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去西藏旅行,是逃避还是解脱?

2016-8-8 16:31| 查看: 6874| |原作者: tao|来自: 骑行西藏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生命中,是否有些事情必须经历?

放弃的前提是否是必须曾经拥有

是满足眼前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内心一个欲望?

电影《Samsara》

昨晚咖啡馆放了电影《Samsara》,这是一部对探讨佛教与人生的电影,来看的人不多,不知道是因为刚刚过完端午,大家又要准备进入工作状态,还是城市繁忙的步伐,让人无法慢下来看一部有点深度的电影,思考一下人生?

Samsara是古印度语,字典里查到的释义是: "the endless cycle of birth and suffering and death and rebirth",即指人世生老病死的循环不休。因为影片涉及了一些情欲相关的镜头,于是中文名字被译作《色戒》,归类到情色片之中,这是对此片的一种误读。

尽管只有7位朋友来看电影,但看完后大家对电影的讨论,依然是精彩纷纭,或许这就是小众的好处,来的,都是懂的,有共同话题,能碰撞出火花。

对于佛教,我看过一些经书,却一直无法领悟其中精髓,所以谈不上信仰,之所以放这部电影,是我希望找人一起聊聊佛教的因果轮回。

对于辞职长期去西藏旅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解脱,从眼前的苟且中脱离出来,追寻远方的诗意,得到灵魂的升华;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逃避,无非就是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找一个接口,让自己逃离。

解脱也好,逃避也罢,如果从影片对佛法的探讨来说,如果你是明悟而随心选择,那就是解脱,如果你是因为承受不住内心的欲望或是自责而选择的,则是逃避。

思阳是信佛的,我问思阳:“如果佛法讲究因果轮回,报应不爽,那怎么理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思阳说:“因果轮回不是一世的,从佛法的角度,因果是千千世世轮回累积下来的,有些甚至是上个宇宙积累下来的因,这一宇宙才还这一个果。佛法劝人向善,放下屠刀,就是跳出了冤冤相报的因果,向佛迈进了。”

我再问思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所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多,拉萨的一些喇嘛,也因为经济的发展,忍受不住诱惑而破戒,这个是不是说佛法越来越弱,进入末法时代。”

思阳说:“经济的发展,确实是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欲望,这些就是千千世世轮回积累下来的因果,学佛法,就是让人在不断的轮回中得到明悟。”

大家一起聊了很多,最后还是觉得要明悟确实太困难,大家更多的是从佛法里寻求逃避。

对我来说,食,色,性也。这是人的本性,人很多的欲望,都是根源于这两者,佛法,则是从这根本两点,让人摒弃掉欲望,以求达到内心的平静(一潭死水?)。这就是所谓的“是满足眼前一千个欲望,还是战胜内心一个欲望?”

然而即使是佛,也难逃另外一个欲望,那就是名,如果你要弘扬佛法,则要有名,所以今天才会仁波切满天飞。

而更难的则是,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即使是活佛,也难逃欲望,我去过一些藏区,信众连驱寒的衣服都不足,学校连基本设施都不全,而信徒依然虔诚的供奉活佛,活佛的家是最豪华的,出行都是越野车。

人性的贪、嗔、痴,已经是现代商业社会用来赚钱的利器。

骑行西藏

图片摄影:啊里啊李

佛法里有太多辩论手段,让人无所适从,无论怎么说,他都可以归结与前世与来世的因果轮回之中,或许宗教就是如此,给你一个不可知的未来,向善,你就有好的结果,向恶,你就会受到惩罚,从而劝人向善。

而在这个好人很难有好报的年代,或许,只能从宗教这里,才能得到一种心灵上的解(tao)脱(bi)。

片子中达世的妻子琶玛(钟丽缇 饰)有一段与孩子们做的一个游戏:

她把一根小树枝放入水中,逗他们,什么会发生在这根小树枝身上?

孩子们:“会沉。”

琶玛:“如果不呢?”

孩子们:“会被石头挡住。”

琶玛:“如果不呢?”

孩子们:“会被树枝给缠住。”

琶玛:“如果不呢?”

孩子们哑口无言。

最后琶玛给出答案:“这根小树枝就会抵达大海。”

小树枝就是我们尘世中的每一个人,大海就是广阔的智慧,纯净的本心。我们在尘世中随波逐流,会受到各种的诱惑,只有承受而不是逃避这些诱惑,不被欲望所困扰,就能明悟到广阔的智慧,回归到纯净的本心。

我更认可琶玛从生活中领悟到人生的真理。我相信美好的一切,都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人不应该靠压制欲望来获取平和,而是与自己的欲望达成平衡,享受一种随心的自由快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骑行西藏”,作者tao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去西藏旅行,是逃避还是解脱?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42534-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