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云南两名自行车选手征战奥运:训练血泪史

2012-8-11 11:17| 查看: 3927| |来自: 温州网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队员们在泥泞的山路上进行训练。 都市时报见习记者 王小琴

  

  都市时报记者徐赵全

  发自昭通

  伦敦奥运会,云南会泽同时出了两位竞走选手李建波和蔡泽林(详见都市时报8月4日奥运特刊)。无独有偶,在距离昆明更远一些的滇东北重镇昭通,也同时出了两位奥运选手——史庆兰和童卫松,他们将代表中国自行车队分别出战伦敦奥运会山地自行车女子越野赛和男子越野赛。要知道,在这个被欧美人垄断的项目上,整个亚洲只有3个参赛名额,史庆兰是女子赛中的亚洲独苗,童卫松和另一位日本选手则代表亚洲男子出战。

  城区人口只有50万的昭通,在这样一个亚洲弱势项目上同时出了两位奥运选手,实属不易。李建波、蔡泽林等被誉为“中国田径会泽派”,那么,史庆兰和童卫松则绝对称得上中国山地自行车的“昭通派”。和“会泽派”一样,史、童二人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出生在农村家庭,初中未毕业就被选到当地体校培养,随后因在省运会上表现出色被召入云南省体工队,再进国家队,直到登上奥运会赛场。如果要以“帮派”来冠之,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出道之地——昭通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昭通市体校)。7月26日,本报记者探访了这所具有28年历史的市级体校。

  史庆兰童卫松“入奥” 580万昭通人圆梦了

  “从中国参加奥运会至今,我们学校出过全国冠军、出过亚洲冠军,但还从来没有昭通人出现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这次史庆兰和童卫松双双入选,终于圆了我们580万昭通人的奥运梦。这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是我们昭通的骄傲!”在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办公室里,昭通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钟捷兴奋地说道。

  昭通市体校位于昭通市区南郊元宝山脚下,占地面积149亩,很大一部分被昭通市体育场占据。该体育场是2006年昭通市为举办云南省第八届民运会时改造重建的,有标准的田径场和足球场,能容纳18000名观众。据了解,为了迎接8月8日在安宁举行的云南省第七届城市运动会,昭通代表队的队员们正在紧张训练。钟校长说,在新的市体育场没有建起来之前,学校的老体育场是煤渣跑道,足球队、田径队、自行车队混在一起训练。“田径队的怕被自行车撞到,自行车队的怕被足球打到。”

  学校的教学楼及办公区的房屋大多都是1984年建校时就盖的,到现在已经破旧不堪。记者造访时,钟校长正在研究学校的改扩建方案。在他的蓝图中,改扩建以后的昭通市体校将有宽敞的训练房、舒适的教学楼和师生宿舍,还有干净的公共食堂和淋浴房。

  “昭通虽然经济落后,但竞技体育水平在云南名列前茅。2006年和2010年,在第十二届和十三届省运会上,昭通代表团分别取得了总分第四和第五的好成绩。”钟校长介绍说,昭通市体校建校以来,培养了2000多名体育教师,为省级运动队输送了百余名优秀运动员;获5项亚洲冠军、50余项全国冠军。目前,学校有在校生500多人,其中运动员300多名。学校设有中长跑、射击、摔跤、举重、自行车等多个全省重点项目。

  “由于近年来在省运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昭通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学校很重视,每年拨款130万元,文体局每年也给我们拨款四五十万元,基本保证了每个项目能正常训练。”钟校长介绍说,“为了鼓励运动员努力训练,昭通市里还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只要是在省运会上拿到金牌的运动员,回到昭通就能分配工作。”

  “自行车是我们的金牌项目,学校每年自筹的训练经费总共只有30万元,仅自行车队就要花10万元左右。虽然投入很大,但我们的教练和队员很努力,成绩也很不错。”钟校长说,除了史庆兰和童卫松外,学校自行车队每年都向省队输送优秀年轻运动员。在近两届省运会上,昭通市体校自行车队几乎包揽了山地自行车项目的所有金牌。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12下一页
本文标题:云南两名自行车选手征战奥运:训练血泪史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864-1.html
本文关键词:云南两名自行车选手征战奥运:训练血泪史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