、昆明和舟曲。全程共13190公里,预计将用166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