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孙嘉晖)“骑车去伦敦看奥运”活动完美收官,广州车友从广州到北京,从罗马到伦敦,历时3月完成中国段、欧洲段的骑行,在伦敦奥运大舞台上引发震动和热议,在家乡广州更是引发强烈共鸣。本报记者赴欧洲随行采访,深刻体会其中波折,现将个人的感受和经历与读者分享。 在法国公路旁拦车1个多小时,被数百辆车“拒载”,方知欧洲并不流行搭“顺风车”。 在荒郊野外拖着沉重的行李徒步数公里,举目无亲、前途未卜,我感受着境外采访的苦闷与不安。 非常感激广州凯乐石户外运动发烧友八戒,在我启程的当晚送来帐篷装备,让我得以与广州车友一起吃住行,体验异域骑行的风餐露宿、酸甜苦辣。 在法国枫丹白露送走广州车友骑行队伍,我要从露营地返回市区,然后搭乘火车回到巴黎。此时出现了上述搭“顺风车”受挫、徒步进城的一幕。 经过一个小时的徒步,来到枫丹白露宫门口。 “你这是干什么的?”一个华裔青年抬起头瞥了一眼,随口问道。 “从广州骑车到伦敦看奥运的。” “啊,你们真行,这真是个奇迹,你们太伟大了。” 原来,这位青年是广东青旅的导游王亮。2个小时后他告诉笔者,“我第一眼看到你,心想这肯定是个偷渡客;我接下来的想法是,可能要带你走。” 虽然他没有猜对我的身份,但他爽快地决定——带我回巴黎。因为我来自广州日报,更因为我是中国人。 在中国游客的大巴车上,我讲述了广州车友骑车去伦敦看奥运的经历,同样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中国游客们将掌声、饮料,对,还有一个硬邦邦的法式面包,送给我,令人顿感受宠若惊。 在异国他乡,遇到中国人,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这种浓郁的亲情充盈着心房,久久无法平静。 诚如广州车友邓永豪提出的口号“More Than Bicycle”(远不止单车),伦敦奥运赛场还出现了“More Than Games”(远不止比赛)、“More Than Gold”(远不止金牌)等异曲同工的口号。 与广州车友骑行,直到伦敦奥运大舞台,途中风景变换、情绪起伏、体验非凡,这就是骑行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