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初秋游雄伟险峻的司马台长城

2016-1-23 00:00| 查看: 242|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东北部密云区的荆镇古北口,距北京市区120公里。在北京最好的秋高气爽时节,我和住在北京的发小一家,驱车沿着京承高速公路往北去,一路感受着高速路的通畅,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山脚下的农家旅馆。这里的农家旅馆很多,干净、整齐,设施简单;农家饭新鲜可口,典型的农家口味,很家常;当地农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善聊、有文化、不计较;环境清新、自然,空气好。

第二天一大早,用了简单的早餐以后,我们向位于雾灵山旁的司马台长城信步而去。刚刚进入长城脚下,我们便啧啧称奇:蓝灰色的长城砖石让人不禁想起“秦砖汉瓦”,保存完好的长城城垛蜿蜒崎岖,逶迤而上。登上长城之后,气喘吁吁的我更是大呼神奇:一段雄伟险峻绵延的长城尽收眼底:风景这边独好!

司马台长城分东、西两段,全长5.7公里,共有敌楼35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烽火台),其中有一座已损毁,现在可攀爬、观赏的东长城有16座敌楼,西长城有18座敌楼,是中国万里长城中敌楼最稠密的一段,最近的敌楼相距仅60米,远的也才350米,一般都在100米-200米之间。整段长城建在险峻崎岖的山脊上,就像建在刀刃上,而密集的敌楼就如同锯齿般紧凑地排列着,让人匪夷所思当年的祖先们是究竟怎样把这么艰巨浩大的工程完成的!

在与当地的农家闲聊和看了有关司马台长城资料的小册子后,我初步了解了司马台长城建造的一些史实:司马台长城建于公元1569年的明朝,当时是为了防御蒙古族和女真族的进攻,保卫京城北京和皇帝陵寝的安全,由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精心策划,亲自督修,十余年间就建成了长达1200里的荆镇长城,司马台长城是这座长城中的一段。短短的十几年就建成了这座高高对峙、、烽火台林立相望的坚固防线!不能不惊叹明朝当年的砖石建筑技术是何等高超和全面!

漫步在长城阶梯上,我不禁发思古之幽情:祖先们为了保卫家园,不容外敌入侵,穷毕生之心血、精力、汗水,无怨无悔地建造着各类防御工程,当年的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又十分落后,千砖万瓦全靠肩挑手提,何等的辛苦劳累!他们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各式各样的精美建筑,更重要的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财富!

初秋的北京,红叶还没有层林尽染,整座山峰还是墨绿的世界,我原本想可以一并看到万山红遍的诱人景色,却没有达到目的。可是司马台长城的壮观景致已让我不虚此行了!带着满足的意念,我打道回府了。红叶:给我留下再一次来此地的伏笔。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很妙的借口哦。

小帖士:1、去司马台长城最好是在前一天的下午到达,当晚歇在古北口山下的农家。

2、司马台长城东段高于西段,因为阳光照射的原因,要拍照片的话,上午拍西长城,下午拍东长城。

3、连接东长城与西长城是一段长100米的人行索桥,要注意安全。

4、在攀爬难、险的天梯和天桥时要手脚并用,不能拥挤,注意安全!


(司马台长城,远山隐约处就是东长城。)


(“秦砖汉瓦:令人遐想。)


(司马台西长城景观。)


(通往西长城的索桥。)


(西长城上的天梯。)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初秋游雄伟险峻的司马台长城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36995-1.html
本文关键词:初秋游雄伟险峻的司马台长城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