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是云贵高原中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武隆县境内也有仡佬族分布,有浩口苗族仡佬族乡,位于武隆县东南部,与贵州省相邻,芙蓉江于贵州省穿峡入境处,距县城61千米(武务路贯通后41千米)。东与彭水县大丫乡相连,西南与贵州道真县洛龙镇、忠信镇接壤,北与本县石桥乡相连。
◆历史概况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受尽了压迫和剥削。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从此在流官的统治之下。但在贵州黔西、大方等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对当地仡佬族及其他民族的农民进行着残酷的剥削。
◆文化艺术
仡佬族民间流传着许多诗歌、故事和谚语。民歌有山歌、儿歌、酒歌、孝歌4类,曲调不同,各有特色。诗歌多为小调,三言、五言、七言不拘,但大都是七言体裁,也有用仡佬语歌唱的长短句形式。音韵铿锵,自成一格。仡佬族的民间故事,有歌颂劳动人民的聪明、善良和勤劳勇敢的,也有是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暴和贪婪的。仡佬族音乐舞蹈朴素优美。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遵义、仁怀一带流行跳踩堂舞和芦笙舞,打花龙、打篾鸡蛋也是仡佬族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
生活在大山中的仡佬族,还以其多有技艺精良的石匠而远近闻名。他们在石墓、石碑、牌坊、桥梁、栏杆等用品和建筑上的石刻独具特色,采石场上常常传来他们那粗犷豪放、山鸣谷应的石工号子。
◆风俗习惯
仡佬族广大人民长期和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杂居共处,在衣、食、住及婚姻、丧葬、节日等风俗习惯方面,很多已和当地兄弟民族大同小异,特点不甚突出。妇女原来穿着短上衣、长统裙、勾尖鞋,在距今八、九十年前就少见了。仡佬族主食以玉米(山区)、稻米(平坝)为主,其次是麦子、养子、红稗、小米、高梁等,喜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等。仡佬族住房大多是靠山建筑的。房屋的结构和建筑材料,大体上与邻近的汉族相同。住房一般分作三间,中间为堂屋,不住人;也有分作两间的,一间作卧室,一间作厨房。
仡佬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三代以上“同堂”的较少,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般是比较平等的。建国前仡佬族实行封建婚姻制度,习惯姑表或姨表联姻。青年男女没有选择配偶的自由,男女订婚的年龄较早,有的在幼年时即由父母订婚的,这种婚姻叫做一背褶亲”或“背带亲”。结婚时,新娘由接亲人陪同打着伞步行至男家,一般不拜堂,由亲人直接引入洞房。建国前夕,在贵州普安县的一部分仡佬族群众,还保留着一种古代僚人的遗俗:女的出嫁前要打掉上腭犬齿1~2颗,史称“换牙仡佬” .
仡佬族的丧俗大多与汉族相同,只有遵义、仁怀等地仡佬族,在埋葬死者前,要举行“踩堂”仪式。大多数地区在安葬死者的前夕,要在灵前唱孝歌。亲戚来祭奠,丧家须敬酒致谢。安葬时,一般不择日选地,安葬后,一般不立碑。
◆仡佬族禁忌
在生活、生产中有一定的禁忌。如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门口;有分娩或有丧事的人家,外 人不得入内;妇女生孩子未满40天的,不能跨门槛,也不能到井边挑水;岁首忌扫地、挑水、骑马、犁田以及倒污水在门口。过年节的时候,不能吵架、不能打碎东西、不许说不吉利的话等。
另外,广西隆林的仡佬族,在堂屋的“神台”上不允许乱放杂物,尤其忌讳放辣椒;麻栗坡等地的 仡佬族,在堂屋的神龛后,不允许住人等。道真仡佬族禁忌较多,有的虽寓趋吉避凶之意,实多迷信之说。偶遇不详,每怨禁忌不严,自增阴影,心情不畅,办事不顺,遂愈迷信。社会交往,互尊互重,无礼犯忌,轻则不悦,重则引起争端。
忌凄清晨忌说鬼道种。晚间忌家中嘘声。正月初一忌扫地、向屋外倾水,忌捉虱,忌打骂孩子,忌见戳种。惊蛰日忌犁牛。春分田及三月初三忌上山砍柴。三月初四及逢戊日忌动土,不耕锄。七月十五忌儿童夜出。除夕、春节忌推磨春难。吃年夜饭忌头碗饭泡汤。忌红沙日、杨公忌日外出办事。男忌女跨“尿骚”、忌从晾晒的女裤下通过,忌女孩骑“马马肩”。背女子过河忌女张腿骑腰。
新婚成礼时忌 孕妇在堂。忌毛脸姑娘(未婚女子)先坐新郎新娘的床。妻孕夫忌打蛇和抬丧。家有孕妇忌砍门槛、忌随意搬动物件和钉铁钉。头年挂果忌孕妇采摘。忌女儿回娘家分娩。产妇未满月忌跨大门槛、忌串户、忌别人借物。忌冷丧入宅。丧家忌推磨。给死者穿洗忌洗背。着孝帕忌入他人宅。晚辈取名忌犯尊长名讳。对朋友忌言而无信。忌入别人卧室。忌打铁匠空砧。忌打石匠空器。忌跨木匠高竿尺。 忌语忌说人短处、隐私和生理缺陷。忌直呼尊长姓名。忌说有妇男子脑壳尖。请妇女拿瓢忌说瓢(嫖)而说舀。逢媒人忌说媒(迷)改呼“三百杯”。翁媳忌耳语。兄与弟媳忌笑德。老人公在灶前忌说烧火改说燃火或传火。乘车忌说翻。过渡忌说磕、翻、沉、落、敬。煮酒熬糖忌说酸。烧砖瓦忌说红。
解放后,迷信禁忌渐次消失,边远乡村,尚有残存。属于礼貌性的,仍多沿袭。
◆宗教信仰
仡佬族及其先民在历史上广泛地存在着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观念意识,其信仰崇拜主要表现为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内容的原始宗教。仡佬族认为天地山川、风云雷雨、日月星辰、金石草木等万物皆有灵,供奉“牛王”、“树神”、“山神”、“苗神”、“灶王”等。各地区仡佬族普遍在农历三月祭山神或树神。除每逢年节时要祭祀外,在天灾病痛时,还要烧香、烧纸钱敬供,以祈求消灾除病,丰收平安。
祖先崇拜是仡佬族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广泛渗透于仡佬族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领域。在仡佬族民间祭祀活动中,以祭祖为最多。在祭祀方式上,仡佬族有的是在家里堂屋内设置神龛;有的是在灶房内放置一块木板或在堂屋贴上“古老先人,地盘业祖”的字幅以作祖先的神位;有的则以村寨附近的小山作为祭祀祖先的地方。明清以来随着仡佬族社会历史的变迁,受到汉族、彝族、布依族等民族的宗教信仰的影响,仡佬族的宗教与佛教、道教交织杂糅。贵州道真仡佬族地区曾有大小寺庙六七十所,信神崇佛较为普遍,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称为“香会”,当地民众成群结队前往寺庙进香“拜观音”。解放以来,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移风易俗,除敬祖传统尚浓外,打醮求神等活动渐次减少。
仡佬族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语言文字
仡佬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很早就使用汉文。但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未定语支。据1978年统计,会说仡佬语的约6000多人。80年代以来恢复民族成分的近40万仡佬族早已失掉仡佬语。仡佬族各支系之间语言差别很大,甚至不能相互通话。实际上汉语成了仡佬族全民族共同语言和主要的交际工具。有些仡佬族会说彝语、壮语、苗语和布依语。甚至会同时说这几种语言。在这种情况下,仡佬语的使用范围日益缩减,以致说本民族语言的人将会越来越少。
目前,仡佬语划分为4个方言区。黔北方言以仁怀县安良乡和晴隆县凉水乡为代表,其自称“哈仡”(通常记为“阿仡”);中部方言以平坝活龙乡和普定双坑乡为代表,其自称“佬”或“告佬”(通常记为“仡佬”);西部方言以大方县普底乡和黔西县化石乡为代表,其自称“补尔”(通常记为“普”或“濮”);西南部方言以六枝特区牛坡乡和镇宁县比贡为代表,其自称“多洛”(通常记为“土佬”)。
根据仡佬语研究专家张济民研究员在其《仡佬语研究》中认为,仡佬语经历了从濮人语——僚人语——仡佬语的发展阶段,成为具有完整的语言系统、丰富的各类词汇以及有表现力的语法结构的民族语言。
◆仡佬族的教育
仡佬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兴起主要于明清时期。明清两代出于政治“教化”的目的,在仡佬族地区兴办儒学。因此,至明代后期,尤其是清代仡佬聚居的地方均有儒学、书院、社学、义学等。由于儒学在仡佬族地区的兴起。在明清两代仡佬族有了秀才、举人、进士、产生了较早的仡佬族的一批知识分子。著名的人物有明代的政治家申祐(1425—1449)清代的文学家周渔璜等。
清末民初废除科举,推民国教育。仡佬族地区兴办一批初等新式学校。至1949年,道真、务川两县已有初级中学,各中心镇设有完全小学,农村私塾较普遍。但仡佬族儿童入学率低,成人文盲率高达98%以上。
1950年以后,人民政府在仡佬族地区大力普及初等教育,以公办、民办、公助等方式广办学校,采取各种政策照顾仡佬族子弟入学。还在仡佬族聚居区建立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以招收仡佬族学生为主。到1994年,道真、务川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共有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17所,戴帽初中50所,农业职业中学4所,小学612所。幼儿园7所。
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如春节、端午节、七月节和中秋节。
年节:是仡佬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清朝以前,部分仡佬族中保留着“以十月为岁首”的习俗,后来慢慢将正月为岁首。仡佬族一般以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四为“大年”。
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每到这一天,当地的仡佬族杀鸡、备酒、敬奉牛王菩萨,祈愿牛王保佑耕牛体魄健壮,凡养牛户届时都要让耕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照镜子”,之后取下糍粑喂牛,意为给牛“做寿”。有的地方燃放鞭炮,给牛披红挂彩,表示祝贺。
吃新节:吃新节的时间,各地不同。多数在农历七月初七,少数在七月的第一个辰日,或者八月的第一个巳日。总之,是农作物初熟季节。
拜树节:广西隆林仡佬族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拜祭祖树的活动。这一天,人们盛装打扮,杀牛祭树,酒肉会餐,祈求安康、人丁兴旺、年年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