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 在楚雄客运站,我们坐上了到黑井古镇的车子。 黑井古镇 面包车开进黑井砖红的城门,开过五马桥,一直开到黑井镇中心的游客服务中心。 我们打算先找号住宿的地方再开始游览,可这小小的镇子似乎只有一条行程不足5分钟的街道,找寻客栈的时候我们就把它逛了个来回,这往日辉煌的盐都不会就这样而已吧。不过我们吸取了在喜洲的经验,不能乱下结论。先放下行李,重新回到游客中心,下午2点钟,我们跟着一大批人尾随着游客中心的导游开始游黑井。 导游先把我们带到之前走过的那条街道后面的一个广场上(后来才知道这条街叫做利润街,因为早先黑井镇的居民都是集中在这条街上做些小买卖,现在仍是),广场上竖立着代表黑井发源和象征的黑牛铜像,旁边废弃的卤池边有着斜斜的盐井,井口背着卤水桶的工人的雕像生动的展示着盐井人的工作状态。 初步了解了黑井的历史后,导游带着我们爬上山,游览在半山腰的大龙祠,看祠内没有落款的雍正皇帝的题匾,听古镇的老人在云南境内最大的古戏台上吹奏遥远的古洞乐。 接着导游又带我们走进了黑井镇首富,清代黑井第一大盐商的武家大院。还没走进去,大门那雕刻着龙头,凤凰和大象的斗拱组成的三重飞檐似乎已经在向大家说明这个院子的与众不同了。初初进得大门,还没看出这里有何蹊跷,在导游的指点下,才发现武家大院的是呈纵一横三的布局,四个天井,99间房和108扇门,是武家要以建筑的格局体现自己在当时整个盐业中的“王”者地位。精秀细致的后花园,在这股霸气中添了些灵动;而 最后,我们坐着“得得”作响的马车,沿着一边是石榴树,一边是剑麻的土路,来到2公里外的古盐井作坊,看古人是如何利用简单的水车、茅草、土灶,熬制出让黑井享誉盛名的盐来。 一圈逛下来,已经是下午5点,我们找了家饭店吃晚饭。黑井产盐,人们习惯用盐腌制一切可以腌的东西,我们点的盐闷肠吃起来真的好咸;黑井的特产还有石榴花,因为季节不对,我们吃到的同样是用盐腌制过的,口感有些像湿的腌笋;唯一跟盐关系不大的特色可能就是黑豆腐了。豆腐并不黑,黑井人把豆腐表皮煎得金黄,可一口咬下去,里面还是香滑可口得嫩豆腐,所以这个豆腐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心太软”。 晚饭后,吃得有些饱的我们决定在镇子里逛逛,看看有没有被遗漏的地方。游客服务中心得地图上显示,从镇子的大门到五马桥这段我们因为坐面包车而错过的路上也有很多景点,于是走过五马桥,探寻我们还未发现的黑井镇。 另一边的五马桥头竟然有一座节孝总坊,是当年慈禧太后下旨,为镇子里的几十个“节孝”的女子共同建立的,不知是不是因为黄昏,这座记录和见证了当年小镇历史巨变的牌坊显得格外沧桑凝重。 总坊的背后有着静静的小巷,我们也安静的踱步其中,慢慢地,我们似乎也在静谧中沉淀了自己,前几日匆忙和奔波的心灵和身体在这条巷子里彻底的放松了下来,也更能细致的体味小镇想要讲述的流光岁月了. 巷子的中间还有一座诸天寺,大门是一座两层的殿阁,下层是天王殿,上层是钟楼也是鼓楼。我们进去的时候正好是晚课的时间,大殿内,寺内的师太在黄橙橙的烛光下念诵着经文,采用漏雕形式的屋檐上透出大殿内耀眼的光亮,整个殿阁看起来好像被一层金光笼罩着,让人不禁肃穆。 我们找的客栈后面是龙川江,晚上,欢腾的江水仿佛成了催眠的节奏,帮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我也终于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爬上这飞来寺了。在这里,才可以看清在两山之间蜿蜒狭长的黑井镇的全貌。还有一条铁路横于龙川江上,贯穿整个镇子,时有列车轰隆着经过古镇。小小的黑井镇有自己的专属车站,我们要在这里乘火车到元谋土林。 土林 上午10点50时,原本簇拥在黑井镇的人群一下都转移到了黑井火车站,大家的目的地大都是昆明或者攀枝花,像我们这样在元谋下站的并不多。中午12点,我们就到达了元谋站,在市内的客运中心买好了第二天到昆明的车票,吃了顿元谋特色中饭(干巴,生吃也很甜的玉米等),还吃了因为搬新馆而暂闭的元谋人陈列馆的闭门羹,最后,包车前往土林。 进入土林景区,我觉得已经不能用壮观,雄伟这类词语来简单的形容土林给我的感觉了。原始粗纩,苍凉蛮荒的土林,陈年累月经流水的侵蚀,形成了这神奇壮观,千姿百态的艺术结晶;有别于青山绿水,摒弃人间一切矫揉造作的稀释珍品。 我们在如迷宫般的景区内穿梭了4个多小时,看20多米高的土林有的像冲天的长剑、有的似废弃的城堡、或者任何你可以想象的到的东西。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土林的景象总在不断的变化,但永远不变的是那种独特的苍茫和怪石林立的神秘感。 黄昏的阳光照射下来,照在土林红、黄、橙等颜色得泥土上,色彩鲜艳得看上去就像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这时的土林将天上的虹永远留在了这片大地上。
晚上我们住在景区内的宾馆内,想在第二天早上看看日出时的土林,可是最终我们没能看到霞光下的土林。 |