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2023-1-5 11:45| 查看: 2043|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铁人三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智力能力五方面构成。从最重要的体能来聊一聊铁人三项。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一: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及其构成运动员的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

运动员体能的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

1.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

a. 外部形态:

①高度(身高、坐高、足弓高等)

②长度(腿长、臂长手长、头长、颈长、足长)

③围度(胸围、臂围、腿围、腰围、臀围)

④宽度(头宽、肩宽、髋宽)

⑤充实度(体重、皮脂厚度等)

b. 内部形态:

心脏纵膜径、肌肉的形状与膜断面等生。

2.身体机能:

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3.运动素质:

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协调和平衡。

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个因素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作用,又有着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水平,都会影响着体能整体水平。三个构成因素之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在外表现,所以,在我们平日的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二: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1.良好的体能训练时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2.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

3.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

4.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运动员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三、力量训练原则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说一说体能训练中的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

1.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

①肌肉生理横断面积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越大,力量也越大。 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与肌肉生理横断面积增加有关,但是,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不是决定肌肉力量大小的唯一生理学因素。

②肌纤维类型

快肌纤维(白肌)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纤维(红肌), 因为快肌纤维内含有更多的肌原纤维,无氧供能酶活性高,供能速率快,单位时间可完成更多机械功。所以,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越高的人,肌肉收缩力量也大 。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③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

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对肌肉最大肌力具有极大的影响。 肌肉在收缩前常会先被拉长,然后在做向心收缩,以提高肌肉力量。 比如:上肢的鞭打动作(如投掷、排球扣球、网球的发球)常先向后引臂,纵跳前常先下蹲等。

收缩前牵拉肌肉使力量增加的原因,除初长度的改变外,还与牵张反射和肌肉的弹性成分有关。肌肉被拉长后立即收缩,所产生的肌力远大于肌肉肌肉先被拉长、间隔一定时间之后在收缩所产生的肌力。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④中枢激活

肌肉活动受运动中枢的支配。中枢激活指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中枢激活作用主要表现为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及其同步化的程度。 中枢激活水平越高,动员的肌纤维数目就越多,肌肉收缩力量也越大。

⑤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是发挥高水平的中枢激活作用及良好的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基础,对提高最大肌力有重要作用。

⑥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人体完成任何动作,即使是最简单的动作也需要多块肌肉 (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固定肌)协调 工作来实现。人体在某一运动中表现出的力量是参与该运动的所有肌肉收缩的合力。

⑦年龄与性别

肌肉力量从出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自然增长,通常在20~30岁时达到最大,以后逐渐下降。身体发育成熟后,只有经过超负荷训练才能使肌肉力量增加。如果不进行力量训练,随年龄的增加,肌肉力量会同其他器官系统功能一样出现衰减。但是如果肌肉只承受较小负荷,力量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到65岁时力量约下降20%。

10-12岁的以下的儿童,男孩的力量仅比女孩略大。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多,有效促进了男孩肌肉和骨骼体积的增大,使其力量明显大于女孩。

⑧体重

体 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而体重轻的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相对力量(等于最大力量除以体重) 。随着体重增加,绝对力量直线增加。当用相对力量表示总力量时,随着体重的增加,相对力量却下降。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2.力量训练的原则

①大负荷原则

大负荷原则是肌肉力量训练的一个基本原则。力量训练的负荷由负荷强度(阻力大小)、负荷量、和训练频率决定。 通常,只要不超出人体的承受能力,运动负荷越大,生理反应也越大,反复多次后人体的适应性变化也大,在力量训练时,训练负荷应较大,应超过我们平时训练已经习惯或适应了的负荷。大负荷原则也称“超负荷原则”。

如果日常训练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选择的阻力不能太大,但应该强调重复次数和持续时间,使总的训练负荷量较大。

在训练中,采用某一“大负荷”训练一段时间后,肌肉对这一负荷逐渐适应,其力量也得到提高,原来的负荷对于提高了的力量来说已不属“大负荷”,根据大负荷原则,需要增加负荷以重新满足大负荷要求,以保证肌肉力量持续增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大负荷原则训练时,应全面评估人体的生理承受能力,防止过度训练或运动损伤。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②专门性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我们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时应以我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相适应。包括:

a. 进行力量练习的身体部位的专门性

b. 练习动作专门性。 即:进行负重抗阻练习时,应包含直接用来完成动作的肌肉群,并尽可能地模拟其实际的动作结构及动作的节奏与速度。训练中的动作节奏和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进行专门训练时,练习动作节奏与速度也要和正式的运动相一致。

③练习顺序原则

在练习过程中应考虑前后练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应遵循:

a. 先练大肌群,后练小肌群;

b. 多关节肌训练在前,单关节肌训练在后;

c. 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

d. 在训练单一肌群时,大强度练习在前,小强度练习在后。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④合理间隔原则

合理间隔原则就是寻求两次训练课之间的适宜间隔时间,使下次力量训练在上次力量增长高峰(超量恢复)期内进行,从而使运动训练效果得于积累。

a. 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大时,间隔时间应长。

b. 较小的力量训练在第二天就会出现超量恢复。

c. 中等强度的力量训练隔天进行。

d. 而大强度力竭训练一周进行1~2次即可。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小结: 在完成定量负荷时,训练水平高者出现超量恢复的时间较早,超量恢复的幅度较小,其训练间隔应较短;但进行力竭训练时,高水平者因完成的绝对负荷量大,故其超量恢复出现较晚,超量恢复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训练间隔时间也应稍长!

科学进行力量训练,稳健提高竞技能力!

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铁人三项——运动员最重要的力量训练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44091-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